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都來侃
熱門話題 #網絡謠言#
閩南網2月27日訊 泉州人民醫院孕婦感染H7N9死亡?假的!散布該謠言的30歲男子唐某已被行政拘留。
泉州網警介紹,唐某于1986年出生,是泉州一知名酒店的廚師。唐某交代,在微博上看到有人傳“廈門人民醫院孕婦感染H7N9死亡”,不明真假,想博眼球讓大家來關注,就把廈門改成泉州,其他內容照搬照抄。
據統計,2015年泉州網警共發現并處置了51起本地網絡謠言,依法對7位網民進行治安處罰。本地謠言有3個特點,1.多是關于搶小孩、偷小孩的;2.涉恐謠言明顯增多;3.微信已成為各類謠言傳播擴散的主要載體。
權威發布一旦跟不上,謠言就會滿天飛。這年頭,想偷個懶放個松刷個朋友圈也不容易,謠言挾裹著段子,花樣百出、源源不斷——吃豬血鴨血能除霾、2016年元旦開始執行新交規、小孩發熱服用布洛芬致死、地暖有輻射、狂犬病潛伏期長達15到20年、小龍蝦重金屬超標……你還在被這些謠言忽悠嗎?謠言有什么特征?發布謠言的后果是什么?
#微榜單#
2015年度泉州地區十大網絡謠言
1.石獅一家34口滅門慘案;時間:2015年1月10日
2.惠安東嶺三個孩子被偷;時間:2015年1月20日
3.泉州發生槍戰;時間:2015年1月25日
4.新疆東突分子預謀元宵節在福建搞爆炸事件;時間:2015年3月2日
5.漳州古雷PX爆炸,有毒氣體將隨東北風吹向晉江;時間:2015年4月6日
6.又有個孩子在晉江萬達附近走丟;時間:2015年4月7日
7.晉江機場飛機降落時墜毀起火;時間:2015年4月15日
8.石獅蚶江人販子偷小孩被抓;時間:2015年6月28日
9.晉江陳埭江頭村一男子被挖內臟遇害;時間:2015年7月11日
10.南安保福嶺隧道發生爆炸;時間:2015年9月29日
(泉州市公安局網安支隊發布)
#熱謠言#
搶救中醫院小伙
在搜索引擎上輸入“中醫院小伙+辟謠”,相關鏈接有239000多條。
一張躺在病床上鼻孔插管的小伙照片,配文:“這個小伙20歲左右,顱內出血生命垂危,倒在路邊,現在在中醫院搶救,急需家屬簽字,有認識的沒?轉發下。”在微信、微博中,它被訛傳為數十個不同地域的版本。
“如果我們身邊真有了這樣的情況,通過網絡尋找家屬簽字手術靠譜嗎?”記者就此請教一位醫務工作者。“一般送入醫院的危重病號如果暫時找不到家屬,醫院會報警,通過警方幫忙查找。如果患者急需手術,而當時又在昏迷中,醫院也會啟動應急程序,不一定非要等病人家屬簽字才做手術。”
張靜杰在找孩子
“今天上午,一個三歲多小女孩在泉州錦繡花園小區附近被人抱走,小女孩能說出她爸爸的手機號碼,能簡單對話。小區監控顯示,孩子是被一個四十多歲男人抱走的。孩子的家長現在都急瘋了,有知情者請告之,萬分感謝。聯系人:張靜杰13930886687。必有重謝!10萬元。”
類似的消息在合肥、南京、哈爾濱等地也曾出現,均被辟謠。該電話號碼13930886687機主姓郝,是河北保定人,并不認識張靜杰,家中也沒有丟失孩子。自從這則消息出現,他的手機一直響個不停,可能是惡作劇,已嚴重影響正常生活。雖然各地警方不斷辟謠,但每隔一段時間仍被不明真相的群眾大量轉發。
白婭倩丟準考證
“有人撿到一個高考準考證,誰認識通知下,別耽誤了高考大事。白婭倩 考點一中 考場013 座號11 準考證號204101311,請大家幫忙互相轉發,別耽誤了孩子高考!聯系電話1593507××××。(求擴散)請圈內好友轉發,幫幫這孩子!”
不管辟謠多少遍,每年高考前,這位白同學都得在全國人民的朋友圈里丟準考證。白婭倩的學校,在廈門是廈門一中,在泉州是泉州一中,謠言傳到哪個城市,白婭倩就成了這所城市一中的學生。
據報道,真正的白婭倩系甘肅慶陽一中2013屆考生,當年高考前兩日也確實丟過準考證,但很快被找回。這則信息被詐騙者利用,其中的電話極有可能是吸費電話。
#謠出沒#
盛產謠言的四大暖池
一、主要涉及網民普遍關心的兒童安全、食品安全、出行安全等領域;
二、普遍利用“砍人”、“致死”、“偷小孩”等吸引眼球的標題和照片達到引人關注的目的;
三、經常用“某地檢驗檢疫局公布”、“某權威媒體曝光”、“公安部凌晨發布”等“權威信息渠道”進行包裝;
四、使用移花接木的照片渲染事件細節,以此來引發公眾的恐慌情緒。
#漲姿勢#
如何快速辨別謠言
一、是否是老帖。這類謠言具有重復性,一些陳年舊帖隔一段時間就會被不同的人稍加修改更換個地點后再次傳播。
二、當消息里沒有明確地址、沒有聯系方式的,多為假消息;有聯系方式的,可以用電話號或關鍵詞到網絡上搜索。
三、關注當地警方微博、微信賬號。警方會發布最新涉及本地的辟謠信息,網友也可以通過微博私信、或者直接發送信息到微信公眾號進行詢問和舉報。
四、關注本報官方微信“海峽都市報大泉州”、官方微博“海峽都市報閩南版”,當無法確定消息是真是假,找海都,我們幫您咨詢專業人士和權威發布方。
#看刑法#
朋友圈傳謠最高判7年
2015年11月1日,《刑法修正案(九)》正式實施。編造虛假的險情、疫情、災情、警情,在信息網絡或者其他媒體上傳播,或者明知是上述虛假信息,故意在信息網絡或者其他媒體上傳播,嚴重擾亂社會秩序的,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造成嚴重后果的,處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
#再深讀#
海都深讀第十三期
真假朋友圈
如何識別真假朋友圈?只要三個字:求真相。
無論什么新聞事件,上網去查,找正規的報道,找正規傳媒單位的公眾號、政務公眾號、認證微博和官網;推廣內容中出現引導性鏈接、地址、電話等,還有帶有夸張、貶低別人的信息,要留個心眼。網絡只是人心的鏡子,有什么樣的網友就有什么樣的朋友圈;社會現實決定閱讀習慣,并非只是運營者或監管的問題。(海都記者 韓婧 綜合 華商報 新華網)
1、本網站所登載之內容,不論原創或轉載,皆以傳播傳遞信息為主,不做任何商業用途。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它問題需要同本網聯系的,請在30日內進行。
2、本網原創之作品,歡迎有共同心聲者轉載分享,并請注明出處。
※ 有關作品版權事宜請聯系:0595-22128966 郵箱:admin#qzwhcy.com(替換#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