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獅市重點產業轉型升級路線圖》日前經石獅市政府辦公會研究通過。根據該方案,石獅市將加快構建以紡織鞋服為核心,以海洋經濟、現代服務業、特色產業為增長極,以互聯網經濟、新興產業、現代都市農業為新增長點的“1+3+3”現代產業體系。同時,對各重點產業的發展目標、發展重點、主要支撐等都做了規劃,劃出了“路線”。
紡織鞋服:打造特色鮮明的中小企業示范集群
發展目標:全力實施“東方米蘭”計劃,以研發設計、智能制造、質量提升、供應鏈快速反應為主攻方向,加快高質高效的全產業鏈集成創新,建設國內最完整產業鏈條的紡織服裝產業基地,打造特色鮮明、整體水平較高的中小企業示范集群,力爭到2020年,紡織鞋服產業產值突破1000億元。
發展重點:服裝服飾業要加強產品研發能力的創新載體建設,在主要產品領域掌握國際標準、國家標準、行業標準話語權;加快推進智能制造和“數控一代”。推進“兩化”深度融合;加快實施商業模式創新,創新終端零售形態和業態。紡織印染業要以織物面料開發、染整織造技術進步為突破口,圍繞“高、新、特、精、優”的發展方向,打造“多品種、小批量、快交貨”的質量發展新優勢。紡織機械業要以發展高端紡織機械為重點,加快發展與紡織工業相配套的高質量、數控化、智能化的新型紡機裝備。皮革制鞋業要加快補齊產業鏈條,發展形成鞋產品、鞋機、鞋材、皮革、鞋業化工等產業鏈配套企業互動發展的良好格局。
海洋經濟:成為海西海洋經濟核心區和示范區
發展目標:以優化空間布局、強化園區建設、鞏固龍頭帶動為重要抓手,立足做細傳統漁業產業鏈、做精高新產業鏈、做強現代海洋服務產業鏈,推進海洋經濟成為新的經濟增長極,全面建設海洋經濟強市,成為海西經濟區海洋經濟發展的核心區和示范區。到2020年,力爭海洋經濟增加值達350億元。
發展重點:港口經濟重點推動石湖港的轉型升級,加快錦尚作業區建設,規劃建設港后專業加工基地,配套完善港區交通樞紐、港后物流園區,開通與泉州腹地相適應的國際國內航線。現代海洋漁業重點發展海水養殖工廠化等生態養殖模式、遠洋化海洋捕撈、精細化水產品加工、品牌化海洋漁業以及豐富多樣的休閑漁業等。海洋生物醫藥業要加快發展海洋藥物、海洋功能食品和生物制品、工業海洋微生物產品等,形成現代化海洋生物醫藥產業集群。海洋裝備制造業要鼓勵企業聯合開發與引進技術,發展船舶修配及零配件生產體系,建設數字船舶示范應用和海事信息產業基地。
現代服務業:將石獅建成閩南消費之都、時尚之都
發展目標:以城市和專業市場為載體,注重產業融合與產城融合,優化消費服務和商務服務環境,不斷壯大現代服務業規模,到2020年,服務業增加值超過450億元,將石獅建成閩南消費之都、時尚之都。
發展重點:現代商貿要改造提升傳統專業市場的運營水平,集合市場資源優勢,形成年交易額超千億元的專業大市場,打造具有全國影響力的紡織服裝商圈;挖掘石獅老街、步行街、德輝廣場等傳統商圈,培育成一流商圈。現代物流要加快建設石湖港大型綜合樞紐物流中心,推進電子口岸信息平臺建設,構建電子商務物流服務平臺和配送網絡。創意設計要推動服裝服飾設計、創意產品設計、品牌營銷策劃等行業加快發展,推進制造業轉型升級和產品附加值提高。休閑旅游要積極推動旅游與文化、工業、海洋、農業、體育等相關產業融合,重點發展濱海旅游、文化旅游、購物旅游等。現代金融要加快金融集聚發展,積極引進或設立金融機構和準金融機構,探索建立多層次產業股權投資基金體系。
互聯網經濟:形成一批具有競爭力的重點平臺和龍頭企業
發展目標:到2020年,建成較完善的互聯網產業服務體系,形成一批具有較強知名度和競爭力的重點平臺和龍頭企業,互聯網經濟規模超過300億元,發展程度位居全國前列。
發展重點:“互聯網+”紡織服裝產業主要以石獅完整紡織服裝產業鏈優勢為基礎,分階段提升設計、采購、營銷、生產、融資各環節核心價值。工業互聯網要對接泉州制造2025,推進“兩化”深度融合,大力推進數控一代示范工程,推動“石獅制造”向“石獅智造”發展。 (許小雄)
1、本網站所登載之內容,不論原創或轉載,皆以傳播傳遞信息為主,不做任何商業用途。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它問題需要同本網聯系的,請在30日內進行。
2、本網原創之作品,歡迎有共同心聲者轉載分享,并請注明出處。
※ 有關作品版權事宜請聯系:0595-22959379 郵箱:admin@qzwhc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