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位置: 首頁 »文旅產業»正文

300多年鶴拳傳播五大洲 白鶴拳師愛國壯舉揚美名

http://www.merchenaries.com【泉州經濟網】2015-11-13

鶴舞九霄 天下共仰

 

 

東南網11月13日訊 永春白鶴拳是古老的漢族拳術之一,是泉州南拳中的典型代表,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近年來,永春白鶴拳通過建立白鶴拳史館、拍攝白鶴拳動漫、電影以及白鶴拳進學校等多種載體,讓白鶴拳展翅高飛。

11月4日至8日,世界(永春)白鶴拳大會在永春白鶴拳的發源地舉行,來自15個國家和地區的338位拳師匯聚永春,以拳會友,共話傳承。大會的舉辦,不僅推動白鶴拳武術的發展,還將進一步打響永春白鶴拳這一文化品牌,提高永春白鶴拳在世界的知名度和影響力。

300多年鶴拳傳播五大洲

永春白鶴拳系由清朝順治年間方七娘首創,是福建七大拳種之一,至今已經有300多年的歷史。其以鶴為形,以形為拳,動靜有法,似剛而非剛,似柔而非柔,目前有數十個徒手、器械和對練套路。

經過300多年的傳播,永春白鶴拳已遠播世界五大洲80多個國家和地區。“包括日本沖繩的剛柔流空手道、福州的鶴拳以及廣東一帶的‘永春拳’等全部是源于永春白鶴拳。”永春白鶴拳協會負責人介紹,由于知名度、美譽度不斷提升,白鶴拳成了泉州、永春與海外文化交流的重要紐帶。

隨著傳播的廣泛,近年來,各地的白鶴拳師也紛紛來永春尋根謁祖。在這之中還有一個故事被傳為美談。

2009年5月,在永春棣蘭體育館,應邀前來參加“海峽論壇·兩岸傳統武術交流大賽”永春交流大會的一位師傅,當看到永春白鶴拳師表演白鶴拳時激動地跳了起來:“今天,我終于尋到自己家族練了110多年的武術的根了。”

這位師傅就是國際級九段武術裁判、臺灣國際武術總教練楊文旗,他為了尋自己家族所練武術的源,已經苦苦尋找了43年,“這武術是一位‘唐山’師傅傳下來的,他是曾祖父從老家屏東縣烏龍村的一座破廟里帶回來的”。后來,楊文旗的祖父就把武術傳給他父親,父親又傳給了楊文旗。“祖父心中一直留有遺憾,不知道自己的唐山師傅是誰、哪里人,自己學的拳又是什么拳。”楊文旗說,在自己22歲的時候,祖父就開始讓他去尋源,但43年來一直無所得。

“這次作為大賽裁判來參會,當看到永春白鶴拳的表演后,果然拳法和自己的拳術打出來的一樣,太激動了。”楊文旗說,沒想到這里就是自己家族練了110多年的武術的故鄉。

白鶴拳師愛國壯舉揚美名

白鶴拳不僅歷史悠久,而且在其背后還深深烙下了愛國愛鄉的印記。

公元1680年,清代名將施瑯為實施康熙的平臺戰略,在永春百丈巖研讀《孫子兵法》時,廣招兵丁入伍,重新組建福建藤牌兵。

“永春白鶴拳師蘇欽子、鄭樵陵、林全、林賢等人應征入伍,因4人武功了得且英勇善戰,很快被提升為千總。”永春拳協會負責人介紹,1683年,4人率部隨施瑯大軍收復臺灣。

“伴隨著蘇欽子等4人的軍旅生涯,永春白鶴拳不僅立下了赫赫戰功,同時,也讓這套拳術傳遍大江南北、長城內外。”永春拳協會負責人說。

清朝末年,國勢日衰,外敵入侵,視中華民族為“東亞病夫”。因此清末民初的國術界掀起了一股“強種自衛”的習武高潮,永春白鶴拳也不例外,并且時常舉辦國術和出獅比賽。

1929年春,南安、永春、安溪三縣運動會在南安詩山舉行,永春派出80多位白鶴拳師組成武術代表隊參加獲好評。

“僑領陳嘉庚先生聞訊后,即熱情邀請20位永春白鶴拳師組成‘中央國術館閩南國術南游團’前往新加坡、馬來西亞等地進行巡回表演,為國爭光。”永春翁公祠武館館長潘成廟介紹,后在陳嘉庚先生主張下,巡回團還在新加坡、馬來西亞等地設立國術館傳授白鶴拳。

“七七事變后,永春白鶴拳師還紛紛奔赴抗日戰場,踐行武者‘精忠報國’的最高理想。其中,白鶴拳師張日章參加救國軍,他操練并率領‘閩南抗日大刀隊’,與昔日擂臺對手黃性賢帶領的‘福州抗日大刀隊’會合,攜手同赴淞滬戰場,投身抗日救國運動。” 永春拳協會負責人說。

活態傳承白鶴展翅更高飛

隨著白鶴拳史館的建成以及連續多屆白鶴拳文化節的舉辦,現在經常有武術愛好者到永春縣大羽村進行武術文化交流。

2010年,永春縣在大羽村設立中國永春白鶴拳史館,供奉方七娘,展出白鶴拳有關史料。“白鶴拳史館為世界各地永春白鶴拳傳人、武術愛好者尋根謁祖、交流武術提供了一個重要載體,也成為傳承和弘揚永春白鶴拳武術文化的有效平臺。”大羽村黨支部書記周金盛告訴記者。

“自2009年開始,縣里每年都利用方七娘誕辰日舉辦白鶴拳文化節,至今已經舉辦了三屆。”永春縣縣長蔡萌芽介紹,白鶴拳文化節搭起了一個與世界各地武術愛好者進行文化交流的平臺。

為更好地傳承永春白鶴拳,從2010年開始,永春縣開始開展白鶴拳進校園活動,使永春白鶴拳在校園得到全面普及,形成濃厚的永春白鶴拳校園文化氛圍。與此同時,永春縣還組建學校永春白鶴拳業余武術隊,開展形式多樣的永春白鶴拳、武術展示表演,更好地傳承永春白鶴拳。

除了進校園外,永春縣武館也跟著遍地開花。至今,全縣共有武館近30家,其中,翁公祠武術館更是第5家將分館開到國外的武術館。

“通過深入挖掘白鶴拳文化內涵,堅持活態化保護。如今,永春白鶴拳不僅成為永春全民健身的最好載體,在全縣蓬勃開展,方興未艾,同時,也讓永春白鶴拳文化品牌更加響亮。”永春縣委書記林錦明說。

記者手記>>>

既要活態化,也要產業化

傳承300多年的永春白鶴拳,如何煥發新的生機?除了活態傳承,記者發現,永春縣正通過產業路徑,讓白鶴拳文化傳播得更遠。

在白鶴拳發祥地五里街鎮大羽村,當地開發的白鶴拳“功夫吉祥娃”系列旅游工藝品就是一個鮮活的縮影。娃娃以白鶴拳動漫中的方七娘為原型,加入京劇元素設計,別看只是一件旅游小商品,卻拿到了國家外觀設計專利證書。在2014年泉州旅游商品設計創作大賽上,這一產品榮獲泉州伴手禮創意金獎。

2011年投拍的動漫劇《永春白鶴拳之五色羽傳奇》,在央視少兒頻道播出,為白鶴拳走上熒幕打響了頭炮。去年,永春縣拍攝《永春白鶴拳之擎天畫卷》,該片在全國及海外院線上映,實現白鶴拳電影文化產業“零”的突破。

面對特色傳統文化,永春沒有固守老本,而是多方位探索,推動其向現代文化創意產業轉變。如此,有了經濟效益的有效支撐,才能使傳統文化獲得更加強勁的生命力,推動傳統文化健康、持續發展。

永春縣委主要領導告訴記者,將在推動白鶴拳向旅游產業、影視產業發展上再給力,打造武術文化游、溫泉養生游等,進一步做大白鶴拳文化產業,并以此為紐帶強化對外文化交流和經貿往來,打造鮮亮的“產業文化”品牌。

來 源:東南網 責任編輯:張金環

相關新聞

泉州經濟網建設聲明:

1、本網站所登載之內容,不論原創或轉載,皆以傳播傳遞信息為主,不做任何商業用途。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它問題需要同本網聯系的,請在30日內進行。
2、本網原創之作品,歡迎有共同心聲者轉載分享,并請注明出處。
※ 有關作品版權事宜請聯系:0595-22959379 郵箱:admin@qzwhcy.com

另类国产ts人妖视频网站,狼人香蕉香蕉在线28,日本第一福利片在线观看中文,欧美在线视频一区
亚洲人成网站在线 | 最新国产性色生活片 | 亚洲日韩每日在线观看 | 五码三级级精品国产宾馆 | 久久精品专区网 | 日韩在线精品一二三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