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提示
小巷深處,紅磚古厝,清幽別致的小院里,流淌著舒緩的音樂,南來北往的客人悠然自得,品茶讀書,談風論物,品味泉州古韻,體驗原汁原味的地方文化。這些藏在老街巷里的泉州特色民宿,在元宵節期間,頗受來自國內外各地游客的青睞。 □本報記者 王金植 陳曉東 文/圖
走訪
慕名來文都 偏愛住民宿
昨天上午,記者來到位于華僑新村的一客棧,剛好碰到旅客尤先生,他正要出去逛一逛泉州古城。尤先生告訴記者,他來自江蘇,此前聽聞泉州的元宵節很熱鬧,特別是各式各樣的花燈絢爛奪目,便決定來這里過元宵。至于為何選擇民宿,他說,住在民宿里比較自由,大都是年輕人,聚在一起聊天。
除了賞燈,還有一些是來看泉州戲曲。元宵期間,高甲戲、梨園戲、提線木偶戲等節目輪番上陣,引來了不少外地戲迷前來觀看。昨日,在市區新門街的一家青年旅舍,記者見到了來自天津的盧小姐。她告訴記者,泉州是個戲窩子,在這里,有宋元南戲梨園戲、千年雅樂南音、木偶戲、高甲戲、打城戲,很多都保留了千百年前的形態,讓她流連忘返。
市區金洲街一家咖啡客棧的掌柜告訴記者,住這里的旅客大多是來泉州看戲的,多數是老顧客,有的一年會來好多次。“大多數住宿的游客都是沖著老泉州文化而來的,還有很多外國的朋友也都住在這里,有的一住就是兩三個月,都和我們成好朋友了。”西街舊館驛青年客棧鄭掌柜說,游客白天出去游玩,晚上回來聚在天井里一邊泡茶聊天,一邊分享從街上帶回來的泉州小吃。
數據
閩南味引人 入住超5成
近年來,深度旅游逐漸成為一種流行的休閑生活方式。歷史文化名城的“文都”泉州,也吸引了越來越多的“窮游”族、背包客。充滿歷史、生活氣息又經濟實惠的民宿,則成了接待這一游客群的重要載體,成了打開古城泉州的一扇門,把海納百川的閩南文化特質淋漓盡致地展示出來。
據介紹,目前泉州市區有民宿10多家,能提供的房間以6至8間居多,床位最多的一家同時能容納四五十人。這些民宿多在小巷深處,依照古大厝的格局,進行簡易地裝修,以實惠的價格、溫馨的氛圍、古色古香的味道吸引著游客。
“今年春節天天爆滿,元宵也是客滿。”西街舊館驛青年客棧鄭掌柜說,元宵過后,旅客回落,才會有床位。要感受最閩南的文化氛圍,就要到西街了,因此西街上的民宿尤其受到游客的青睞。春節至元宵節期間,這些民宿是很多驢友、背包客、騎行客住宿的首選。
據悉,元宵節期間,除西街兩家客滿之外,其他的民宿入住率也多有五六成左右。各縣(市、區)也有一些民宿,在元宵節期間同樣受到游客的青睞。
聲音
享靜謐時光 看千年古城
花燈爭艷,鳳簫聲動、玉壺光轉,泉州民俗文化的光華借由一盞盞花燈,撒播在四面八方游客的心中,讓他們久久不能忘懷。他們圍坐在古城靜謐的民宿,淘著時光的碎片,回想古城千年。
位于西街舊館驛附近的一家小客棧,如不細心,很難找到。這是一座兩層高的房子,走進客棧,中庭天井很小,只能擺下幾張低矮的竹桌椅。天井旁有個小書房,幾個旅客正圍坐在一起聊天。
這幾天住在具有閩南建筑特色的民宿,讓廣州的吳先生十分留戀。紅筒瓦、紅磚封壁的閩南古民居,屋頂上點綴著的俏皮燕尾脊;屋檐下是小小的庭院,古樸的竹椅竹凳旁邊圍坐著來往四方客;屋子里放著古老的閩南眠床;閑暇時還可以爬上屋頂眺望東西塔……細數這些發現,他難掩喜悅之情。
“住進這座民宅,仿佛穿梭時光,回到古代。”旅客陳先生說,住在這個小客棧里,和熟知泉州掌故的年輕客棧守夜人聊天,看連綿不斷的紅屋頂延伸到天際,你會想:在泉州,這樣一面與時俱進,一面又保留著古老純樸的城市,真的難得。“愛與不愛,都顯得那么真實。”說到這,陳先生望著遠方,眼神有些陶醉了。
在西街舊館驛的這家客棧,有一堵貼滿留言條的墻,記者看到一位名叫盛桂明的客人這樣寫道:“這里,讓我感受到豐富的人文氣息,它沒有現代都市賓館的堂皇,卻真實再現了人與居住環境的和諧。它沒有現代都市的喧囂,一切都那么清凈,讓我早晨醒來貪婪地聆聽自己的呼吸和心跳。舊館驛雖小,人雖不多,卻能讓我體會到家的溫暖,自由地呼吸,拼命地享受這種難得的時光。我喜歡這里,喜歡這種感覺。”
1、本網站所登載之內容,不論原創或轉載,皆以傳播傳遞信息為主,不做任何商業用途。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它問題需要同本網聯系的,請在30日內進行。
2、本網原創之作品,歡迎有共同心聲者轉載分享,并請注明出處。
※ 有關作品版權事宜請聯系:0595-22128966 郵箱:admin#qzwhcy.com(替換#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