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曾為陳永馨及多位臺灣歌手寫歌,打造音樂專輯十余張
“我想要的生活,就是玩音樂到死。我無法想象沒有音樂的生活。”29歲的惠安人莊凱現在是一名在泉州小有名氣的音樂制作人,早年浪跡四方自組樂隊,如今回到泉州從事音樂制作,多年來不僅為眾多的閩南本土微電影創作主題曲,也為陳永馨、蘇振華、伍浩哲等歌手寫歌并制作專輯。今年春晚泉州分會場,沙寶亮演唱歌曲的前期制作就由莊凱完成的。
自小愛音樂 浪跡四方組建樂隊
上幼兒園時的莊凱就擅長唱歌,被老師認定是音樂苗子,從小他也對音樂情有獨鐘。
14歲時莊凱初次接觸吉他,向老師學習一段時間后便決定自學。他對于音樂的執著并未得到家人的認可,但他一直堅持。
莊凱曾就讀廈門演藝職業學院,學習音樂教育,但對音樂有更大抱負的他并不安于只做個音樂老師。18歲時他開始組樂隊玩搖滾,一直到23歲。青春叛逆時期的他輾轉到過福州、廣州、北京等地,純粹地寫歌、玩音樂,因為熱愛。
之后莊凱也去酒吧做調音師,其間他一有靈感就寫歌,但那時一首歌也就賣三四百元。“聽一個前輩說,組樂隊玩搖滾最終可能都難免走上酒吧駐唱這條路。”對音樂前途迷茫的他想有更大的作為,慢慢地,他嘗試扮演音樂制作人的角色。
創辦錄音棚 做音樂的幕后導演
對于音樂制作人,很多行外人會很陌生,就連莊凱的家人到現在也無法清楚說清他從事的是什么工作。
五年前,莊凱創辦了里森錄音棚,一臺布滿各種大小按鈕的數字調音臺是他工作的重心,上百首音樂作品也從這里創作完成。
“音樂制作人就像一首歌的導演,光有詞曲是不夠的,還需要編曲。”莊凱說音樂聽起來輕松簡單,但音樂的制作卻繁瑣復雜。當一首歌完成詞曲之后,要成為一首完整的音樂就需要音樂制作,從樂器的選擇搭配,到歌曲風格的嘗試選定,這都需要制作人對細節不斷的斟酌和修改。
錄制一首歌的價錢在1萬元到3萬元不等,錄制的時間可能是3個月甚至更長,相比電腦電音制作而言,莊凱更青睞于現場配樂實錄,因此要耗費不少人力和時間。“我青睞現場配樂實錄,根據不同的感情,可能需要吉他手,需要貝斯手,或鼓手,要真正完成一首歌,需要很多人。”
多年的磨練和沉淀,讓莊凱的錄音棚也小有名氣,不僅為眾多本土微電影創作主題曲,如《美人魚前傳》主題曲《笨小孩》,也與多位歌手及臺灣唱片公司合作,其中有中國好聲音學員、泉港籍歌手陳永馨,臺灣金曲制作人林垂立,臺灣歌手蘇振華、伍浩哲等。目前成功創作原創電影音樂近20首,為港澳臺和大陸各級歌手打造音樂專輯十余張。
跟著感覺走 想做省內最好音樂人
雖然做音樂久了,不可避免要融入商業化,但對音樂創作莊凱一直跟著感覺走。“音樂需要投入的情感很多,音樂要感人,首先得有畫面感,要先感動自己,才能打動人心。”莊凱說,他做音樂一直隨性,有時一晚上能寫出五六首歌,有時一首歌的作曲10分鐘就能出來,有時就不能,都憑感覺,但每首歌都飽含音樂人的情感和創作心血。
談及未來,莊凱希望自己可以永遠把音樂做下去,他的夢想是做福建省內最好的音樂制作人。目前,他錄音棚的設備在泉州是數一數二,他計劃這兩年擴大錄音棚規模,引進更好的設備,做到硬件設施與臺灣等地同步接軌。并且今后可以創辦一家數字音樂公司,吸納熱愛音樂的伙伴一起做音樂。
□泉州網-東南早報記者 許奕梅 戴曉暉 實習生 黃杰平 文/圖
1、本網站所登載之內容,不論原創或轉載,皆以傳播傳遞信息為主,不做任何商業用途。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它問題需要同本網聯系的,請在30日內進行。
2、本網原創之作品,歡迎有共同心聲者轉載分享,并請注明出處。
※ 有關作品版權事宜請聯系:0595-22959379 郵箱:admin@qzwhc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