竹筐、竹籃、竹桌、竹椅、竹簍……從這么不起眼的竹編器具開始,經過40多年的發展蛻變,如今已經成為一個年產值接近百億元人民幣的大產業,你會吃驚嗎?就在安溪縣,一個叫“家居工藝文化”的產業正以纖巧細膩的工藝和磅礴噴發的大勢呈現在世人的眼前。“中國藤鐵工藝之鄉”、“中國淘寶鎮”、“中國淘寶村”,“中國家居工藝城”、“中國家居工藝文化博覽會”……
起步:竹藤工藝走四方
只要有竹子生長的地方,竹編生產生活用具的歷史十分悠久,技藝源遠流長。在安溪,歷史上西坪、龍涓、尚卿等10多個鐵觀音主產區鄉鎮,是竹編發達地區、竹產品主產地,編織、販賣竹產品成了當地百姓的家庭生計或副業。竹編生產生活用具相當普遍,有篾箍、篩、籠、籬、燈等14類40多種品種。
如果僅有很長很長的竹編歷史,那么安溪也只是和全國很多地方一樣,只是家庭作坊式地生產一些農耕用具和生活用品,也就沒有了今天的文章。在歷史的每一個關鍵節點上,安溪人都有令人敬佩的提升和跨越。
安溪竹藤編長期以來主要作為農耕用具和生活用品,家庭作坊生產。上世紀70年代,從廈門工藝美術學校畢業的安溪有志青年陳清河回到尚卿鄉在公社的農械廠建立竹編車間,設計制作竹制熱水瓶殼,并獲得當時縣政府的重視和支持,于1972年創建“安溪尚卿竹編工藝廠”,從熱水瓶外殼的制作拓展到多種竹編工藝品,開啟了安溪竹藤編產業化生產之路。
1984年,安溪縣政府與安溪鄉賢港商合資創建“福建省安星藤器企業有限公司”,這是安溪第一家中外合資企業,產品出口美、日、歐洲等48個國家和地區,初步幫助安溪竹藤編全方位打開國外市場。安星公司也被譽為安溪工藝人才的“黃埔軍校”,培養包括了陳明輝、黃慶發、黃春火等一批安溪工藝界領軍人物和4000多名竹編工人和生產管理骨干。
創新:藤鐵工藝譽滿全球
金秋十月,在設于安溪華僑職業中專學校里的竹藤編技藝傳習所,陳清河向筆者展示了一個藤和鐵藝精巧結合做成的葡萄籃子。
“就是它,在1991年春季的廣交會上,引爆了整個工藝展館,從那年開始,廣交會專門開辟了‘藤鐵工藝’展館。”講起藤鐵工藝的創新突破,陳清河難掩激動和自豪的神情。
藤皮藤芯編織而成的籃身、鋼筋做成的把手、鐵線繞著把手作為葡萄藤、鐵皮剪成的葡萄葉、鋼珠焊成的葡萄串,將無比堅硬的鋼鐵與無比細軟的藤絲,做如此精妙的結合,即便是25年后的今天,擺在記者面前的葡萄籃,依然那么誘人,在25年前的廣交會展館,一經現身便火爆全場,也就不足為奇了。
“這個創新,源于我在菲律賓考察市場時,發現他們的很多藤器工藝品上常使用小部分鐵板、鐵條、鐵葉、鐵珠作為把手及裝飾,由此觸發了創作靈感。”陳清河介紹說,回來后馬上畫圖紙做樣品,終于開發出了一個新藝種。
小小的葡萄籃,也標志著安溪家居工藝一個新時代的到來。
“藤鐵工藝”新藝種的產品一經問世,很快成為歐美等國際市場的潮流時尚。
這一新藝種,后來傳播到福建全省乃至廣東、廣西和浙江等地,成為國家出口創匯的重要產品,廣交會因此特設“藤鐵工藝”展區專門展銷藤鐵工藝品。
“藤鐵工藝”這一創造,也奠定了安溪藤鐵工藝產業集群發展的基礎,英發、聚豐、恒星等企業迅猛發展為龍頭企業,帶動其他企業發展,并逐漸形成安溪縣域經濟特色的“藤鐵工藝”產業集群。
2002年,農業部授予安溪縣“中國藤鐵工藝之鄉”的稱號。
轉型:走近百億產業
2008年以來,持續低迷的世界經濟對外向型的中國產業提出了越來越嚴峻的挑戰,勞動成本上升、原材料漲價、人民幣升值、利潤快速下滑,諸多因素考驗著中國出口型的企業和產業。安溪的藤鐵工藝產業概莫能外。
在關鍵時刻,安溪業界又一次證明了“創新”、“求變”對于一個產業的引領作用。
“從‘藤鐵工藝’轉型‘家居工藝文化’,產業空間迅速得到了擴大,市場容量和前景更是無限大。”陳清河認為,家居工藝文化產業范疇更廣,家庭、辦公場所,室內外的所有用品、裝飾品,都可引進雕塑、美術、書法等不同門類藝術,創新融合玻璃、樹脂、皮草、木頭等材具,引進陽極電泳、陰極電泳等新技術,提升產品文化價值。
聚豐、富華、恒興、新唐信等眾多家居工藝企業家紛紛顯身手。
淡雅奇特的壁掛、古色古香的家具、新穎別致的飾品、栩栩如生的動物模型……每屆的廣交會上,聚豐公司的家居生活館,以文化創意織就的清新氣息,吸引眾多客商前來參觀、洽談、訂貨。
早在2005年,聚豐公司的董事長黃連福就發現,國人購買力越來越強,于是,他開始輾轉北京、上海、成都等地參展。2006年,聚豐定位工藝品、裝飾品、園藝品為主打產品,率先叩開國內市場大門。
2007年,聚豐啟動加盟連鎖模式,第一家家居旗艦店在安溪開張,同時,上央視做廣告、建網站、讓工藝品進入市政工程,建立營銷團隊、召開全國加盟商大會、規劃建設產業園……大舉推進品牌宣傳。目前,聚豐在全國各大一級城市,有加盟店六十幾家。
作為安溪縣家居工藝品商會會長,黃連福認為,藤鐵產業定位提升至家居工藝文化產業,材料、高科技設備、技術等都可綜合利用,“產品覆蓋面更廣、技術含量更多、品位檔次更高,更易讓消費者接受。”
在繼續拓展海外市場的同時,安溪的家居工藝產業緊抓“互聯網+”,積極開展電子商務,大力拓展國內市場,銷售額年年成倍增長。初步形成了“國際國內、線上線下”競相發展的格局。
2014年,藤鐵工藝品生產配套較為齊全的安溪縣尚卿鄉被授予首批“中國淘寶鎮”稱號,該鄉的灶美、翰卿、翰苑、新樓、灶坑5個村莊被授予“中國淘寶村”稱號。
2014年,安溪竹藤編技藝入選第四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名錄。
如今,安溪的家居工藝文化產業已壯大成為該縣第二大特色支柱產業和民生產業,全行業有企業250多家、加工點2800多個,從業人員近12萬人,2014年實現行業產值85.95億元、出口3.32億美元,規模以上企業達到59家,有20家企業產值超億元。
安溪家居工藝文化產業,也由藤鐵提升為融現代家居飾品、公園花園飾品、茶文化工藝品和實木工藝家具等多系列產品為一體的家居工藝文化用品。
安溪現有家居工藝文化企業250多家、加工點2800多個,從業人員近12萬人、規模以上企業59家, 2014年規上企業總產值85.95億元、出口3.32億美元、網上交易12億元,產品遠銷世界60多個國家和地區,形成“國際國內、線上線下” 全方位發展的格局。涌現了1個 “中國淘寶鎮”、5個“中國淘寶村”。
安溪縣委、縣政府提出,到2018年實現產業產值超過150億元奮斗目標,并投資建設中國(安溪)家居工藝城,從今年開始舉辦中國(安溪)家居工藝文化博覽會,搭建產業發展的支撐平臺,出臺了一系列鼓勵、扶持的政策措施,以達到“打造家居工藝品千億產業鏈,形成全球家居工藝創意研發中心、生產制造中心”的產業發展目標。
(林永傳)
1、本網站所登載之內容,不論原創或轉載,皆以傳播傳遞信息為主,不做任何商業用途。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它問題需要同本網聯系的,請在30日內進行。
2、本網原創之作品,歡迎有共同心聲者轉載分享,并請注明出處。
※ 有關作品版權事宜請聯系:0595-22959379 郵箱:admin@qzwhc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