常規動力潛艇在水面航行時使用柴油機推進,而在水下航行時由于無法進氣和排氣,就必須關閉柴油機、使用蓄電池組推進。
受限于蓄電池組的電量,常規潛艇不得不經常浮出水面啟動柴油機充電,而潛艇一旦出水也就暴露了自己。因此,只有發展不需要從空氣中獲取氧氣的動力裝置,潛艇才能保持更長的水下航行時間,這就是“不依賴空氣的動力裝置”,簡稱AIP。
今天,AIP系統已經成為先進常規潛艇的“標配”,只是實現“不依賴空氣”的方式各有不同,主要可分為:閉式循環柴油機、“斯特林”發動機、燃料電池等幾種。
閉式循環柴油機,顧名思義就是通過改進柴油機的進氣與排氣方式,由特殊的供氣系統輸送氧氣與氬氣混合氣體點燃柴油,而廢氣中的二氧化碳被吸收裝置吸收、再排入海水,剩余的氬氣再與新的氧氣混合,使柴油機持續做功。這種AIP誕生于二戰時期,但由于性能和安全性存在重大缺陷,始終未能真正實用化。
“斯特林”發動機則是一種采用閉式循環的外燃式發動機,由英國人羅巴特·斯特林發明。所謂“外燃式”是指:燃料不直接做功、而是加熱另外一種“功質”并使之循環做功的動力方式。傳統的蒸汽機就是典型的外燃機,水和蒸汽就是所謂的功質。
“斯特林”發動機以柴油作為燃料、液氧作為氧化劑,燃燒生成的熱連續供給一個閉路系統中的氦氣,由它作為功質循環做功。瑞典建造的“哥德蘭”號是世界上第一艘裝備“斯特林”發動機的潛艇,它可以連續潛航14天。目前,日本的“蒼龍”級和中國新型潛艇也采用“斯特林”發動機。
燃料電池AIP則是將燃料與氧化劑中蘊含的化學能直接轉換為電能的裝置。單個燃料電池也由正、負兩個電極和電解質組成,但與普通蓄電池不同的是,它的正、負極本身不包含活性物質而只是催化元件,工作時燃料和氧化劑由外部供給。
氫-氧燃料電池的反應原理,可以認為是水被電解產生氫氣和氧氣的“逆過程”。因此,使用這種AIP系統的潛艇必須攜帶大量的液氫和液氧,技術難度可想而知。
燃料電池突出的優勢是能量轉換效率極高、噪聲低,德國最先進的212A型潛艇便使用燃料電池AIP,一次潛航可達12天。
今天,先進的AIP系統已經在各國海軍普及開來,但有一個關鍵問題也不能忽視,那就是目前的各類AIP輸出功率普遍較小,只有幾百千瓦量級,與數千千瓦的柴油機相去甚遠,因此還只能作為潛艇的輔助動力、在4~5節的低速航行時使用。
1、本網站所登載之內容,不論原創或轉載,皆以傳播傳遞信息為主,不做任何商業用途。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它問題需要同本網聯系的,請在30日內進行。
2、本網原創之作品,歡迎有共同心聲者轉載分享,并請注明出處。
※ 有關作品版權事宜請聯系:0595-22959379 郵箱:admin@qzwhc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