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連續三屆獲評福建省文明城市的基礎上,晉江市委、市政府決定舉全市之力創建全國文明城市,并始終堅持把“創建為民、共建共享、和諧發展”作為文明城市創建的立足點和出發點。
三年來,在新型城鎮化浪潮中,晉江始終緊盯全國文明城市這一“城市夢想”,堅持常態創建、創建惠民,把道德要求變成公眾行為,把價值導向變成生活真實,把道德坐標落實到每一個生活細節、每一個家庭細胞,形成崇德向善的社風、民風、家風。
今年初,晉江獲評全國縣級文明城市提名城市,這標志著晉江的創城之路走向了一個全新的起點。
創建文明城市是一場接力賽,只有起點沒有終點。對晉江來說,創建全國文明城市不是為了拿牌子、爭榮譽,而是要通過創建工作提升城市品質、提升市民素質,打造文明晉江、美麗晉江,讓全民切實共享文明發展成果。
□記者黃祖祥 通訊員李俐
道德春風潤晉江
20年如一日,她始終堅守在晉江龍湖的貧寒家中,不離不棄悉心照料兩個繼子,特別是日夜細心呵護因車禍受傷成為植物人的大兒子,讓他逐漸恢復生命跡象,以偉大母愛創造了生命的奇跡——今年10月,被稱為“最美繼母”的貴州籍布依族女子羅永秀,榮獲第五屆全國道德模范提名獎、第四屆福建省道德模范稱號,這也是晉江市民首次榮獲省級以上道德模范榮譽。
值得一提的是,羅永秀也是第四屆“十佳美麗晉江人”之一。自2007年以來,晉江已連續舉辦五屆“十佳美麗晉江人”評選,一大批群眾身邊好人脫穎而出。
這些道德模范來自各行各業,有黨員、干部、職工、農民、企業家、志愿者和普通群眾等,他們的凡人善事看得見、摸得著、學得到。
“道德模范是核心價值觀的人格化身,是群眾身邊最有說服力的榜樣。”近年來,晉江把選樹群眾身邊的道德模范作為培育和踐行核心價值觀的一個重要舉措,常抓不懈,久久為功。迄今為止,共有18人(群體)入選“中國好人”榜、9人入選“福建好人”榜、14人(群體)入選“泉州市道德模范”、9人入選泉州市“最美人物”和提名獎。
今年年初,晉江還建立“身邊好人”推薦機制,全市各鎮街、村居以及市直機關系統單位干部群眾舉薦好人好事線索近千例;在全市各村居、學校、企業和行業窗口等設立“善行義舉榜”,今年以來共推薦上榜近200人……
有為就有位。為在社會營造道德模范受關愛、得禮遇的氛圍,晉江專門出臺幫扶和禮遇道德模范的實施意見,每年定期慰問家庭困難的道德模范,并鼓勵社會組織提供各種幫扶。今年起,晉江每年組織為44名各類道德模范辦理一份12萬元的意外傷害保險。
當前,在晉江學習道德模范、宣傳道德模范、關心道德模范已經蔚然成風,好人不斷涌現,社會正氣滿滿。
千年古邑興新風
“我倡議:讓我們勇敢地挑起家庭、社會、公益的責任,貼心體諒父母艱辛,向比拼聘禮、炫耀嫁妝的不良習俗說‘不’,用簡約時尚的婚禮來展現新時代、新青年、新文化的風采,把我們的愛心、智慧和勞動,投入到社會公益活動之中,把我們的小愛融合成社會的大愛……”今年11月1日,在2015年晉江市集體文明婚禮上,第四屆“十佳美麗晉江人”、晉江青年志愿者協會五星級志愿者“80后”的黃小芳,宣讀了《最炫公益,勿炫嫁妝》倡議書。
當天,來自五湖四海的30對新人參加了這場“文明、公益、時尚、低碳”的集體婚禮,他們不炫嫁妝,把愛心灑滿晉江大地。在婚禮現場,新人們特別集體籌資了1.5萬元,捐助給13歲白血病患者,讓這場集體婚禮更加愛意濃濃。
近年來,晉江大力推行婚喪喜慶改革村規民約,全市391個村、社區都制定了相關的村社規范,用這一群眾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約束的辦法,把喜事新辦、喪事簡辦、神事省辦等理念變成行動,引導群眾把“普度日”、“佛生日”變為“文體活動日”、“志愿服務日”、“公益慈善日”、“扶貧濟困日”和“環境整治日”,促進形成城鄉崇尚勤儉、簡辦婚喪、熱衷慈善的新風氣。
當前在晉江,企業家將節約下來的禮俗資金、親朋好友贈送的禮金奠儀捐獻給慈善公益事業已經成為一種風尚。據晉江市慈善總會統計,該會成立以來接受的這方面善款高達9.5億元,占累計善款總額21億元的近一半,僅去年上半年,就有12位愛心人士捐出這方面的善款1.03億元。
更為重要的是,這種善舉在晉江已經不再是有錢人的專利,一些普通人家也起而效之,進而形成了一種風尚和習俗。比如在晉江磁灶大埔村,近年來就涌現出賴金貴簡辦丈夫喪事、吳志平不辦兒子成人宴、吳金程家族簡辦祖父喪禮……而把節省下來的資金捐獻給村里的敬老院等一系列新風新事;比如龍湖鎮老黨員施宣闊簡辦八十壽宴捐資20萬修村路、安海鎮呂天送免辦孫子滿月席捐給老人會5萬元、陳埭鎮丁振燦簡辦兒子成人禮捐給公益事業14萬元……慈善文化已經成為晉江文化的一種獨特基因,滲透在新老晉江人的血脈當中。
這些年,同樣有一個可喜的新風在晉江大地吹拂,那就是“互不通婚”的封建陋習逐漸破冰。去年11月,安海梧山、西畬等8個村莊間“互不通婚”陳規宣告結束;今年3月,安海庵前、佳坂與星塔也正式宣布解除3村近百年來互不通婚的陋習,勇敢追求簡單自由的愛情已成為當代晉江青年立新風的實際行動。
向上向善紅馬甲
今年7月24日,在第五屆“十佳美麗晉江人”暨道德模范、第二屆“美德少年”頒獎典禮上,晉江將歷屆“十佳美麗晉江人”和提名獎獲得者組織起來,并吸納其他類型道德模范及社會各界人士,成立“美麗晉江人”學雷鋒志愿服務隊,定期開展志愿服務和道德傳導活動。8月12日,獲悉靈源街道三個孩子遭遇父親入獄、母親離家出走,該服務隊帶著慰問品前往探望,為生病的孩子診療、送藥,打掃衛生,萬齊英老師還對孩子進行心理輔導、與孩子母親促膝談心,耐心進行開導和鼓勵。
從去年7月開始,每逢星期六,晉江市公安局“厝邊警察”志愿服務隊都會走進晉江育嬰院,與孩子們談心、輔導學習、游戲互動,承擔孩子“父母”的責任。原來,這些被公安機關解救的被拐兒童暫時都未能找到親人,本著為這群特殊的孩子提供一份最想要的“父母”的愛,“厝邊警察”志愿服務隊以“咱厝警察、為愛而行”為宗旨,與育嬰院簽訂“警院共建”協議,將“父母”的責任攬了過來。目前,該服務隊已經開展“義務星期六”志愿服務58期,先后有1000多名民警走進育嬰院,并開展植樹、登山、海邊踏浪、尋訪五店市等主題活動,原本生活單調的孩子們在晉江各地留下歡聲笑語。
作為晉江機關單位積極參與志愿服務的另一個典型代表,晉江市地稅局“三師一碩”志愿服務隊則立足于為當地企業提供高層次專業化的涉稅服務,運作3年多來,已經成為企業的貼心“稅收咨詢師”。
同樣是做志愿服務,晉江的民間志愿服務浪潮近年來也是風生水起。
11月27日,講述晉江女企業家助養孤兒感人故事的微電影《白蘭飄香》,在2015海峽國際微電影節中榮獲“微電影公益大獎”。這部影片的藍本,反映的正是晉江女企業家協會巾幗志愿者服務隊關愛育嬰院孤兒的真實事跡。
12月3日,晉江團市委愛心格子鋪項目在第二屆中國志愿服務項目大賽頒獎典禮上榮獲全國銀獎,該項目努力把不易看見的愛心具化為一個個看得見的格子,為愿意獻愛心的人提供了一張方便的地圖,小小格子、功德無量。
近年來,晉江成功培育愛心格子鋪、公益巴士、陽光助學、松柏助老、義務星期六等志愿服務品牌項目,“九零H”志愿服務總隊、圓愛志愿服務隊、馳航志愿服務隊等志愿組織,及黃小芳、黃朝陽、林世哲、吳鴻鵬等優秀志愿者。他們以自己的正面行動,引導更多人跟著學、照著做,形成“點燃一盞燈、照亮一大片”的志愿服務效應。
據統計,目前晉江已有106個文明單位建立學雷鋒志愿服務隊,全市擁有注冊志愿者28876名,占城市建成區常住人口7.2%。
校園內外滿陽光
在梅嶺街道希信小學,自少年宮設立以來,目前已開設藝術類、體育類、語言類共37個項目,每周二下午,通過走讀方式,學生們可以自主選擇感興趣的項目進行學習。
今年,晉江全面啟動30所學校少年宮建設,并納入為民辦實事項目。目前,全市已經建設54所學校少年宮,實現城鄉全覆蓋,在課余時間和節假日組織開展普及性課外活動,使之成為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設的好陣地、少年兒童課外活動的好去處、素質教育的好載體、家長放心的好場所。
近年來,晉江對未成年人課外活動陣地不斷拓展,推進社區企業“四點鐘學校”等各類校外活動陣地建設,提升兩個未成年人校外心理健康輔導站服務水平,切實為未成年人辦實事、辦好事。
作為一項創新,今年晉江啟動公共文化服務校園行活動,晉江市青少年宮、晉江市燈謎協會等文化單位團體帶著首批40多個公益文化服務項目走進基層中小學校,給孩子們帶來“詠春拳入門”、“快樂猜燈謎”等形式多樣的活動,促進公益文化服務均等化,豐富了未成年人的文化生活。
引導未成年人知美丑、辨是非、明善惡,是晉江推進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設的重要內容。對此,晉江先后開展兩屆“美德少年”評選和宣傳活動,樹立一批優秀未成年人道德典型,引導廣大未成年人向身邊的同齡人學習,晉江市特殊教育學校秦秋月同學還入選全國“百名美德少年”。
為實現“不讓一個孩子因家庭困難上不了學”的承諾,近年來,晉江社會各界攜手開展“金秋助學”行動,幫助一大批孩子完成學業,圓了讀書夢。
文明創建惠民生
對晉江來說,創建全國文明城市的出發點和落腳點始終在為民惠民上,將其作為保障改善民生、創新社會治理的重大工程,堅持腳踏實地,著力民生民心,使民生幸福指數隨城市文明指數同步提升。
作為一項文化惠民工程,2013年2月起,晉江啟動“大美晉江”惠民舞臺工程,充分利用城市文化場館舉辦音樂會、話劇、雜劇、兒童劇等形式多樣的文化活動,每月一大戲、每兩周一小戲。目前已開展45場演出,觀看人數達1萬人次以上,演出票價相當惠民(最高不超120元、最低為10元),讓廣大市民不出城就能欣賞高水平文藝演出。
在今年9月舉行的第二屆晉江文化產業周上,在推出“掌上晉江”APP時,還發放百萬文化惠民電子券,以此鼓勵文化消費、培育文化市場,豐富群眾文化精神生活。
悅讀節是晉江打造“書香城市”每年一度的重要文化品牌活動,至今已成功舉辦五屆,今年參與人數高達39萬多人次,掀起了全民閱讀的熱潮。為讓市民享受家門口就近閱讀的樂趣,今年晉江在偏遠鄉鎮新投放15臺24小時自助圖書館,基本在各鎮街實現全覆蓋,總共32臺自助圖書館成功打造“一公里半徑”城市圖書館群。
今年11月,經過多年努力,晉江正式通過國家生態市驗收,向全市人民交上了一份可持續、綠色發展的滿意答卷。近年來,晉江圍繞建設“天藍、地綠、水清、岸美”的城鄉環境,抓好清水凈海、治污減排、環衛保潔、植樹造林“四大行動”,設立生態文明慈善基金,發動全社會參與生態水系治理,將綠水青山還于晉江人民。
“群眾想要的”就是“政府要做的”。針對群眾關注的民生熱點問題,今年5月1日,晉江開通“12345”便民服務中心,集合政府、社會、市場三方資源,為群眾日常生活中遇到的問題、產生的服務需求提供咨詢和解決方案,這一接地氣的公共服務舉措把核心價值觀的要求落實到細微之處,得到廣大市民好評。
作為晉江打造民生“菜籃子”工程的重頭戲,最近晉江梅嶺綜合市場一期正式開業,將原本位于南山路口舊市場的145戶攤點全部搬遷過來,形成“樓下是菜市場,樓上是停車位”的新格局,讓群眾充分享受“星級”菜市場的便利。
今年國慶節期間,晉江投入2.5億元的城市公共自行車系統正式啟用,首期3000輛公共自行車上路使用,并配套建設100個自行車便民站點,讓市民就近享受方便、低碳的綠色出行。
此外,晉江還在100輛公共汽車車體上布設公益廣告,成為街頭流動的文明風景線。其中,“晉江剪紙系列”公益廣告還在全省“講文明樹新風”公益廣告大賽中榮獲一等獎。
今年晉江新增 兩個全國文明單位
國網晉江供電公司
國網晉江供電公司多年來重視物質文明和精神文明相結合,不斷探索具有行業特色的創建新模式,將履行社會責任作為文明創建的常態性活動來抓,持續深化文明創建的內涵。
公司立足供電服務核心業務,采取雙向選擇的學雷鋒志愿服務對接,為不同的服務對象開展多樣化、有針對性的志愿服務;在開展“三級聯創”活動中,公司所屬各黨支部分別與當地社區、企業、部隊、學校等單位結成共建關系,開展“聯一幫二帶三”工作,帶動農村(社區)和諧發展;公司融合道德教育與群眾性文明創建資源,在晉江四所中小學設立經典誦讀教育基地,助力青少年思想道德建設。
晉江市國家稅務局
近年來,晉江市國家稅務局始終圍繞稅收中心任務,積極推進文明創建工作。該局承擔著3.6萬納稅戶的管征工作,年組織稅收收入超過百億元,在全省率先推出“十辦”服務、“月改季”、官方微信申報等系列納稅服務創新舉措,深入拓展國地稅合作模式,在全省樹立稅收管理和服務的先進典范。在文明創建活動中,該局秉承“厚德、崇法、臻和、求新”的國稅精神,創新道德講堂模式,建立“市局總堂——基層分堂”架構,積極開展“每月一善事”等學雷鋒志愿活動,組建興趣活動小組,建設樓道文化長廊,全面開展和弘揚稅務道德文化。
1、本網站所登載之內容,不論原創或轉載,皆以傳播傳遞信息為主,不做任何商業用途。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它問題需要同本網聯系的,請在30日內進行。
2、本網原創之作品,歡迎有共同心聲者轉載分享,并請注明出處。
※ 有關作品版權事宜請聯系:0595-22959379 郵箱:admin@qzwhc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