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泉州舞臺看遍亞洲風情之韓國篇——
光州清州舞蹈團演繹民族傳統舞蹈
亞藝節的舞臺上,除了必不可少的泉州元素,亞洲各國藝術團也將帶來精彩的表演。記者帶您提前領略韓國表演團隊在第十四屆亞藝節上的節目亮點。
光州
專注表現韓國古典舞蹈
光州的金美淑“根”韓國舞蹈團成立于1992年,擁有舞蹈演員30多人。該團以繼承韓國人民悠久的民族文化遺產及傳統、創作演出傳統的古典作品和精彩的舞蹈作品為宗旨,多年來培養了一大批優秀舞蹈演員。成立后,該團在各種藝術節和舞蹈比賽中獲獎無數。該舞蹈團曾受邀作為文化大使,在比利時、德國漢諾威、法蘭克福、加拿大、德克薩斯州等國際民俗活動和英國愛丁堡藝術節、土耳其軍樂節等國家城市地區的民俗活動中表演,向世界傳播著韓國傳統舞蹈的魅力。
據了解,該團在亞藝節上的表演達39分鐘,均為韓國傳統古典舞蹈,包括花冠舞、長鼓舞、入舞(音譯)、閑良舞、扇子舞等,讓觀眾們領略韓國悠久的傳統舞蹈文化魅力。
清州
演繹現代舞及傳統樂器協奏
此次從清州而來的“田建浩舞蹈團”,是將韓國傳統文化的價值和魂以含有故事的舞蹈和演出展現的清州代表性公演團,榮獲2015年韓國全國舞蹈節銀獎和編舞獎、2015忠北舞蹈節大獎、2006年全國舞蹈節大獎等。“田建浩舞蹈團”將演繹17分鐘的韓國舞蹈《千年之愛》,表現千年的歲月中在未能結緣下反復著見面和離別的哀婉愛情,主要以韓國的傳統情緒構筑出符合現代感的舞蹈表演形式,兼具傳統古典美和現代形式感。
同為清州藝術團的“一通鼓法保存會忠北分會瑟吾露”將帶來節目“四農樂器合協奏”,該團以傳統打擊樂保存韓國固有的音樂之美,致力于保護韓國傳統音樂的藝術性,并為了提升韓國音樂的獨創性價值將韓國音樂風格添加現代感,率先實現國樂的大眾化。在亞藝節上表演的節目將使用四農樂器、拼鼓太平簫、小提琴、大提琴等,所謂四農樂器鑼、銅鑼、長鼓、鼓四種民俗打擊樂器。這次的演出將結合傳統四農樂器和拼鼓以及旋律樂器(太平簫、小提琴、大提琴)能讓人感受到三道曲調的代表性演奏形態和拼鼓即興演奏的韻味及風采。
□本報記者 殷斯麒
相關鏈接
韓國藝術 表現形式
假面劇
假面劇為韓國民眾劇的開端,產生于“朝鮮時代”。顧名思義,假面劇是遇到艱難的事情、變故及災難的時候,為消除各種矛盾而編的戴著面具跳舞的跳舞劇。總而言之,是農民打扮成地主、武當、花和尚,丑陋的妻子及小人等發泄痛苦和氣憤的現實主義戲劇。演假面劇時是整個村莊的人聚集在一起慶祝的時候,根據不同主題扮演不同形式的假面人物,扮演腐敗的地主以揭露統治階層的真面貌或反映花和尚的反面,嚴格批判和揭發腐敗的現實生活。
板索里
板索里是一位唱者伴著鼓手的演奏,通過“歌”、“說”、“動作”傳達戲劇性長篇故事的韓國固有的傳統表演藝術。板索里是“板”和“索里”(韓國語中聲音的音譯詞)的合成詞,“板”指的是人們聚集之所,“索里”是統稱歌謠的渾古的表達方式。因此,“板索里”可以說成是在人們聚集的地方說唱的表演藝術。學者們以“辭說、敘事詩、戲曲、音樂”等各種觀點來劃分板索里的體裁,這是因為板索里擁有兼備文學、戲劇及音樂因素的綜合藝術性面貌。另外,由于板索里是由一人承擔所有角色,所以不僅要求表現的音域要廣,而且在聲音的變化上也要求有較深的根基。
1、本網站所登載之內容,不論原創或轉載,皆以傳播傳遞信息為主,不做任何商業用途。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它問題需要同本網聯系的,請在30日內進行。
2、本網原創之作品,歡迎有共同心聲者轉載分享,并請注明出處。
※ 有關作品版權事宜請聯系:0595-22959379 郵箱:admin@qzwhc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