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期執行:郭慧杰 郭子芳 莊建平
我旅居海外多年,走過了幾十個國家,曾在巴西、美國呆了17年,也曾深入神秘的印第安部落和亞馬遜流域。這么多年來,我創作的每一幅畫都離不開足下的題材,中外的經歷映射其中,我的作品風格也受到了中西文化的共同影響。
一個畫家只有把自己的思想,把自己對社會和生活的認識融進畫中,作品才不會太淺薄,才會給觀眾呈現一種享受,提供一個聯想空間。在我看來,創作過程中,有畫家引導觀者的成分,也有畫家提煉生活的技巧。其實,藝術就是把生活中美的東西、感人的東西抽出來給大家看。
來泉州幾天,我了解到這里是歷史文化名城、“東亞文化之都”、古代“海上絲綢之路”的起點城市,又是聯合國教科文組織設立的世界多元文化展示中心,十分了不起。短短幾天,我參觀了開元寺及寺內的弘一法師紀念館、府文廟、崇武石雕工藝博覽園、張坂上塘雕藝街、海上絲綢之路藝術園·亞洲園等地,并特地去德化欣賞德化陶瓷。未來,借助“海上絲綢之路”起點城市以及“東亞文化之都”等先天、后天優勢,泉州文化和藝術的發展將大有可為。
畫家眼中的美沒有國界、種族的障礙,只有游走了、經歷了,才可以滿載而歸。泉州石雕、木雕的藝術價值還處于低估值期,未來的發展還有很大的提升空間。藝術沒有國界,泉州的雕藝作品要為外國人所接受,泉州的雕藝大師必須多走出國門,多和國外藝術家交流,用世界性的眼光、思維、藝術語言來闡述泉州的石雕和木雕,才能讓世界認識泉州雕藝,從而重視它所蘊含的藝術價值。我有個建議,泉州的雕藝大師可以嘗試和國外的藝術家合作,把藝術家的靈感、創意和自身的雕刻技藝相結合,多用中國的藝術語言講講國外的故事,或是用國外的藝術語言講講中國的故事,或許會有意想不到的發展成效。
在這之前,我已經到北京、河南、山東、廣西、武漢等多個城市的文化基地考察,最終泉州多元的文化體系以及文化的完整性讓我選擇留在這里。這次來泉州,我受聘成為派頓文化藝術中心藝術總監。接下來,我初步設想在藝術中心成立連環畫工作室,在全國招募青年畫家,研究國內外傳統原著,培養一批優秀的畫師。
畫連環畫,對畫家訓練造型和構圖能力有好處。但凡有些名氣的畫家,大多認真畫過連環畫,我自己先后連著畫了十幾本連環畫。這樣不只是訓練作畫技巧,也是在鍛煉畫家的思考能力,一個是感覺、一個是理性,都要得到鍛煉。同時,創作連環畫也需要有一定的文學修養,否則就沒有太多的內涵。這也能提升畫家的文化涵養。
未來,希望乘著“一帶一路”的發展東風,借著泉州這個文化藝術中心的平臺,把“一帶一路”沿線各國的歷史文化、藝術種類聯系起來,通過舉辦國內外畫展、學術交流等活動,多種形式弘揚中國文化,把泉州的文化乃至中國的文化推向世界。
人物簡介
韋智仁,中國美術家協會會員,旅美職業畫家,版畫和連環畫亦有研究,現為俄中友協文化教育基金會藝術顧問、國際中國書畫促進會顧問、美國博藝美術研究中心藝術總監,作品被中外多家藝術館和文化機構收藏。近日到訪泉州。
1、本網站所登載之內容,不論原創或轉載,皆以傳播傳遞信息為主,不做任何商業用途。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它問題需要同本網聯系的,請在30日內進行。
2、本網原創之作品,歡迎有共同心聲者轉載分享,并請注明出處。
※ 有關作品版權事宜請聯系:0595-22128966 郵箱:admin#qzwhcy.com(替換#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