閩南網11月1日訊 昨天是第八屆海峽兩岸(廈門)文化產業博覽交易會第二天,人流量突破8萬人次。文化部副部長丁偉蒞臨廈門國際會展中心參觀指導。
丁偉表示,隨著國家發展,文化創意產業逐漸成為新的經濟增長點,創意產業對將來的生活、經濟的增長模式都有很大的幫助,這一方面海峽兩岸文博會發揮了很大的作用。
“在海峽兩岸文博會上,很高興看到兩岸企業聚集在一起,這不僅是簡單的產品銷售,更多的是為兩岸同行間的交流、學習搭建了一個很好的平臺”,丁偉說,海峽兩岸文博會為臺商進入大陸創造更多的空間,同時也為大陸同行提供向臺灣學習精致創意、生產、銷售和管理理念的平臺。
丁偉說,無論是過去還是現在,兩岸文化都是同源同根,一脈相傳。希望兩岸藝術家和行業企業家能夠利用廈門文博會平臺,加大相互學習,探討兩岸文化的發展和傳承。
昨日上午,第二屆福建最具創意文化產品評選結果揭曉,清新福建手繪明信片、福建土樓影雕茶盤系列等10件作品脫穎而出。
跟著丁偉逛文博
文博會看什么?哪些最精彩?不妨跟著文化部副部長丁偉來逛展。昨日,丁偉等一行人先后參觀臺灣工藝研究發展中心、福建省博物館、泉州組團展區、兩岸高校設計展等展區。
臺灣文創巨頭展區:設計有生活感 貼近市民需求
今年的文博會,臺灣兩大文創巨頭臺灣工藝研究發展中心和臺灣創意設計中心首次同臺亮相。丁偉第一站就到了臺灣創意設計中心展區。丁偉說:“臺灣的文創作品設計得很精致,很具有生活感,貼近普通市民消費需求。”
作為臺灣重要的工藝文化基地,臺灣工藝研究發展中心嚴選11家工藝業者及工藝精品參與本屆文博會,有吳卿金雕、臺灣名窯——水里蛇窯、以麥灰和紅土為釉的趙家窯,以及天染工坊植物染精品等。
臺灣創意設計中心則是第一次參加廈門文博會。此次,他們以“家天下”為核心概念,展館分為文房、茶屋、食堂三大板塊,展出幾百件臺灣設計師創作的作品。臺灣創意設計中心執行長陳文龍介紹,這是他們在大陸展覽中,產品規模較大的一次。“臺灣的設計師在創意、精致上做得很好,但臺灣本身市場小,我們也希望通過文博會,能在產品上與大陸進行一個對話,尋求合作做到更好!”
展館中,一對白鴿效果燈引人注目,不僅造型雅致,而且還能互動。你用手撫摸它的背部一下,燈就亮了,再撫摸下就滅了;你把手放在它背部,它就會自動變化亮度,你再放的話,它又會變換顏色。
泉州組團區:賞拍胸舞木雕 丁偉跟著拍胸
一進泉州組團區,丁偉就被中國工藝美術大師黃泉福的創新作品《共和國走出來的偉人》吸引。該作品以開國領袖毛澤東為題創作,使用塊狀雕法,凸顯了偉人的英雄形象。丁偉繞著雕像看了又看,臨走時還停下來看了看。
沒走幾步,就是中國工藝美術大師盧思立作品展區。丁偉不禁感嘆:“都是大師啊!”中國工藝美術大師集體亮相是泉州參展的一大亮點,除了黃泉福、盧思立,還有鄭國明、柯宏榮等,全面展示了“東亞文化之都”雕刻藝術的魅力。
看到拍胸舞的木雕,聽著介紹,丁偉也拍了拍胸。在鄭國明作品展區,丁偉特別點贊了《歲月如花》。該作品展現了惠安女踩水車的勞動情景。“惠安當地女子未出嫁是不能卷褲腳的。所以這兩個惠安女中有一人卷了褲腳,一人沒有。”聽鄭國明說完,丁偉連連點贊,“這樣的作品很棒!”
工藝藝術品展區:江蘇蘇繡大師 現場刺繡引贊
“哇,繡得好漂亮啊!”工藝藝術品展區古吳繡皇的展位上,蘇繡非遺代表性傳承人、江蘇省工藝美術大師沈德龍現場演示,觀眾贊嘆不絕。
除了看現場刺繡外,這里還可以欣賞到由沈德龍完成的蘇繡版《蒙娜麗莎的微笑》。這一幅作品要花8年時間,一針一線完成,“也有間隔,但也經常因為對已繡好的部分不滿意,而再重新繡。繡人物是比較難的,造型要極其準確,細節、整體的顏色搭配要非常精致。”
展位上,還有一幅《乾隆大閱圖》也很吸引人,整幅繡品非常華麗,乾隆英俊帥氣又不失威嚴。據介紹,人物的頭像是沈德龍親自繡制,其他部分則是由5個繡娘用了8個月時間才繡制完成,而這樣一幅繡品自然價格不菲,近200萬元。(海都記者 蘭京 林秋燕 許茵茵 文/圖)
1、本網站所登載之內容,不論原創或轉載,皆以傳播傳遞信息為主,不做任何商業用途。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它問題需要同本網聯系的,請在30日內進行。
2、本網原創之作品,歡迎有共同心聲者轉載分享,并請注明出處。
※ 有關作品版權事宜請聯系:0595-22128966 郵箱:admin#qzwhcy.com(替換#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