閩南網3月1日訊 泉州市區東海蟳埔海邊,海風烈烈,一艘長90厘米、重15斤的“福建艦811”航空母艦模型領航向前,身后跟著一列船隊——6艘古帆船。而“帶領”這支船隊的,是66歲的蟲尋埔阿伯黃允操。
兩年前,本報曾報道他癡迷古船,自學制作模型的故事(64歲蟳埔阿伯迷上制作船模 夢想造一艘航母模型)。當時黃老伯就說,他的愿望就是做出一艘航母模型,這兩天,他的愿望終于實現了。
從黃老伯家走幾百米,就是一望無際的大海。從14歲開始,他就乘著漁船在大海上以“討海”為生。從木船、帆船到如今的鐵皮船,黃老伯“閱船無數”。黃老伯說,他對船的熟悉,“不用圖紙,看到什么樣的船,就能造出一樣的”。
大概在2008年,黃老伯開始了造船之路。他憑借40多年的航海經歷,心中早對船只的結構了然,再參考孫子教科書里的圖形作參考,花了兩三個月造出了一艘“鄭和下西洋”船模型。這門興趣一開始就停不下來,黃老伯已經“造”出十幾艘古船模型。做完了古船,他突發奇想:能不能做一艘現代的航空母艦模型呢?
去年11月,他就開始操刀做起來了。先是搜集資料,只要在報紙上、新聞上看到和航母有關的報道,他都留心收集起來。從一開始一竅不通,到后來對各國航母如數家珍。
黃老伯說,就像每個人長得都不一樣,每艘船也不同。黃老伯要做的船,也和別人不同。這艘長90厘米的航母,有著烏克蘭建造的“遼寧號”航母的前段,后頭參考的是美國“福特號”航母,相互一結合,就成為黃老伯自己的“福建艦”。
他用木頭刻出模型,一點一點組裝,細節再用銼刀一點一點打磨,花費了近3個月才做好。航母模型上的一艘小飛機,也是黃老伯照著模型,花了3天刻出來的。“福建艦”這也是黃老伯自己起的名字,黃老伯說,他的書“只讀了8冊”,只上到小學四年級的他,是用電腦把“福建艦”三個字打印下來,再一點一點模仿著“畫”上去的。(海都記者 彭思思 田米 文/圖)
1、本網站所登載之內容,不論原創或轉載,皆以傳播傳遞信息為主,不做任何商業用途。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它問題需要同本網聯系的,請在30日內進行。
2、本網原創之作品,歡迎有共同心聲者轉載分享,并請注明出處。
※ 有關作品版權事宜請聯系:0595-22128966 郵箱:admin#qzwhcy.com(替換#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