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報道引起相關部門重視——
核心提示
2011年10月,中心市區刺桐路兩側的非機動車道鋪設彩色瀝青,成為泉州首條彩色瀝青路面。深紅色的瀝青路面與旁邊的綠樹相映,讓城市多了一道景觀。但是,通行多年后,彩色瀝青傷痕累累,本報于2015年10月27日對此進行報道。當時,市政部門表示將研究方案,對破損路面進行修復。昨日記者從市政部門獲悉,刺桐路彩色瀝青路面已開始翻修,將采用彩漿封層新工藝,預計本月中旬完工。 □本報記者張曉明 文/圖
現狀 常遭車輛碾軋 路面脫瀝嚴重
去年10月26日,記者對整條刺桐路的兩側路面進行走訪,發現東側彩色瀝青路的多處路段面層出現脫粒,個別路面甚至露出底層,路面坑洼不平。其中,在刺桐路祥業花園公交站、泉秀街路口等路段破損較為嚴重。
對此,市市政工程管理處張主任表示,刺桐路彩色瀝青路面出現坑洼脫粒的現象已經存在很久,其并不是工程質量的問題,車輛碾軋是破損的主要原因。他解釋,刺桐路彩色瀝青路面的承載重量是按自行車道設計的,而小型汽車等車輛在上面行駛,無疑超過其負重,必然會導致彩色瀝青路面接連破損。市政部門在路口設置了阻車墩,但經常被人為挖掉,無法徹底制止車輛碾軋彩色瀝青路面。
進展 5處路段大翻修 提高道路承重力
本報報道引起市政部門的重視,當時市市政工程管理處就著手研究修復方案。由于彩色瀝青路與普通瀝青路面相比,其攤鋪要求更加細致,成本費用也更高。去年11月中旬,市市政工程管理處邀請上海一公司,研究在刺桐路上試點彩色瀝青封層道路工藝,提高道路的承重力。
為何不重鋪彩色瀝青?市市政工程管理處道路施工科沈科長表示,刺桐路彩色瀝青路已經通行4年多的時間,經過核查,確定5處破損嚴重的路段,翻修長度在1公里左右。在選擇翻修方案時,考慮到這種棕紅色的路面由于加工工藝、使用材料等方面的特殊性,如果使用的量不大,生產廠家不愿意提供。“彩漿封層采取機械噴涂或小型機械刮涂,施工相對簡單、方便,可以保證整個路面的施工質量,鋪筑的路面外觀更好,色彩更持久。”沈科長表示,經過此前的試點,此次選擇采用彩漿封層工藝,在保持原有彩色路面的基礎上,提高道路的承重力。
試點 彩漿通行3年 沒有脫瀝現象
為何采取彩漿封層工藝?沈科長介紹,彩漿封層是在彩色防滑路面鋪裝技術的基礎上開發出的稀漿薄層型彩色路面,相比彩色防滑鋪裝,該封層顏色更加鮮艷、亮麗、持久,與原面層的粘附性更好,強度、耐磨性更佳。彩漿封層主要由以復合樹脂乳液為主的液相與以顆粒狀集料、相應樹脂固化劑及粉狀填料為主的固相組成。常溫拌和后,采用常規的刮涂或噴涂工藝,直接鋪筑在穩定的瀝青路面或水泥混凝土等面層表面,并可根據景觀設計或交通的特殊要求設計各種亮麗色彩。
據了解,市政部門3年前就在新華南路選取了幾十米的路面進行試點。昨日下午,記者來到新華南路市政工程管理處大門的兩側,看到有兩塊十幾平方的彩色路面。記者發現,這兩塊路面上的彩色依然鮮艷,而且路面平整,沒有脫瀝現象。
1、本網站所登載之內容,不論原創或轉載,皆以傳播傳遞信息為主,不做任何商業用途。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它問題需要同本網聯系的,請在30日內進行。
2、本網原創之作品,歡迎有共同心聲者轉載分享,并請注明出處。
※ 有關作品版權事宜請聯系:0595-22128966 郵箱:admin#qzwhcy.com(替換#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