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社北京11月28日電 (劉辰瑤 陳溯)中國社科院世界經濟與政治研究所研究員張斌28日在21世紀亞洲金融年會上表示,近期人民幣貶值屬于非典型貶值,5%以上的經濟增速將是人民幣繼續堅挺的底線。
今年以來,人民幣對美元匯率呈現出明顯的上下波動,并不再是單邊升值或單邊貶值的走勢。8月11日,央行公布對中間價報價機制的改革,人民幣匯率連續三日貶值,幅度超過5%,創20年來最大跌幅。
對此,張斌認為,“811匯改”以來人民幣貶值是非典型性貶值。他介紹,一般貨幣貶值有兩種情況:一個是對外支出大于收入,另外國內資產收益率低于國外,兩個因素疊加到一塊是典型貶值。而中國對外收入大于支出,因此是非典型性貶值。
針對人民幣貶值非典型性所造成的壓力,張斌認為,“如果我們經濟增長速度保持在5%以上,人民幣的基本面還是一個強勢貨幣。”
張斌認為,企業積累了很多人民幣外匯的負債,在資產負債表上匯率風險比較大。一旦人民幣升值預期不存在了,企業有非常大的壓力,貨幣存在風險,企業會盡快把外債減少,因此帶來人民幣貶值的壓力。
此外,隨著人民幣入籃懸念即將揭曉。作為中國官方智庫的研究員,張斌力挺入籃,稱“非常合理”。
張斌將世界各國的貨幣比作果子,“SDR(特別提款權)是把果子摘下來以后蓋了一個章,”他介紹,國際貨幣基金組織已經給美元、英鎊、日元這些果子蓋了“章”,“盡管SDR不是根本性的,但是有這個‘章’也很重要。”
張斌指出,給人民幣蓋SDR“章”最基本的依據,與人民幣匯率水平、人民幣匯率形成機制及對外私人資本流動無關,最重要的還是果子所依托的那棵樹就是中國的金融體系,那棵樹所依托的土壤是中國經濟。
“在7、8月份評估報告里,IMF對人民幣做了很多研究,總的情況還不錯。有些指標排在第五、第六,但是增長速度很快。”張斌如是表示,“所以說動態的來看,把人民幣納入SDR體系是非常合理的。”(完)
1、本網站所登載之內容,不論原創或轉載,皆以傳播傳遞信息為主,不做任何商業用途。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它問題需要同本網聯系的,請在30日內進行。
2、本網原創之作品,歡迎有共同心聲者轉載分享,并請注明出處。
※ 有關作品版權事宜請聯系:0595-22959379 郵箱:admin@qzwhc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