泉州圓夢義工服務中心首創
公益慈善超市 讓善款良性循環
核心提示
昨日,永春縣石鼓鎮石鼓大橋旁邊一家超市內,客人絡繹不絕,人們好奇于這家超市特殊的運作方式——公益慈善超市。
這家公益慈善超市有別于只向困難群體售賣產品的愛心超市,而是通過超市盈利“造血”,反哺公益事業。據稱,這樣的公益慈善超市在泉州尚屬首創。 □本報記者 廖培煌 實習生 劉立峰 文/圖
籌辦慈善超市 利潤捐助公益
昨日上午,市民杜先生途經永春縣石鼓大橋紅綠燈附近時,看到一家店鋪的招牌有點不同,掛著“永春圓夢公益慈善超市”。超市內外圍滿人,10多名穿著藍色馬甲的義工正忙碌著。
原來,這家超市剛開張。“超市的盈利將用來做慈善,捐助給貧困學子、困難群體。”多名義工向杜先生介紹。這讓他很詫異,怎么有這樣的超市?
泉州圓夢義工服務中心永春服務隊副隊長陳偉義及義工陳偉禮、鄭建生介紹,服務隊是泉州圓夢義工服務中心下轄機構,2015年正式成立以來,在永春開展許多公益項目。目前,服務隊有200多名成員。一直以來,服務隊用以幫扶的資金一部分來自于社會熱心人士的捐助,更多的是義工們自己的捐款。“如何做更多的事,資金從哪里來?”泉州圓夢義工服務中心主任林志偉說,如果有源源不斷的資金,他們就可以做更多善事。
經過策劃,今年1月1日,位于永春縣西菜市場附近的永春圓夢慈善超市開業。這是永春乃至泉州的第一家將盈利捐出都用于公益的慈善超市。
義工捐出店面 輪流擔任店員
據介紹,80多平方米的店面,是義工王小龍捐出來的,不收取分文租金。柜臺、收銀機等設備,是服務中心、義工們及愛心人士捐款購買的。至于超市銷售的產品,如大米、糧油及其他日用品,多數是批發商先行鋪貨,賣完再結算,有些甚至是廠家捐獻的。
超市聘請一名殘疾人當店長,負責收銀,而進貨等工作,則由服務隊的一二十名義工完成,大家輪值排班。因為超市的公益性質,從批發商進到的貨物大多能享受優惠,售價也更便宜。義工們在超市設立了“愛心柜臺”,只要憑殘疾、低保等相關證件,可以在柜臺購買到比市價低廉的糧米、油、洗滌用品等。
或許有人擔心超市的盈利是否全部用以公益事業。為此,服務隊聘請了永春縣委多位離退休干部擔任監督員,每天的進貨、銷售情況都進行登記,每月、每季度公布收支情況,由義工及社會各界人士監督。
記者了解到,自開業以來,扣除店長的工資及水電等成本,超市已盈利5000多元。
循環造血盈利 資助困難群體
昨日下午,來自永春各鄉鎮的20名貧困學子,從義工們手中領到300元的助學金及春節禮包。這些錢,就是來自于超市的盈利。
在第一家慈善超市投入運營的同時,義工們又在忙著籌劃第二家公益慈善超市。義工林雅君的家在永春縣石鼓大橋旁邊紅綠燈處,這里交通便利,商貿繁華。她家110平方米的店面每年租金有2萬多元,為了開第二家超市,她將店面免費出租。
有了第一家公益慈善超市的運營,義工們更得心應手。進貨、擺柜、標價碼等環節都井井有條。值得一提的是,這家慈善超市除了設立“愛心柜臺”外,還騰出一間房,作為“防家暴庇護所”,用以接納、幫助受到家暴的婦女、兒童。
“公益慈善超市,不僅可以實現‘造血’,獲得穩定收入用以支持公益,還可以吸引更多人關注公益慈善事業,加入到公益慈善隊伍中。”林志偉說
在義工們的心中,他們已然有將慈善超市開到泉州更多地方的美好愿景。
1、本網站所登載之內容,不論原創或轉載,皆以傳播傳遞信息為主,不做任何商業用途。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它問題需要同本網聯系的,請在30日內進行。
2、本網原創之作品,歡迎有共同心聲者轉載分享,并請注明出處。
※ 有關作品版權事宜請聯系:0595-22128966 郵箱:admin#qzwhcy.com(替換#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