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場】
重大利好消息襲來 電動汽車前景被看好
昨天下午,海都記者來到泉州市區寶秀小區,找到一家純電動汽車銷售店門,只見店內停放著幾十輛純電動汽車。
老板張晞驊介紹,來泉州經營純電動汽車已四五年了,最近兩年來平均年售100多輛,都是符合國標能正常上牌的。“由于市場剛起步,大部分人對純電動汽車不熟悉,很多人還在觀望,不過已有一些環保意識強烈的年輕人來買,以老師、護士和公務員等上班族為主,一般都用于一二十公里的短途代步工具,也就是把電動自行車換成了電動汽車”。
“充電樁配套跟上來了,這對行業是重大利好,我們很看好市場前景。”張晞驊說,純電動汽車是零排放,節能環保,如果直接用三孔插座式慢充,每百公里成本只要5元左右,即使用成本稍高的快充也只要10多元,相比燒汽油節省多了,另外,購買電動汽車還享受國家和地方新能源補貼,免車輛購置稅和車船稅,自付費用比買普通汽車省多了,因此頗受年輕人的歡迎。
泉州純電動汽車 3年來已上牌780輛
海都記者從泉州市交警支隊了解到,從2013年3月14日首輛電動汽車上牌以來,至今共有780輛上牌了。上牌手續、流程等與普通汽車一樣,上的車牌也一樣,但前提是,首先應是合格的機動車輛,其次機動車應有合法的來歷證明,如購置機動車的正規發票證明等。另外,所購買的機動車輛型號、品牌應在國家工信部機動車登記目錄(即工信部《道路機動車輛生產企業及產品公告》)中可以查詢得到,按機動車管理,也需要辦強制險等保險。
由此,警方提醒市民在購買電動汽車前,應先查詢下上述工信部的公告,找不到的型號就不要買,買了也不能掛牌上路。
海都記者走訪了解到,在泉州市區有多家電動汽車4S店,不過有部分售賣的是不符合上述工信部《公告》的電動汽車,無法上牌,有的直接掛了“魯H”的車牌。交警部門人士提醒,這類車不能上路。
【聲音】
發展新能源汽車 政府可建租賃系統
對于泉州高速首批充電站的建成,車商張晞驊還有話說。“除了國家新能源補貼,電動汽車在自付購車金和運行成本上都有優勢,但充電樁布設點不足、維修保養4S點配套設施不足,成了電動汽車行業發展的兩只攔路虎,”他建議政府可借鑒先進城市的做法,“主動作為”。
“比如,在上海、杭州、深圳、廣州、成都等城市,已經開始由政府來主導建設電動汽車租賃工程,就像公共自行車租賃一樣,可通借通還,這是比較理想的模式,可一下子鋪開并實行規模化經營。有的城市甚至對電動汽車實行減免過橋費、停車費等,并大規模應用于公交、出租車、通勤車、公務車等領域。”
據了解,在省內,廈門走在最前面,早在2009年,國家四部委就共同啟動了“十城千輛節能與新能源汽車示范推廣應用工程”,廈門成為首批試點城市之一,并計劃到2020年,島內公務用車實現電動汽車100%全覆蓋。
1、本網站所登載之內容,不論原創或轉載,皆以傳播傳遞信息為主,不做任何商業用途。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它問題需要同本網聯系的,請在30日內進行。
2、本網原創之作品,歡迎有共同心聲者轉載分享,并請注明出處。
※ 有關作品版權事宜請聯系:0595-22128966 郵箱:admin#qzwhcy.com(替換#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