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網北京10月14日電(記者 李金磊)國家統計局今日發布的數據顯示,9月份全國居民消費價格總水平(CPI)同比上漲1.6%,比8月大幅回落了0.4個百分點,漲幅重回“1時代”。專家表示,未來物價難以大幅度回升,預計全年漲幅將低于2%。
國家統計局數據顯示,9月份CPI同比上漲1.6%,漲幅比8月回落0.4個百分點,CPI漲幅重回“1時代”。
對于CPI同比漲幅回落的原因,國家統計局城市司高級統計師余秋梅解讀稱,主要原因是對比基數較高。去年9月CPI環比上漲0.5%,漲幅相對較高,抬高了今年9月的對比基數,致使同比漲幅有所回落。
民生證券宏觀研究員朱振鑫對中新網記者表示,9月份CPI漲幅低于預期,除一定的基數效應外,主因還是食品價格貢獻減弱,一方面,豬肉價格9月持續回落,“豬周期”對CPI貢獻減弱;另一方面,隨著秋冬季鮮菜的上市,鮮菜價格對物價的影響變小。
數據顯示,食品價格8月同比上漲3.7%,9月上漲幅度縮窄至2.7%。其中,9月份鮮果、水產品和鮮菜供應充足,價格環比分別下降1.5%、1.2%和1.0%;豬肉價格連續第5個月環比上漲,漲幅為0.4%,比上月回落7.3個百分點。
預計全年漲幅將低于2%
國家統計局數據顯示,1-9月平均,全國居民消費價格總水平比去年同期上漲1.4%。對于未來物價走勢,分析認為,未來物價難以大幅度回升,預計全年漲幅將低于2%。
朱振鑫認為,考慮到“豬周期”對物價的影響減弱以及實體總需求依然低迷,四季度CPI壓力不大,2%或已經是年內高點。
光大證券的分析報告認為,7月以來生豬存欄量連續兩個月回升,顯示豬肉供給已經開始調整。豬肉價格回調以及供給改善顯示通脹壓力正在減緩。在整體需求維持疲弱的環境下,通脹難以大幅度上升,將繼續維持偏弱格局。
北京大學經濟學院教授、發展經濟學系主任曹和平對中新網記者分析,進入四季度,受季節性因素影響,蔬菜等部分食品價格有望上漲,但整體物價缺乏大幅回升的基礎,預計全年CPI漲幅為1.6%,將遠遠低于3%的物價調控目標。
1、本網站所登載之內容,不論原創或轉載,皆以傳播傳遞信息為主,不做任何商業用途。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它問題需要同本網聯系的,請在30日內進行。
2、本網原創之作品,歡迎有共同心聲者轉載分享,并請注明出處。
※ 有關作品版權事宜請聯系:0595-22959379 郵箱:admin@qzwhc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