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網11月11日電 (IT頻道 姜瑩)昨日,出租車改革方案及專車管理辦法為期一個月的公開征求意見工作正式結束。根據交通部公布征求意見情況可見,外界對專車監管問題最為關注。
盡管專車新政方案尚無定論,但專車將被納入監管已基本確定,滴滴等專車平臺未來發展也備受矚目。對此,有專家就表示,無論專車新政最終如何實施,平臺方仍可選擇與具有創新精神的地方政府合作進行試點,比如上海市交通委向滴滴快的頒發網絡約租車平臺經營資格許可。
“專車”監管之爭受矚目
昨日,交通運輸部《關于深化改革進一步推進出租汽車行業健康發展的指導意見(征求意見稿)》和《網絡預約出租汽車經營服務管理暫行辦法(征求意見稿)》社會公開征求意見工作正式結束。在過去的一個月,交通運輸部共收到有效意見5008件,通過拆分處理,共梳理出意見6832條。
中新網IT頻道通過梳理發現,在各方意見和建議集中的十二個方面中, “網約車平臺是否應納入管理及管理方式問題”、“網約車車輛條件及準入方式問題”以及“網約車計價器、標識、現有存量過渡等其他問題”三項最受關注,分別征集到1022、1020、1060條意見和建議。由此可見,專車問題頗受矚目。
其中,在“網約車應納入管理”的問題上,六成意見表示支持。它們認為“網約車本質上就是出租汽車服務,互聯網只是為出租汽車客運業務合同的簽訂和履行提供了新的手段。”此外,七成意見認為“網約車平臺管理可納入新業態管理范疇”。支持者認為,巡游車與網約車定位上有較大差異,應實施分類監管。
在“車輛性質”問題上,52%的意見認為應登記為“出租客運”,同時支持者認為“可適當延長網約車的報廢年限”。而對于“網約車車輛標準”,超八成支持“其價格高于出租車”。
由此可見,盡管為期一個月的公開征求意見告一段落,但一邊倒的聲音并未出現,各方對于專車監管問題仍存在較大的爭議。
平臺方或背靠地方政府謀發展
對此,東南大學法學院副教授、東南大學交通法治與發展研究中心執行副主任顧大松接受中新網IT頻道采訪時表示,交通運輸部制定的事統一全國的交通規范,必然考慮的是所有城市的共性,難以顧及到每個城市的個性。他同時表示,目前對于專車的爭議呈現拉鋸戰,相信交通運輸部接下來會對監管政策有所調整。
中國政法大學傳播法中心副主任朱巍則認為,正式文件中關于專車監管方面的規定不會有太大的變動,他同時補充道,“專車納入監管幾無回旋余地”。
實際上,由于互聯網約租車如專車、拼車、順風車等諸多新興業態,以共享經濟的形式,極大提高城市交通資源的配置效率,改變人們出行的方式,產生了巨大的經濟、社會效益。
如果按照現有規定嚴格實施,專車平臺無疑會遭到重創,平臺上的私家車也將被擋在專車門檻之外。專車平臺未來將何去何從?顧大松說道,“即便行政立法出臺,地方仍可有權利進行創新性試點工作。”他還說道,“像目前這樣制定一個統一的規章是不大妥當的,網約車的創新和監管都亟需發揮地方主動性。
日前,上海網約車試點方案提出了政府監管平臺、平臺對車輛與駕駛員實施監管的思路,“這種以‘政府管平臺,平臺管專車’的管理方式非常值得主管部門借鑒。”顧大松補充道。
不過,值得注意的是,無論平臺方與地方政府如何試點,交通運輸部曾多次表態“禁止私家車接入平臺參與經營”已成為不爭的事實。
據《經濟參考報》報道,上海市交通委公開表示,給滴滴快的公司頒發的證書是臨時的、尚未生效,“上海允許私家車做專車”的說法更是斷章取義。(中新網IT頻道)
1、本網站所登載之內容,不論原創或轉載,皆以傳播傳遞信息為主,不做任何商業用途。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它問題需要同本網聯系的,請在30日內進行。
2、本網原創之作品,歡迎有共同心聲者轉載分享,并請注明出處。
※ 有關作品版權事宜請聯系:0595-22128966 郵箱:admin#qzwhcy.com(替換#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