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今年春季學期開始,安溪縣中小學全面實行“學校開放日”活動,改變了以往單一的家校溝通方式,讓家長近距離親身感受孩子學習的氛圍,這種立體溝通方式備受家長青睞。
安溪縣教育局正致力打造開放的辦學模式,切實加強教師、家長與學生的溝通與理解,努力構建學校、社會、家庭三位一體的教育體系,全縣形成了監督、理解、支持和配合的良好育人氛圍,辦學效益不斷顯現,辦學美譽度不斷提升。
零距離溝通
“學校開放日”廣受點贊
為改變教育教學理念,提升教育治理能力現代化水平,安溪縣從今年春季學期開始全面推行開放式辦學,邀請教育專家指導教育教學活動,主動向家長、居委會、企業等社會各界人士汲取辦學意見建議。在全縣中小學全面開展“學校開放日”活動就是其中的一項重要內容。其中農村中小學校每學期至少開展一次“學校開放日”活動,城鎮中小學校每學期至少開展兩次,向家長開放課堂,廣泛征求家長對學校發展的建議。
全校各年級每日課程表、每節課授課教師名單、開放日活動方案……近日,在安溪縣魁斗中心小學,前去參加開放日活動的家長們領取了“家長建議記錄表”和教學信息資料。家長們坐在教室,和孩子一起聽課、評課,如果認為教學方法或課堂設計有不當之處,可在課后給教師提意見。很多家長專門放下手頭的農活、工作趕來觀摩教學。學生家長王艷說:“和孩子一起上課聽課,可以直觀地了解老師的教學方法和孩子的課堂表現,很感謝學校給家長提供這樣的機會。”
在“福建省普通高中多樣化發展改革實驗學校”和“泉州市高中美術學科教研基地學校”的沼濤中學的校園,十幾位家長在翻閱學生們的作業本、書畫作品、課堂筆記、錯題集、成長檔案驚嘆不已,有的家長則仔細翻看教師們的讀書筆記、教案和專業成長檔案。當看到展覽中有自己孩子的身影時,初一(3)班學生家長徐女士說:“我沒想到孩子能寫出這么好的文章,看來平時和他溝通太少了。”初二(4)班學生家長陳先生看著自己孩子的畫作,眼睛有點濕潤地說:“看到這些作品,我放心多了,對孩子的學習情況有了更清晰的了解。”中午,學校還準備了免費的午餐,家長和孩子一起到學生餐廳用餐,幸福之情溢于言表。
據安溪縣教育局相關負責人介紹,為了激發閱讀興趣,拓寬學生視野,讓讀書逐漸成為愛好、習慣和追求,為學生終身學習和發展奠定良好基礎,安溪縣教育局倡導開放閱讀,自上學期起在全縣小學開展“無障礙閱讀”活動,并把“無障礙閱讀”作為“校長工程”,建立“無障礙閱讀”評估機制,著力打造書香校園。各學校除將閱覽室、圖書室的部分書籍搬到了寄宿生宿舍、走廊、樓梯轉角、教室角落等位置外,還添置新書,創建了一批開放式閱覽吧(室、角、區),讓學生隨時隨地可以無障礙地取書閱讀,在該縣各個學校的走廊、樓梯轉角,不時能看到學生、家長在“學生書吧”前駐足,拿起書本翻閱。
該縣學校開放日的具體時間都會在《安溪報》和“微安溪”的公眾微信號上公布,由家長自由選擇聽課,觀摩主題班會課,參觀學校功能室、宿舍食堂等,同時還能親身參與師生藝體活動。
聽取辦學建議
開放式的課堂更高效
開放式的辦學,也為安溪學校拓寬了聽取辦學建議的渠道。通過“學校開放日”等活動,家長們親身體驗孩子在校學習、生活情況,同時也深入了解了學校取得的成績和面臨的問題,及時對學校的教育教學管理和未來發展建言獻策,學校則對提出的意見和問題及時作出回應或解答、匯總。
“生動的語言和美妙的音樂相結合,使人身心愉悅”、“課上得很生動,建議老師能多鼓勵孩子回答問題”、“希望班上能多開展讀書分享會、閱讀日等活動,讓孩子們能分享好書”……沼濤中學正抓緊梳理這一次“學校開放日”家長對學校教育教學的建議,并研究相應的改進措施,以將明年1月份的“學校開放日”辦得更好。
“學校開展開放活動是為了打造高效課堂,圍繞孩子的有效學習展開教學。”沼濤中學校長林添才,為了把“原生態”的課堂和教學管理展現給家長、社會,學校要求教師把平時的每一節課當做精品課來講。以教研組為單位,強化研課、磨課工作,一人開課集體備課,全體教師互幫互助。
魁斗中心小學校長蘇向級說,以前,家長僅僅通過詢問孩子了解他們在校的情況和老師的授課情況等,這種間接的溝通可能會造成家校溝通脫節、溝通障礙,“學校開放日”有效地解決了這個問題。“開放校門讓家長隨時走進課堂,是學校對自己教學和管理有底氣的表現。”
形成優勢互補
向“教育強縣”邁進
該縣學校采取多種方式促進學校、家庭、社會良性互動,構建三位一體的教育網絡。
安溪縣第五小學的老師主動帶領學生走進社區,與鄰近的裕福明珠小區攜手舉行“和諧社區 美麗家園”校園文藝展示活動。精彩的歌舞表演、樂器演奏、詩朗誦,整場表演贏得學校周邊社區居民的陣陣掌聲。該校三年級學生小妮的媽媽高興地說:“學校組織外出文藝匯演讓我的女兒變得更加活潑,也更愿意跟大人交流想法了。”生性靦腆的小妮為了能與小伙伴一起在臺上表演詩朗誦,一個多月下來,她一直堅持在媽媽面前背誦詩詞。
該校副校長陳志珍說:“此次演出不僅展示了學生的藝術才華和創新精神,營造了文明健康、積極向上的文化氛圍,同時也豐富了社區文化生活,增進了社區居民對學校教育教學的了解,形成學校、社區共同關心教育發展的新格局。”
該校責任督學陳選斌說,學校、家庭、社區優勢互補,形成教育合力,才能收到良好的效果。一方面要把學校教育延伸到家庭、社區,使家庭教育與學校同步,幫助家長樹立正確的教育觀;另一方面,讓家長、社區真正參與到學校教育中來,加強家校溝通,加強社會對學校教育教學管理工作的督促與指導,提高辦學質量。
辦學開放是對學校教學成果最直接的檢驗方式之一,家長是否滿意、學生是否有學習興趣是檢驗教學成果的重要標準。安溪縣教育局局長王佳敏表示,開放辦學,可以保障社會各界,特別是家長的教育知情權;也可以讓家長近距離了解學校的管理,了解教育教學狀況,了解孩子在校的學習情況,縮短學校與家庭、學校與社會的距離,創設和諧育人的氛圍;還可以讓學校展現自己的辦學效益,體現辦學自信。同時,主動將學校置于社會的監督之下,督促學校從家長、學生、社會等多角度反思,改善管理,提升質量,推動學校更好發展。
已經實現義務教育基本均衡發展的安溪,如今,教育管理舉措不斷創新,教育活力不斷煥發,全縣已形成理解教育、關心教育、支持教育的良好氛圍。強大的教育合力,正不斷推動安溪由“教育大縣”向“教育強縣”邁進。
(陳森森/文 安溪/圖)
1、本網站所登載之內容,不論原創或轉載,皆以傳播傳遞信息為主,不做任何商業用途。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它問題需要同本網聯系的,請在30日內進行。
2、本網原創之作品,歡迎有共同心聲者轉載分享,并請注明出處。
※ 有關作品版權事宜請聯系:0595-22959379 郵箱:admin@qzwhc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