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惠安縣順應大眾創業、萬眾創新發展趨勢,大力實施人才優先發展戰略,不斷健全運行機制,構建聚才平臺。聚焦高科技創新創業,加大對“草根”創客的扶持力度,深化校地合作,營造重才環境,積極推進創業平臺建設,較好地為惠安縣經濟社會發展提供智力支持和人才保障。
政府搭臺 人才唱戲
“設立電商創業園可以更好地整合工業區的產業資源,發展新興產業,引進高端人才,也能為高校畢業生創業提供便利,幫助他們實現自主創業。”惠安縣委組織部人才辦工作人員介紹,作為惠安縣首個電子商務創業園——惠安城南工業園區電商創業園由政府免費提供5000多平方米的辦公場所及公寓作為電商人才創業場所,目前已有包括阿里巴巴團隊在內的27家企業入駐,吸引200多位大學生入駐創業。
落實青年創業導師行動計劃,舉辦青年創業沙龍,邀請企業界及專業機構負責人擔任青年創業導師,并從全縣各行各業中遴選出45位青年創業者作為首批青年創業營學員,開展創業學員項目演示與導師點評活動。首期創業青年演示項目7個,涉及農產品、旅游觀光、建筑科技、3D打印等領域,推動惠安青年人才創業氛圍形成。“開辦青年創業沙龍是個很好的舉措,可以讓我們這些年輕的創業者相互交流,互相借鑒學習。我相信,在這個平臺的幫助下,我們大家能很快地茁壯成長,共同把惠安創業氛圍搞起來。”惠安生活網創始人朱立漢說道。
此外,積極發動企業參與國家及省級高新技術企業、省級科技型企業以及院士專家工作站、博士后科研工作站等科技載體的申報工作,一年來,新增省級高新技術企業6家、認定福建省科技型企業18家、市級知識產權試點企業2家、泉州市專利獎2家,截至12月完成專利申請量1444件,專利授權量1035件,下發科技扶持資金680萬元,扶持企業科技項目609項。
校地合作 培育人才
采取教育培訓、成果對接等形式,加強與省內外科研院所、學校的合作,促使各類人才盡快成長。
建立與華僑大學的經常溝通機制,舉行校地聯席工作會議,促成校地雙方在建筑特色工種培訓、教師教育培訓、校企產學研、項目建設咨詢等10個項目實現對接。促成惠安縣建筑業協會與華僑大學土木工程學院聯合建設研究生工作站,華僑大學聘請3名惠安建筑專家擔任研究生實踐指導教師,并選派3名研究生到惠安建筑企業掛職鍛煉。
與浙江大學聯合舉辦惠安建筑企業高管研修班,組織39家建筑企業的51名高級管理人員進行為期7天的進修學習培訓,進一步開闊視野,提升建筑人才專業水平。繼續依托開成職專、惠安職專等教育機構,與華僑大學、福建師范大學等學校聯合舉辦各類大專及本科學歷提升班。2015年秋季共招錄土木建筑、工藝美術等專業班次4個,招錄在職學生800多人。
引導企業與高校簽訂合作協議,促成高校科研成果與該縣優勢企業對接。永悅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與中科院海西研究院聯合共建“復合材料工程技術研究中心”,加強校企雙方在不飽和新型樹脂、3D樹脂打印耗材等領域的研發合作。惠安瑞芳食品有限公司與泉州師范生命科學院、華僑大學工學院簽訂食品行業合作開發項目。雀氏實業與華僑大學應用化學研究所繼續開展日用新材料二期合作項目,預期項目轉化后可產生直接經濟效益6000萬元。
(邱旭偉 駱藝玲)
1、本網站所登載之內容,不論原創或轉載,皆以傳播傳遞信息為主,不做任何商業用途。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它問題需要同本網聯系的,請在30日內進行。
2、本網原創之作品,歡迎有共同心聲者轉載分享,并請注明出處。
※ 有關作品版權事宜請聯系:0595-22959379 郵箱:admin@qzwhc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