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位置: 首頁 »綜合»正文

老廈門人怎么過大年? 親情是最好的“年味”

http://www.merchenaries.com【泉州經濟網】2016-01-31

這里有最熱鬧的年俗:尾牙 圍爐 祭天公

這里有最難忘的年味:發糕 龜粿 長年菜

這里有最鄉土的年戲:南音 褒歌 踩高蹺

 

1

 

 

在八市,主婦們忙著采購傳統年貨,準備紅紅火火過新年。

 

在八市,主婦們忙著采購傳統年貨,準備紅紅火火過新年。

 

豐盛的閩南傳統年夜飯。(資料圖)

 

豐盛的閩南傳統年夜飯。(資料圖)

今天是農歷臘月二十二,按理說,從本周一,也就是農歷臘月十六,做完“尾牙”,廈門人就已經開始“過年”了。在傳統閩南,年味可以彌漫一個月。

今天,我們請來本地民俗專家,為您介紹最純正的廈門過年習俗,讓年長的人喚起兒時的美好記憶,讓年幼的人感受地道的閩南民俗氣質。

“準備:

“尾牙”除塵辦年貨

在廈禾路經營快餐店的陳老板,每年農歷臘月十六的“固定節目”,就是請全體員工“尾牙”吃飯,然后發紅包。

平時,閩臺地區的不少民眾都會在農歷每月的初二、十六祭祀土地公,尤其是生意人和農民更為注重,俗稱“做牙”。十二月十六是一年中的最后一次“做牙”,稱為“尾牙”,是一年中最隆重的。傳統的“尾牙宴”上,老板會以“雞頭魚尾”方式來決定明年的辭退人員,因此又有“雞頭相對,伙計走開”的儀式,這是老板要“炒魷魚”的婉轉手法。

再過兩天,就是農歷臘月二十四“送神日”。閩南有句諺語:送神風、接神雨。意思是,臘月二十四,家家戶戶恭送灶王爺上天“言好事”,這天的天氣有風,就是“一路順風”;正月初四迎接灶王爺下凡,如果有雨,則昭示來年風調雨順。

前幾日,記者到本土著名文史專家、市民俗學會名譽會長洪卜仁家中采訪時,他家里還沒開始準備過年。洪老說,按照廈門舊俗,只有到臘月二十四送走家里供的“灶王君”等神后,才能百無禁忌放心做衛生,形成“送神”與“除塵”習俗。

之后的幾天,就要開始置辦年貨了,大包小包拎回家,喝杯茶,喘口氣,便卷起袖子,開始打掃家里。

“重頭戲”:

除夕“圍爐”初一拜年

除夕,閩臺兩岸都稱為“年暝”、“二九暝”(即使這天是農歷臘月三十,人們也習慣稱為“二九暝”,今年臘月是小月,這個除夕是貨真價實的“廿九暝”)或“年兜”。

“一年一度的年夜飯可馬虎不得,要及早備好料。”黃阿姨是住在中山路的老廈門,對于傳統年俗,她的重點是“不能省”。除夕中午12點前,黃阿姨一家會將各種葷素菜肴擺滿一桌,燒紙錢祭祖。最忙的還是晚餐。這一天的飯菜雖比不過“滿漢全席”,不過也有十幾道菜。

廈門本地,家家戶戶都重視圍爐,或在家里烹飪,或到餐廳訂上一桌。圍爐吃年夜飯,預示來年全家團團圓圓。除夕夜,本地人除了貼春聯,房門兩側還要擱置兩株圈貼紅紙的連根甘蔗,叫“門蔗”。此外,廳堂中案桌擺有隔年飯、長年菜、發糕,并插上用紅、黃兩紙扎的“春花”,寓意飯菜長年豐足,吉祥發財。年夜飯后就是守歲,在臺灣,“守歲”也叫“長壽夜”,象征晚輩祝愿父母長壽。

正月初一,大早即起,在爆竹聲中迎春接福,換上新裝開始走親訪友,相互拜年祝福。正月初二是“女婿日”、正月初三“不登門拜年”、正月初四“接神日”、正月初五“送窮”,正月初八要準備初九凌晨“拜天公”。

過大年,看社戲、踩高蹺、南音等閩南傳統節目,無不充滿了濃厚的鄉土氣息。洪老說,與廈門一衣帶水的臺灣,由于歷史文化、親緣血緣、生活習俗等方面與閩南地區一脈傳承,所以臺灣的年兜和春節習俗,與閩南地區特別是廈門大同小異。

“壓軸戲”:

元宵賞花燈聽褒歌

作為閩南過年的“壓軸戲”,以“上元”為尾聲。本地有句土話為:“吃下上元丸,親像安心丸”。意思是只有過了上元節,人們過年的心境才能安定下來,重新開始一年的勞作。上元之夜往往要鬧花燈,有街景燈會,熱鬧非凡,父母往往要帶著孩子提燈上街參與熱鬧,同時也欣賞街上的燈展。同安蓮花鎮小坪村的“褒歌比賽”,則已成為當地元宵節的固定盛事,吸引遠近的人們前來欣賞。

記者手記>>

親情是最好的“年味”

有人說,最傳統的春節,遺落在異國的唐人街;還有人說,最地道的年味,在各個偏遠少數民族村落里閃耀。

每年臨近除夕,廈門幾乎都會變成一座“空城”。兒時的“年味”,感覺一年年淡去。今年88歲高齡的洪卜仁老先生說,過去拜年,晚輩一定要到長輩家里。而如今,不少人就是打打電話、發發短信,不免讓長輩有些心酸。“有些傳統我們還是要堅守。”

年味變淡,有一定的必然性,畢竟傳統年俗是農耕時代的產物。“變”是永恒的主題,過年習俗也應該與時俱進,其實,不論形式發生怎樣的變化,親情的內核一定要一直包含其中,這才是最美好的“年味”。

鏈接>>

這些本地年俗

您知道嗎?

“討彩頭”

春節前的八市,比平時更熱鬧。發糕、紅龜粿等含有美好寓意的美食,是廈門人“年貨筐”里必不可少的。

進入臘月,年貨就已經開始準備了,臘月中旬以后,各大商場、超市、市場總是人擠人。廈門人辦年貨,種類很多。春聯、窗花、祭祀用品等必不可少,蜜餞、水果、炸物等也要備齊。

圍爐的飯桌上,有幾樣食物是不能少的。白蘿卜,閩南話發音為“菜頭”其諧音“(好)彩頭”;豆腐,閩南話諧音“斗富”,即豐裕富足之意;發菜寓意“發財”、韭菜寓意“年壽長久”、魚寓意“年年有余”;“紅龜粿”(一種用刻有烏龜形狀的木模壓制而成的年糕)取益壽延年之意,都是為了在新的一年討個好彩頭。還要吃血蚶,閩南話說“蚶殼錢大賺錢”,這與古時以貝殼為貨幣有關。

“添碗筷”

吃年夜飯時,一定要“添碗筷”。由于廈門的地緣特色,歷史上許多人過臺灣下南洋,回廈門過年要漂洋過海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因此總是有些人不能回來,而這時家里面仍然要為他留一個位置放一副碗筷,以表示人未回,心已回。

“拜天公”

在廈門,過年有個雷打不動的約定:初九拜天公。正月初九,是玉皇大帝誕辰,對老廈門人來說,這可是一件不亞于除夕的大事。一般,初八晚上祭拜儀式就開始了,桌子圍上繡得很漂亮的桌圍,點上香燭、擺上各式祭品和鮮花,紅龜粿和發糕是必須的預示長壽、發財。全家從大到小每個人都要給“天公”上香,表達對天地自然的感恩和敬畏。祭拜儀式一直延續到初九清晨,“燒天公金”后儀式結束。(記者 陳冬 盧志明王火炎)

來 源:閩南網 責任編輯:張金環
泉州經濟網建設聲明:

1、本網站所登載之內容,不論原創或轉載,皆以傳播傳遞信息為主,不做任何商業用途。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它問題需要同本網聯系的,請在30日內進行。
2、本網原創之作品,歡迎有共同心聲者轉載分享,并請注明出處。
※ 有關作品版權事宜請聯系:0595-22128966 郵箱:admin#qzwhcy.com(替換#為@)

另类国产ts人妖视频网站,狼人香蕉香蕉在线28,日本第一福利片在线观看中文,欧美在线视频一区
一本色道久久综合亚洲精品 | 香港三级日本三级三级中文字 | 人人做人人爱在碰一区三区 | 久久免费视频二区 | 在线白嫩萝福利莉视频动漫 | 中文字幕成线人熟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