閩南網11月5日訊 此次多國表演團,還將下到各個縣(市、區)去巡演。比如,蒙古的樂隊,將用特色馬頭琴,來講述草原的美麗故事;而印尼的合唱團也將進行展演,還要唱閩南語歌呢!老百姓不用出國門,就可以在家門口欣賞到精彩的異域風情表演。
印尼:重新編曲演唱《愛拼才會贏》
“三分天注定,七分靠打拼,愛拼才會贏……”朗朗上口的閩南歌,從印尼演員SURYA嘴里唱出來,大家都樂了。昨日上午,印尼“和諧陽光”合唱團抵達泉州,團長SURYA跟海都記者聊開了。他笑著說,“怎么樣,唱得還不錯吧?練了兩個月啦!”這一次,他們共來了11人,除了開幕式演出,還將進行一場展演。
為來泉州演出 專門學了閩南歌
“我會說一些漢語,但閩南語還是第一次學習!很刺激、很好玩!”SURYA告訴海都記者,他對亞洲藝術節非常熟悉,從2004年開始,幾乎每一屆他都參加,到中國次數多了,就跟著學習漢語,簡單的都能聽懂;這次要來泉州,“唱一首閩南語歌曲,因為泉州是閩南核心地區,印尼很多華人就是從泉州過去的”。
今年49歲的SURYA,帶領合唱團第一次到中國是2004年,在湖南長沙,此后在中國慢慢打出了名氣。“我們的伙伴都是專業的!”SURYA對此頗為驕傲,作為印尼久負盛名的學院派合唱組合,演員均畢業于印度尼西亞高等藝術院校,演唱功底深厚;合唱團以演繹印尼及世界經典名曲見長,所有演唱曲目均由該團重新編曲配器,演唱風格獨樹一幟,令人耳目一新。
“和諧陽光”合唱團是世界各地大型藝術節的???,足跡遍及美國、法國、新加坡、澳大利亞、朝鮮等世界各國,所到之處均備受矚目。2012年,合唱團還在北京舉辦了專場音樂會,好評如潮。“閩南語歌是第一次唱,別人推薦《愛拼才會贏》,我們就試了,感覺很棒、很有激情!”SURYA透露,另一首歌是著名的《美麗的梭羅河》,在兩種語言之間切換,很難,但已經專門練習了兩個月,效果一定會很好!
身邊華人很多 想看他們的家鄉
去年,本報策劃“海絲十國行”,印尼就是第一站。巧合的是,SURYA是中爪哇的三寶壟人,正是海都記者去過的地方。談鄭和、談海上絲綢之路,SURYA與海都記者聊得更加歡快了。
聽到海都記者說起鄭和廟、當地的著名雕塑和風情民俗,SURYA非常激動,本來不打算透露的服裝,也翻了幾件出來。“你看看,我們當地的表演,是不是都穿這種服裝?到時候,我們也會集體打扮,把爪哇的歌曲和風情,帶給泉州!”
盡管剛到泉州,但SURYA知道的可不少,他甚至知道這里有一種叫做千層餅的美食,還有一些口味跟印尼很像的小零食。“在我們國內,有很多華人是從福建去的,有一些就是泉州的!”SURYA說,如果時間允許,他想和伙伴們一起多走走逛逛,尤其是那些有印尼華僑的地方。
蒙古:用馬頭琴講述草原故事
高大、健壯、不茍言笑,清一色黑色T恤,出現在海都記者面前的蒙古Borjigin樂隊,看起來很酷,而一旦樂器在手,整個人馬上活絡起來,各種示范動作,讓人眼花繚亂。
從蒙古大草原來到泉州,他們都想到海邊去看看,不過最關心的還是場地問題,“我們有15個人,準備了19個節目,需要根據場地的大小,決定隊形和節目先后,一定要把最好的音樂呈現給大家!”
各種音樂形式 現場都會展示
“蒙古的音樂形式,我們都會展示。”作為樂隊領頭人Batsereeter介紹,民間音樂、古典音樂、宗教與祭祀音樂三大類,具有鮮明的民族風格:旋律優美、氣息寬闊、感情深沉、草原氣息濃厚。
長調子和短調子,是蒙古民歌很重要的兩種方式。“短調的節奏很規整、很輕快,比較高亢和激昂;長調的速度緩慢,音域寬廣,氣息悠長。”他招了招手,一個樂手現場進行展示;蒙古族音樂以游牧生活相聯系的民歌和說唱為主,有傳統的古老圣歌、贊歌、宴歌以及許多反映牧民生活的歌曲。
樂隊帶來了滿滿幾大箱的樂器,馬頭琴、火不思、四胡、三弦、蒙古箏、蒙古琵琶、胡笳、興隆笙以及笛子等。“你看這個馬頭琴,很適合表現出馬的奔跑和嘶叫!”馬頭琴并不是只有馬頭,還有龍頭,“因為我們也喜歡龍”;有的還在底部用繩子綁了一根牛骨頭,大腿和小腿彎起來把繩子夾住,就能起到固定作用了,“這種樂器適合小個子演奏,因為需要長時間坐著”。
有分工有合作 將到各地巡演
對于從大草原來的他們,心心念念的是海。“蒙古是內陸國家,我們是成吉思汗的后代,馬背上的民族。草原上也有‘海子’,那是大湖泊,跟真正的大海還是有區別的。有空的話,想去看看。”
“蒙古族的文化娛樂生活,也是非常開放的,越來越多元化。我們要著力呈現的,是最原汁原味的蒙古音樂。”他說,多民族、多國家、多層次、多時代、多體裁,是蒙古族民眾當代音樂生活的結構;這些年來,傳統文化也越來越受到重視和保護,再尋找、再挖掘的熱潮也在興起。
這一次,他們總共帶來了19個節目,將到石獅市、安溪縣演出。“開幕式我們都會上場,大約3分鐘,吹拉彈唱都有分工;到了專場演出,每個人就會把自己最擅長的拿來單獨表演,有的節目則是幾個人合作。”(海都記者 徐錫思 吳月芳)
1、本網站所登載之內容,不論原創或轉載,皆以傳播傳遞信息為主,不做任何商業用途。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它問題需要同本網聯系的,請在30日內進行。
2、本網原創之作品,歡迎有共同心聲者轉載分享,并請注明出處。
※ 有關作品版權事宜請聯系:0595-22959379 郵箱:admin@qzwhc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