閩南網11月18日訊 北方人剛開始出門裹棉襖、進屋有暖氣的日子,泉州人卻一邊吹空調一邊流汗。昨天白天,泉州午后各縣(市、區)最高氣溫均在28℃上下翻滾,其中29個鄉鎮氣溫超過30℃,最高溫出現在安溪湖頭,氣溫高達32.3℃。
前晚新華社報道,南方供暖已成各界共識,模式存爭議,再次引發熱議。泉州網友@藍色說,這話題對大泉州來說早了好幾個月,還是把機會先讓給其他南方朋友吧。
#來吐槽# 室外溫度高 公交開空調
為配合奔30℃的氣溫,昨天泉州多趟公交車重新開啟空調。網友@毛尖茶說,坐在公交車里吹著冷氣,看著窗外一片陽光燦爛,我感覺時空逆轉了。
泉州公交發展有限公司綜合辦相關負責人說,按慣例,每年5月15日~10月15日,泉州公交車才開空調。但最近,午后室外氣溫飆升到30℃,車內溫度只會更高,公交公司就要求駕駛員根據天氣情況開啟車內空調。有關負責人表示,氣溫一上升,他們會通過車載GPS智能調度系統攜帶的語音提示先行通知。
與南方的艷陽天相比,新一股冷空氣將影響北方大部地區,帶來雨雪天氣。據中國天氣網稱,淘寶搜索趨勢指數顯示,“秋褲”上周的搜索指數比上上周暴增6118.8%,是所有搜索關鍵詞里漲幅最大的。搜秋褲的人主要集中在上周降雪的華北黃淮一帶,和氣溫驟降的長江中下游地區。
是霧還是霾 傻傻分不清
雖說冷空氣沒來,但不少泉州市民覺得,天氣霧蒙蒙的,能見度也低。記者從泉州氣象局了解到,昨天中午12點,市區的能見度是7公里,下午3點多到晚上7點,能見度是20公里。工作人員解釋,昨天的能見度算低的。無獨有偶,昨天上午,漳州網友也發朋友圈吐槽。網友“晴星”說,上午9點多經過漳州大橋時,江面看起來像是有霧,白茫茫的一片。
造成能見度低的原因,是霧還是霾?
泉州氣象局工作人員說,霧和霾并不穩定,兩者在一天之中可以變換角色。清晨的空氣濕度比較大,出現輕霧和霧的幾率大一些;到了中午空氣濕度下降,干氣溶膠粒子增多,霾就偏多。而漳州市氣象臺預報員則介紹,漳州當天早上能見度低,是因為有輕霧。
根據福建省氣象科學研究所以及漳州市環保局發布的城市空氣質量預報,昨天泉州和漳州的空氣質量總體為良,首要污染物均為PM10、PM2.5。
#讀科普# 泉州的冬天 啥時候能來
廣東已經第三次入冬失敗了,泉州的冬天啥時候能來?
“從氣象學上說冬天來到意味著強冷空氣持續發力。”泉州氣象臺工作人員說,強冷空氣指某地的日最低氣溫48小時內降溫幅度大于或等于8℃,而且使該地日最低氣溫下降到8℃或以下的冷空氣。迄今為止,泉州地區沒有迎來一股強冷空氣,福建省個別市迎來強冷空氣,如南平。
現在的泉州如此溫暖,是因為正處于冷空氣間歇期。預計未來一周天氣變化不大,后期即便有冷空氣影響,但因為強度不強,所以氣溫的降幅不會太大。
此外,近期中國氣象局還召開新聞發布會說,今年10月至今,厄爾尼諾現象持續發展達極強標準,今年冬天可能會是個暖冬。世界氣象組織發言人克萊爾·努利斯此前表示,今年1月到9月,全球表面平均溫度達到有氣象記錄以來的最高值,今年將成為史上最熱年。
#醫生說# 早晚添衣 謹防感冒
福建醫科大學附屬第二醫院的張水源教授說,這個季節要吃溫補,穿保暖,不要著涼。陽虛的人可以燉高麗參喝,氣虛的可以泡西洋參、黃芪和黨參當水喝。人參、高麗參小孩不能多吃,容易早熟。感冒時多喝熱粥,有助于發汗、散熱、祛風寒,促進感冒的治愈。同時,感冒后胃口較差,腸胃消化系統不好,喝粥可以促進吸收。另外,有些藥對腸胃的刺激也很大,喝粥可以起到保護胃黏膜的作用。(海都記者 花蕾 鄭娟娟 田米 文/圖)
1、本網站所登載之內容,不論原創或轉載,皆以傳播傳遞信息為主,不做任何商業用途。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它問題需要同本網聯系的,請在30日內進行。
2、本網原創之作品,歡迎有共同心聲者轉載分享,并請注明出處。
※ 有關作品版權事宜請聯系:0595-22128966 郵箱:admin#qzwhcy.com(替換#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