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全市“兩違”綜合治理工作緊緊圍繞省、市治違工作部署,深入開展“百日會戰”和“無違建”創建活動,“兩違”綜合治理各項工作扎實推進,有效遏制“兩違”蔓延勢頭。全市拆除“兩違”面積572.38萬平方米,完成年度目標任務154.7%,騰空土地面積810.37萬平方米。去年,全市各地狠抓節日拆違、主題拆違、重點拆違、專項拆違,治違拆違聲勢浩大。
□泉州網-東南早報記者 李心雨 通訊員 方向陽 實習生 陳穎 文/圖
強力拆除違建 治違聲勢浩大
各地強化“兩違”巡查監管,建立網格化巡查機制,堅持“露頭就打、出土就拆”,“兩違”蔓延勢頭得到有效遏制。全市組織集中拆違行動1897次,開展主題拆違141項。
一是狠抓節日拆違。節日期間,全市組織大型拆違行動近百場,拆除違法建設1580宗,面積39.56萬平方米。
二是狠抓主題拆違。各地把主題拆違與經濟建設有機結合起來,全市“百日會戰”期間,拆除“兩違”面積154.14萬平方米,完成年度目標任務41.69%。
三是狠抓重點拆違。以“四重點”、“五個部位” 、“六先拆”為基礎,全面推進各類重點拆違工作。鯉城區先后拆除了曾林社區汽教所、站前大道旁仁美山以及南迎賓大道前等影響重點規劃、重要交通干線的違建508宗23.93萬平方米。泉州開發區積極服務重點企業項目建設,及時拆除違建3000平方米,用于解決企業用地。
四是狠抓專項拆違。洛江區統籌推進惠女水庫整治,拆除違法畜養場所80個,面積8萬平方米;結合片區改造,拆除萬安街道“兩違”面積3萬平方米。泉港區開展腳手架專項拆除行動,凈化城市環境。
抓基礎建臺賬 推進“無違”創建
全市深入開展“無違建”創建活動。立足調查摸底,逐步推進分類處置,“無違建”創建活動有序開展。省、市“無違建”創建示范點摸底面積431.23萬平方米,占總摸底數51.89%。市、縣兩級高度重視“兩違”調查摸底工作,充分發揮鄉鎮(街道)、村(居)主體作用,積極摸清“兩違”底細,建立“一違一檔”臺賬,為分類處置提供基礎數據。去年全市摸底建檔11574宗。
全市確定泉港區為創建“無違建區”,鯉城區鯉中街道等12個鄉鎮、紅梅居委會等131個村(居)為“無違建”創建省級示范點,鯉城區江南街道等21個街道、西湖居委會等276個村(居)為“無違建”創建市級示范點。
同時,各地拆后土地利用開發比較到位。泉州臺商投資區拆除百崎湖湖東片區違建,改造為海絲藝術公園。晉江市紫帽鎮紫帽片區指揮部完成拆遷面積7558畝,其中用于項目建設的有1523.7畝,綠化11.99畝,平整土地3933.51畝,利用率為72.2%。南安市英都鎮拆除河道兩側簡易搭蓋后,通過綠化改造成休閑慢道,眉山鄉拆除妨礙項目建設的“六先拆”,作為公共綠化用地。
抓制度強措施 確保源頭治理
各縣(市、區)建立網格化巡查機制,實行分片包干、責任到人制度,及時制止新增“兩違”。泉港區紀委、監察局牽頭,成立7個督查組,實行“包鎮網格督察制度”,確保巡查監管到位。泉州臺商投資區、晉江市、永春縣強化重要地段設卡制度,及時切斷建材供應鏈,查扣各類車輛4500多部。惠安縣采取“一看二問三查”措施,開展事前摸底,泉州開發區盯緊責任區域、責任人員,進行事后跟蹤,鯉城區建立“三證并查”機制,及時凍結違規產權證辦理、登記、轉移等。
市、縣兩級制訂、修改特困戶、貧困戶、危房翻建等配套措施,結合石頭房改造,規范農村建房審批,不斷拓展疏導渠道,減少歷史存量,逐步解決歷史遺留問題。泉港區結合“兩違”整治,出臺個人建房管理措施,審批個人建房1681宗,居全市前列。石獅市對符合翻建的特困戶每戶最高給予25萬元的資金支持。德化縣根據違建性質給予適當補助,鼓勵自拆,緩解壓力。
1、本網站所登載之內容,不論原創或轉載,皆以傳播傳遞信息為主,不做任何商業用途。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它問題需要同本網聯系的,請在30日內進行。
2、本網原創之作品,歡迎有共同心聲者轉載分享,并請注明出處。
※ 有關作品版權事宜請聯系:0595-22128966 郵箱:admin#qzwhcy.com(替換#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