連續幾天來,人們還發現——
這是一個沒有圍墻的藝術公園,把藝術交給人民,使人民親近藝術。在過去幾天中,每天都有數以萬計的市民游客,攜老扶幼、呼朋喚友,與來自全亞洲和海絲沿線國家和地區的嘉賓們一道,涌入公園,在“紅房子”里看畫展,在“綠房子”里感受現代意味的“山園”,在水鏡冷霧廣場上戲水,在開闊的草坪上圍觀陳文令、吳達新等藝術大家帶來的先鋒作品,在公園主雕“海之夢”前用相機和手機留下難忘一刻,在夜間的海絲廣場上觀賞精品文藝節目展演……在這座家門口的世界級公園里,藝術的力量將人們帶到新的美好的境界當中,歡樂和驕傲是他們無聲的共同語言,“共享發展”的五中全會精神,在這里淋漓精致地落實與展現。
這里蘊含著感染人心的藝術力,講述泉州也放眼世界,重溫歷史也期許未來。在陳文令等藝術家的眼里,“世界走向泉州和泉州走向世界”在這里得到最好的藝術表達。資深媒體人、人民日報文藝部副主任李舫則為公園內里的聯結所感動。她說,公園以當代人的審美意識和歷史情感,復活了泉州文化中開放、多元、融合的一面,激蕩著泉州人面向未來的自信與豪情。在這座公園里,時間與空間、昨天與今天、開放與包容并峙對話,堪稱泉州文化的一枚當代標識。
這里涌動著一股拉動區域向上的經濟力,在意料之中,卻又迅不及掩耳。“未來,公園不僅將提升區域的人氣,成為市民休閑的去處,也將是中外賓客認知泉州城市和海絲文化的公共客廳。”臺商區公職人員高結山還在這樣憧憬時,公園周邊的樓盤已拉出“亞藝節11月8日盛大開幕 家門口呈現世界級公園”的橫幅,而微信朋友圈,“美得不要不要的,我們集資去買房!”成為市民對公園最好的贊美。有先見的市民判斷,以藝術公園為龍頭帶動,這里或將成就以文化和藝術引領城市新區建設和經濟社會發展的成功案例。
這也是一曲“一帶一路”主題的旋律,呼應泉州海絲起點的歷史,又引領建設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先行區的城市未來。“藝術公園體現了‘和平合作、開放包容、互學互鑒、互利共贏’的絲路精神,反映了‘一帶一路’沿線國家民心相通、文化相通。”參加開園儀式的雒樹剛在游園后這樣評價。在此同時,他還認為,主題突出、建造精美的藝術公園,可以說是集中了全國最優秀的藝術團隊,是一個卓越的成就。今后,文化部將把其列入“一帶一路”文化領域建設的重點項目。以此為基礎,他還勉勵說,文化部將全力支持泉州打造以“海絲”為主題的文化項目,充分發揮泉州歷史文化、現代文化對“一帶一路”建設的促進作用。“泉州搞‘一帶一路’的文化項目越多越好,越有影響越好!”他的話讓在場的泉州人無不豪情激蕩、信心滿懷。藝術公園總策劃范迪安則表示,通過公園,人們會發現,新海絲征程,泉州已揚帆出海。
這更是一份永恒的文化財富,留在泉州,呈向亞洲。同樣數次到園的丁偉副部長深信,這個公園為此次在泉舉辦的亞藝節增光添彩,也在泉州城市留下永恒的文化財富。更難能可貴的是,以其“海絲”的宏大命題,這份財富造福泉州,也將驚艷亞洲甚至世界。
……
10日上午,開園三天的海絲藝術公園·亞洲園迎來文壇巨匠、中國首位諾貝爾文學獎獲得者莫言。創意連連的公園,吸引莫言時時駐足、細細品味,更讓他遙想萬畝海絲園全面建成時的壯闊畫面。
“今人也沒有想到,當絲路幾成歷史遺產的今天,能以這樣的形式呈現出嶄新的風貌,煥發出蓬勃的生機。”莫言深有感慨說,海絲起點、歷史文化名城泉州以藝術的形式展示絲路精神,增進絲路各國文化交流,是一種獨具慧眼的創意,也是泉州人民在文化保護和創新上積極作為的成果,連接起歷史、現在和未來,具有深遠意義。
“保存完好的泉州古城,是歷史留給泉州的財富,而海絲藝術公園,將是泉州留給歷史的財富。”這位沉默少言、睿智平和的長者給出了這樣一個銳利的論斷。
1、本網站所登載之內容,不論原創或轉載,皆以傳播傳遞信息為主,不做任何商業用途。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它問題需要同本網聯系的,請在30日內進行。
2、本網原創之作品,歡迎有共同心聲者轉載分享,并請注明出處。
※ 有關作品版權事宜請聯系:0595-22959379 郵箱:admin@qzwhc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