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年初是獻血淡季,部分獻血志愿者已返鄉
閩南網1月17日訊 2016年“熱血送暖 為生命接力”無償獻血月活動于昨日正式啟動,“年初的獻血淡季到了,以醫生護士們打頭陣,呼吁更多人加入無償獻血。”未來的一個月里,省直屬及駐泉醫療衛生單位的2099名醫護人員將參與無償獻血。
昨天上午,泉州市中醫院的醫護人員參與無償獻血
首位獻血者才90多斤 有人因獻血曾吵過架
昨日上午,泉州市中醫院的醫生護士,走進體檢中心開始獻血。護士小花(化名),沒有上班,她是特意趕過來獻血的。按照獻血條件,女性獻血體重必須大于90斤。小花自告奮勇地說:“我有90多斤,身體素質好,獻點血更健康。”
一旁的坐椅上,不同科室的醫生和護士陸續獻血,有的獻了200毫升,有的獻了400毫升,還拿起手機自拍,紀念獻血畫面。一名男醫生,不到10分鐘獻血完畢,小花速度有點慢,第三個完成獻血。
除了泉州市中醫院外,接下來,泉州市區的其他醫療衛生單位將陸續開展獻血活動。
獻血志愿者陳先生是個愛心專業戶,他告訴記者,妻子支持他獻血,但如果要獻血小板,就極力反對。陳先生目前已獻過6次全血,每次400毫升。上個月,他看到海都報報道后,想去獻血小板,竟和老婆大吵了一架。“她說聽人家講,獻血小板不好,說有認識的醫生不建議獻血小板。”陳先生說,原本當天要去獻血小板,吵架壞了心情,他第二天才去。
獻血19年達2.6萬多人次 醫生重申科學獻血更健康
據泉州市中心血站的工作人員介紹,從1996年起,泉州市區醫療衛生單位每年舉行“千人獻血迎新年”活動,累計至2015年,醫護人員獻血人次達26000多人次,獻血量達5220000毫升。
但如陳先生所說,至今仍有很多人對獻血和獻血小板存在偏見。泉州市中心血站機采室的工作人員也提到,他們也遇到過一些志愿者結婚后,因家人反對就不來獻血了。還有一些瞞著家里人,獲得的獻血證書,叮囑不能往家里寄。目前,年關將至,因為一些獻血志愿者返鄉,血液科的工作非常緊張,目前,一些醫生只要不是工作太忙,時常會來獻血緩壓。
對于傳統觀念中對于獻血的畏懼感,福建醫科大學附屬第二醫院免疫血液內科主任醫師潘敬新解釋說,人的血液,占體重的7%左右,50公斤的人大概有3500毫升血液。按照紅細胞的更新來看,獻200毫升的血,只要2天半恢復,獻400毫升要5天。白細胞的壽命是5至7天,血小板是7至11天,每天都在更新。
潘醫生說,獻血對造血功能和人體沒有損害,還可促使新陳代謝,從一定程度上利于造血。獻血小板是通過機器單采,只提取血小板,其他成分再回到體內,對蛋白質等成分的損傷更小。根據血小板的生長機制,人體每天有10%的血小板更新,一個治療量的血小板是體內血小板的五分之一。獻血小板后,體內儲備的血小板會立馬補充,不影響止血凝血功能。
潘敬新呼吁,希望廣大市民客觀科學理解血液捐獻,健康有愛心的人,能積極參與無償獻血,為生命接力。(海都記者 林莉莉 通訊員 許藝斌 文/圖)
1、本網站所登載之內容,不論原創或轉載,皆以傳播傳遞信息為主,不做任何商業用途。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它問題需要同本網聯系的,請在30日內進行。
2、本網原創之作品,歡迎有共同心聲者轉載分享,并請注明出處。
※ 有關作品版權事宜請聯系:0595-22128966 郵箱:admin#qzwhcy.com(替換#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