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位置: 首頁 »綜合»正文

泉州“美麗鄉村”策劃昨收官 嘉賓暢談美麗鄉村建設

http://www.merchenaries.com【泉州經濟網】2015-12-31

閩南網12月31日訊 漂亮不一定美麗,美麗不一定幸福。昨日,海都直通車會客廳集聚了各方嘉賓,就美麗鄉村建設進行了一場實踐與思考的討論。

 

嘉賓們齊聚海都直通車,暢談美麗鄉村建設

 

嘉賓們齊聚海都直通車,暢談美麗鄉村建設

這是自12月9日起,海都報聯合泉州市城市管理綜合考評中心,推出“那鄉·那村·那美”特別策劃后的一次階段性回顧與研討。會上,泉州市美麗鄉村建設辦、泉州市城市管理綜合考評中心、泉州市宜居辦等部門有關負責人,先后就全市美麗鄉村的建設現狀及提升問題,進行了分享和探討。

據悉,2012年,泉州開始啟動“美麗鄉村”創建五年行動計劃,三年多來,一批批風景秀美、民風淳樸的美麗鄉村涌現而出。

如今,行走在這些“美麗鄉村”中,一定會感受到其獨有的魅力;而在建設過程中,也發現了一些急需破解的問題,如建筑垃圾無消納場、村里支柱產業發展不足等。針對這些問題,嘉賓們各抒己見,提出要讓美麗鄉村變得更宜居,讓村民更有存在感和幸福感。

 

海都報有關美麗鄉村的部分報道

 

海都報有關美麗鄉村的部分報道

建立長效機制 明年美麗鄉村可達600個

美麗鄉村建設三年來,成績不菲,涌現出了許多風景秀美,民風淳樸的特色鄉村。

黃宏波:截至目前,全市美麗鄉村建設已完成180多個,預計明年可達到600個,2018年將爭取到近千個。同時,從2012年開始,每年我們會從這些鄉村中推薦出10個,授予“美麗鄉村”稱號,作為其他村莊建設的參照樣本。

王森江:泉州市城市管理綜合考評中心主要配合美麗鄉村建設環境衛生的考評工作。現在各個鄉村幾乎很少能看到垃圾成堆的現象存在。而在鄉村環境衛生這一方面,整個泉州已基本實現長效機制。各個縣(市、區)也都已成立考評中心,許多鄉鎮開始實行每月考評;在衛生保潔經費上,各個縣(市、區)也已基本到位。

同時,還建立了獎勵機制。每個月,考評中心會對抽評的10個縣(市、區)150個鄉鎮的335個村、102段道路、7個縣(市、區)跨境流域以及541公里海漂垃圾進行考評并通報。泉州市政府每年會安排資金1260萬,對鄉村排名前50名的獎勵7000~30000元,對鄉鎮排名前15名,獎勵1萬~4萬元。

黃建強:泉州市市容市貌觀察團每周堅持三至四次到各縣(市、區)、鄉村進行巡查和督促,還專門召開座談會,給鄉村提建議,促進美麗鄉村更好地建設。印象最深的是泉港,以前觀察團去巡查時,鄉村主干道很臟很破舊,現在即使到較偏遠的鄉村,環境衛生都大有改善。

袁建軍:既要有美麗,也要有層次,這是我對美麗鄉村的理解。其中,文化層次應該受到重視。泉州文化底蘊很深,每個村寨都藏著獨有的文化歷史,這些鄉村可繼承發揚閩南文化特色,融入生態,融入文化。另外,如果各個鄉村能合理規劃財政,自覺維護環境衛生,就能真正打造出現代美麗鄉村。

建筑垃圾、資金、規劃 三大問題亟待解決

美麗鄉村建設雖然取得了不菲的成績,但也存在不少問題。如何破解,也是嘉賓們關注的一大問題。

王順福:農村建筑垃圾堆放,就是一大難題。對此,目前泉州擬建消納場,以便收集建筑垃圾和渣土。按初步設想,這個消納場是個垃圾中轉站,沒用的建筑垃圾統一堆放于此,有些可進行二次利用。屆時,該問題有望得到緩解。消納場選址何處,目前還未最后敲定。

另外,建設投入較為單一、資金籌措力度不大,也是美麗鄉村建設的一個問題。單靠省、市補助,只能算是酵母,關鍵還要靠各鄉鎮籌集資金。還有,個別鄉村建設意識不高,對美麗鄉村認識比較膚淺,以為只是建公路。其實,美麗鄉村建設最核心的是要改善村莊的環境。再者,建設標準不高。提到美麗鄉村建設,不少村會想到蓋村莊公園,卻不突出農村的味道。有些村是不知從何入手,沒有做好規劃,結果顯得不盡如人意。

目前,全市有2000多個行政村,而泉州市宜居辦、泉州市美麗鄉村建設辦,每年可補助也就200多個,這樣就難以做到美麗鄉村建設的全覆蓋。如何將有限的資金投入到實處?我有個建議,對于那些有錢又很想做事的村莊,可帶他們到美麗鄉村示范村參觀學習,而對那些缺資金但又很想做事的村莊,則給予適當的補助。

王家桂:在規劃這一方面,可以借鑒龍嶺社區的做法。他們提出發展生態旅游和紅色旅游,專門聘請了華僑大學旅游學院相關人士進行規劃和設計。目前,整個社區的規劃已初步完成,雖然暫時沒有足夠的資金,但可按照規劃一步一步來建設發展。很多鄉村沒有整體規劃,在進行局部建設后發現所打造的風格與此前不符,只好重新翻建和整改,結果造成資源浪費。

至于建筑垃圾問題,鄉村普遍存在。垃圾收集車到了社區,一般只負責收集生活垃圾,不管建筑垃圾,只能由社區自行處理。他們大多是將其運到山上的一些石窟等地方填埋。

從美麗向幸福靠攏 還有很長的路要走

美麗是一種表象,幸福是一種內在,從美麗向幸福靠攏,“美麗鄉村”建設還需要怎樣的努力?

王順福:談到美麗鄉村的定義,我覺得第一感覺應是賞心悅目,環境整潔衛生,一片清新的景象。而幸福則更側重內心的感受。具體落到村莊上,是要讓留下來或背井離鄉的村民們,在老家能有錢賺、能生存。這就涉及兩個方面,一是良好的生存環境,二是有得以生存的收入來源。如果能讓他們主動參與到美麗鄉村建設中,并得到相應的經濟回報,應該會形成良性循環,不管是物質還是精神層面,都能實現幸福社區的要求。

黃宏波:一進入這村莊,迎面而來的是干凈清新的生活環境,小孩子們自由玩鬧嬉戲,老人悠閑敘舊,年輕人腳步從容,碰面時相互問候,這應該就是美麗鄉村應呈現的幸福景象。我覺得,要實現這一目標,有產業支撐的村莊,可側重多做些相關的配套設施;沒有產業支撐的村莊,則可多花些力氣在生活配套設施完善方面,讓村民感受到“宜居”生活,得到實惠,并能主動參與其中。

王森江:創建美麗鄉村的目的,就是要保護青山綠水,記得住鄉愁,把人留住,讓人民的生活水平逐漸提升。如何才能把人留住?鄉村應當鼓勵集體經濟發展,只有家鄉有發展的潛質,大家才愿意留下來。

林建煒:一個鄉村如果只是達到“美麗”遠遠不夠,要想方設法讓村民感到“幸福”,這中間還有很長的路要走。拿永春南美村來所,五六年前,村里年輕人還很多,大都以種蘆柑維持生計,后來大片蘆柑林病死,年輕人紛紛跑到外面做生意和打工,如今村里只剩老的和小的。為改變現狀,南美村決定利用濃郁的回族特色環境,打造旅游業,從而帶動村里的經濟發展,鼓勵年輕人回家開小賣部、農家樂,甚至民宿等;而另一方面,利用荒廢的土地進行流轉,承包出去種油茶林、芳香樟等,增加村民和村財的收入,以此留住年輕人。

黃建強:我認為,應該將村中家家戶戶屋前屋后裸露的土地充分利用起來,進行景觀改造,打造成一個個小公園,不僅能美化村莊環境,還能讓村民就近進行休閑娛樂,讓村民們一出門就有地方“玩”,不羨慕城市里的人。(海都見習記者 柳小玲 海都記者 曾小琴 王金淼 文/圖)

  嘉賓名單

袁建軍 泉州市政協委員

黃宏波 泉州市美麗鄉村建設辦

王森江 泉州市市政公用局黨組成員、考評中心主任

王順福 泉州市宜居辦

黃建強 泉州市市容市貌觀察團成員

王家桂 泉州市鯉城區龍嶺社區村書記

林建煒 泉州市永春縣東關鎮南美回族村村書記

來 源:閩南網 責任編輯:張金環
泉州經濟網建設聲明:

1、本網站所登載之內容,不論原創或轉載,皆以傳播傳遞信息為主,不做任何商業用途。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它問題需要同本網聯系的,請在30日內進行。
2、本網原創之作品,歡迎有共同心聲者轉載分享,并請注明出處。
※ 有關作品版權事宜請聯系:0595-22128966 郵箱:admin#qzwhcy.com(替換#為@)

另类国产ts人妖视频网站,狼人香蕉香蕉在线28,日本第一福利片在线观看中文,欧美在线视频一区
色综合久久久久网 | 亚洲成aⅴ人影院在线观看 亚洲日韩久久精品中文字幕 | 色一情一乱一伦一区二区三区日本 | 婷婷丁香五月激情亚洲综合 | 一级A午夜福利免费区 | 久久久综合色88一本到鬼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