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名片
方照華,1946年出生,泉州惠安人。畢業于廈門工藝美術學院,歷任中國美術家協會理事、中國油畫學會理事,河南省文學藝術界聯合會副主席,河南省美術家協會主席、名譽主席,國家博物館畫廊顧問,河南省國畫家協會名譽主席,享受國務院政府特殊津貼專家。
作為第十四屆亞洲藝術節暨第二屆海上絲綢之路國際藝術節“視覺藝術”版塊的組成部分,《海絲情懷——名家畫泉州·泉州名家畫》美術作品展將在海上絲綢之路藝術公園舉辦,其中就有原河南省美術家協會主席、泉州惠安人方照華的國畫作品《秋實圖》。同時,在本屆亞藝節泉州市執委會提前編纂的《海絲情懷——名家畫泉州·泉州名家畫》畫冊中,也收錄了方照華的油畫作品《微風》。近日,記者連線采訪了方照華,聽他講述畫作背后的思鄉情結。
心系故鄉 作品常描繪惠安女形象
“善良、美麗、樂觀,能吃苦,回眸淡淡的一個微笑,惠安女的所有美好品質,展現無遺。”在惠安度過最難忘的童年和少年時光的方照華16歲離開惠安到廈門求學,4年后又離開廈門到河南工作,此后的數十載,都在中原工作、生活。1993年,“惠安石文化節”舉辦,方照華受邀參加。利用難得的回鄉機會,方照華到崇武海邊寫生,偶遇一名身穿惠安女服飾的小學老師。于是,便有了此后的油畫作品《海灘》。
除了《海灘》、《微風》,他還畫過許多惠女題材畫作。比如,描摹兩個惠安女在勞作間隙拉家常的《毛毛雨》,表現惠安女圍坐海邊巖石哼唱歌謠的《古老的歌謠》,以及惠安女在集市安靜地等待買主的《魚干集市》。有趣的是,這一時期方照華創作的惠女圖,還出現了不少現代化氣息的元素。比如,方照華2008年在上海創作的《花樣年華》,畫里的幾名惠安女牽著一輛嶄新的電動摩托車談笑風生,姿態和神情生動而甜美。著名美術評論家水天中說:“方照華筆下的惠安女,于婀娜娟秀之外別具沉酣凝重的意味。”
離開家鄉的頭20多年,由于交通不便等種種原因,方照華回鄉機會少之又少,而上世紀90年代,借由參加會議或活動的機會回惠安的次數逐漸多了起來,方照華長久被壓抑的思鄉之情也有了出口。
在外打拼 用閩南人精神激勵自己
方照華說,閩南人吃苦耐勞的精神激勵了他,讓他在數千里之外的第二故鄉河南打拼數十年,不斷創作出更好的美術作品。
在方照華的書畫創作中,出現最多的是中原地區的風土人情和歷史題材?!豆爬系暮印贰ⅰ饵S河戀》等優秀作品表現了他濃濃的黃河情結,《難忘的歌》、《太行歲月》等作品則體現了他強烈的社會責任感和歷史責任感。
方照華的水墨畫也有一部分傳統題材的作品,如《志在藍天》里的鷹,《傲霜》里的寒鳥,《報春圖》里氈房的梅花,《小園不知秋》里的仕女,都是諸家反復把玩的題材,但在背景處理、人物姿態上,作者表現了自己的追求,同樣體現出他的藝術匠心和獨到見地。
從河南省美協主席職務上退休后,方照華定居上海。如今,他的生活少了應酬和喧囂,多了幾分悠閑與自在,也更有時間去關注家鄉文藝事業的發展。這次,方照華給亞藝節“海絲情懷”畫展帶來的是國畫作品《秋實圖》,主要描繪古代農村婦女收果子的場景,“秋天是收獲的季節,希望亞洲藝術節帶給泉州的也是滿滿的收獲。”
他說,泉州是著名的歷史文化名城,是海上絲綢之路起點城市,本屆亞藝節是展現泉州豐富歷史和多元文化的絕佳機會,將進一步推動泉州城市影響力的提升。
1、本網站所登載之內容,不論原創或轉載,皆以傳播傳遞信息為主,不做任何商業用途。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它問題需要同本網聯系的,請在30日內進行。
2、本網原創之作品,歡迎有共同心聲者轉載分享,并請注明出處。
※ 有關作品版權事宜請聯系:0595-22959379 郵箱:admin@qzwhc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