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門回應】
豐澤區已動工治理黑臭水體
對莊任社區水塘,豐澤區交通和市政公用事業管理局工程建設股股長朱祖星表示,該黑臭水體主要源頭為社區污水,只要切斷源頭,即可徹底改變黑臭水體面貌。去年7月已完成清淤設計圖紙,準備做排水管道將源頭污水接入北渠兩側截污管道,并排入市政管網,隨后進行淤泥清理。豐澤區政府為此工程投入約531萬元,預計今年9月完工。
朱祖星介紹,潯美渠污水原因主要是淤泥長期淤積,導致沿線市政道路排水不暢,目前正根據市規劃設計研究院的清淤施工圖進行施工,將對10米寬的渠道下挖1米,治理長度4.1公里,投資500萬元,工程去年10月就已開始,春節前可完工。
相比之下,鯉城區權屬南北二路渠的治理難度較大。鯉城區交通和市政公用事業管理局工程建設股股長陳少顏告訴海都記者,鯉城區渠道采用屬地管理,南北二路渠上游和下游分屬金龍街道和常泰街道管理,而該局管理的南北二路渠附近市政雨污管道分流正常。目前水體黑臭原因是該渠與相連的南低渠水位持平,幾乎沒有落差,導致該水渠的水無法往南低渠流動,目前上游的金龍街道已采取部分截污,但效果并不明顯。
對泉港郭厝溪峰尾段黑臭水體問題,昨天,海都記者致電泉港環保局,相關負責人表示,主要由市政公用事業管理處牽頭,環保局協作處理,治理方案是否出來,需進一步了解。
【案例回訪】
百源川池“空氣都是香的”
有關市區黑臭水問題,本報多年來持續關注,已經改造的百源川池和繁榮渠,就是兩個案例。
百源川池在泉州中心城區屬于八卦溝排水系統的一部分,由于進水依賴小八卦溝反流進入放生池,再流入百源川池,與出水共用一口,水質常季節性惡化。2008年開始,本報持續關注百源川池水體黑臭問題,引起社會廣泛關注;2009年,改善百源川池水體環境的換水改造工程,列入城建建設項目,經專家論證,最終確定“從八卦溝引水,穿過文廟廣場入池,再排入八卦溝”方案,并于2011年初完成此自動循環換水工程建設。
昨日中午,海都記者實地回訪百源川池,發現如今水質較為清澈,未見大量漂浮垃圾,附近小賣部的老板謝先生說,改造前百源川池的水質讓經過的人都掩鼻而過,“如今空氣都是香的”。
2013年初,本報連續報道霞洲引港入江口上游繁榮渠的黑臭問題。當年5月30日,繁榮渠引水口重建工程完工,掐斷源頭玉田渠的渠水,引晉江水灌洗繁榮渠,當年“換血”后的繁榮渠明顯變清。不過,昨日下午記者回訪當年報道點之一的后厝美三王府廟旁段卻發現,以一座小橋為界,北邊水質清澈,有新砌堤岸,而五六米遠的橋南邊則有淤泥堆積,水體呈灰綠色,老舊石堤下的淤泥上長出厚厚的青苔。周邊居民稱,每年水量少時,還經常會散發出惡臭。
1、本網站所登載之內容,不論原創或轉載,皆以傳播傳遞信息為主,不做任何商業用途。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它問題需要同本網聯系的,請在30日內進行。
2、本網原創之作品,歡迎有共同心聲者轉載分享,并請注明出處。
※ 有關作品版權事宜請聯系:0595-22128966 郵箱:admin#qzwhcy.com(替換#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