閩南網11月20日訊 東海蟳埔槍城海邊,堆積如山的海蠣殼,讓街道和社區一籌莫展(泉州東海蟳埔社區每日20噸海蠣殼 如何處理成難題)。海蠣殼真的只能當作垃圾處理嗎?海蠣殼是不是可以再次利用呢?
對此,泉州師院黃周英教授認為,海蠣殼完全可以用于生態工程,港口建設、治理河道、凈化水池等。而華僑大學美術老師吳彥則認為,海蠣殼可以用來制作實用性強的家居工藝品、藝術品、伴手禮……
經專家學者一點撥,海蠣殼有如此多的用途和用法。如您需要,可撥打海都熱線通95060,本報將與您一起見證海蠣殼變廢為寶的神奇過程。
港口建設、治理河道水池
海蠣殼有大作用
泉州師院化學與生命科學學院黃周英教授曾經兩次幫助公式埔社區運出海蠣殼。黃周英認為,海蠣殼在生態工程與生態科學當中,可被合理利用,從而造福人類。
昨日,黃周英告訴海都記者,前段時間,莆田秀嶼港口建設需要,經學校危廢資源化研發中心聯系,公式埔社區提供了100噸的海蠣殼。黃周英說,在秀嶼港口柔軟的海泥表面,海蠣殼與其他材料復合,這樣鋪設出的道路很堅硬,可方便港口建設時施工車輛的來往。
另外,前段時間,黃周英還從槍城海邊運了一些海蠣殼到泉州師院,用于學校荷花池的改造。“海蠣殼配合電石渣、赤泥、煤沙等廢棄材料,用來改造底泥,可以對荷花池進行不截污黑臭河道治理。這種治理方法,能夠有效改善河道水體的發臭發黑問題。
泉州師院荷花池建設,用海蠣殼改造底泥,可起到凈化池水的作用(黃周英供圖)
此外,用海蠣殼等材料進行合理搭配,也可根據實際情況,用于魚塘、內溝河河道治理。黃周英向海都記者透露,接下來,她將與小組成員一起研究利用海蠣殼凈化水池。
采訪中,黃周英特意強調,學校危廢資源化研發中心,其中有一項研究就是海蠣殼的回收利用,而這方面,小組成員陳楷翰老師的生態工程技術專利起到了關鍵性的作用。
海蠣殼注入藝術 制作成工藝品
“海蠣殼注入藝術,就可以制作成實用性強的家居、漂亮的裝飾品、工藝品,還有富有特色的伴手禮……”昨日,當海都記者一提到海蠣殼時,華僑大學美術老師、創意產品設計師吳彥饒有興致地談起自己的想法。
吳彥說,粉碎后的海蠣殼,可以用來作為建筑材料使用,將它與黃土、砂石等材料混合,用在建筑房屋的外墻,十分堅實又美觀。不僅如此,她還認為,海蠣殼的堅硬度十分強,可以制作成家居品,實用性強。吳彥介紹,自己之前也有見過將海蠣殼粉末制作成家居品,最終,呈現出的家居品表面色澤光亮,外觀處理效果又非常好。
聽到海都記者介紹蟳埔社區堆積如山的廢棄海蠣殼,吳彥覺得有些不可思議。“可能是不太受重視,所以才會這樣,其實,海蠣殼真的很有利用價值,完全可以向臺灣的一些海濱城市學習,它們將海蠣殼藝術化,打造成海邊的建筑景觀,變廢為寶,既漂亮又具有原生態。”吳彥這樣說道。
另外,吳彥認為,將海蠣殼制作成工藝品類是一定有市場的。她覺得,海蠣殼可與樹脂、陶瓷、鐵藝品等泉州傳統工藝品結合與創新,也可考慮打造富有泉州特色的伴手禮,市場一定不錯。(海都見習記者 柳小玲 海都記者 黃謹)
1、本網站所登載之內容,不論原創或轉載,皆以傳播傳遞信息為主,不做任何商業用途。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它問題需要同本網聯系的,請在30日內進行。
2、本網原創之作品,歡迎有共同心聲者轉載分享,并請注明出處。
※ 有關作品版權事宜請聯系:0595-22128966 郵箱:admin#qzwhcy.com(替換#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