抉擇2天 家屬含淚同意捐器官
南安誕生首位女器官捐獻者,可幫助三人重獲新生
□泉州網-東南早報記者 黃耿煌 文/圖
“你來幫我手扶穩點,我還在抖。”昨日上午,68歲的貴州人田關女仍難以抑制悲傷,讓親人扶著她在《福建省人體器官捐獻登記表》親屬簽名欄上蓋上手印。
經過兩天半的思想徘徊,田關女等6位龍勝英的至親取得一致意見,將龍勝英的器官捐獻出來,讓她的部分生命在他人身上延續。
46歲的龍勝英在南安打工10多年,是南安首位女性人體器官捐獻者。昨晚,她捐出的肝臟和兩個腎臟被連夜送往福州,經過檢查、分配,將使得三個人因為她而重獲新生。
難以抉擇
悲傷中家屬捐獻意愿波動
3月19日晚9點半左右,在南安溪美鎮山打工的貴州松桃鎮人龍勝英坐在一輛摩托車上往家趕,半路上在省新鎮被另外一輛摩托車從后面撞上,兩名司機傷勢不重,龍勝英卻頭部受創,當場昏迷(事故責任認定暫未出來)。送南安市醫院搶救后不久,醫院通知,龍勝英搶救無效腦死亡,僅能靠呼吸機短暫維持生命體征。
21日,從悲傷中緩過勁來的龍勝英親屬看到南安市醫院ICU走廊墻上張貼的人體器官宣傳海報,向醫生咨詢后,提出了捐贈意向。“這是我身上掉下的肉啊。”21日下午,龍勝英母親田關女從貴州老家趕到南安,聽說家人的捐贈意向后,悲痛至極的她一時還無法接受女兒去世的事實。
22日上午,尚處于悲痛中的龍勝英部分家人還是不想破壞龍勝英的身體,待命了一夜的南京軍區福州總醫院手術車只好返回福州。
去而復返
“捐了才是對她最好的緬懷”
“會長你好,我們又想了想,還是要捐。捐了才是對她最好的緬懷。”龍勝英的丈夫楊政權等人重新表達了捐贈的意愿。
在龍勝英讀大學的女兒楊英花看來,捐獻是母親換另外一種方式活下去,還可以救活更多的人,對家人來說也是多一份念想。
23日上午,龍勝英的父母、丈夫、子女等6位至親全部來到南安市醫院,凝重地在《福建省人體器官捐獻登記表》上簽名蓋手印。“我這是在為女兒做好事,她不會怪我的。”田關女說。在場的親人和工作人員有的忍不住掉下了眼淚。
昨日下午5時,南京軍區福州總醫院手術車抵達南安。6時,器官捐獻手術開始。
南安市紅十字會副會長陳振華介紹,龍勝英捐獻了肝臟和兩個腎臟。福州總醫院醫生獲取器官后立即送往福州,并連夜處理。經檢查確定能用后,再在全國范圍內進行分配,“可以救3個人”。
生死切換
捐獻偉大,棄捐可理解
已經從事人體器官捐獻工作9年的南京軍區福州總醫院中國人體器官捐獻協調員羅芳說,每一例捐獻對于家人來說都是一場痛苦的糾結,“決定捐獻的偉大,放棄捐獻的可以理解”。
南安市紅十字會副會長陳振華介紹,自2003年以來,南安已有11人簽署捐贈器官和遺體志愿書,從去年3月南安出現首例器官捐獻后,目前已有5例(泉州為26例)。
數據顯示,人體器官全國供需比為1∶30。羅芳表示,媒體的報道是對于大眾觀念的轉變和捐獻案例的提升具有重要作用。陳振華表示,為了促進觀念轉變、鼓勵捐獻,福建省紅十字會已開展“永生天使基金”人道救助。
1、本網站所登載之內容,不論原創或轉載,皆以傳播傳遞信息為主,不做任何商業用途。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它問題需要同本網聯系的,請在30日內進行。
2、本網原創之作品,歡迎有共同心聲者轉載分享,并請注明出處。
※ 有關作品版權事宜請聯系:0595-22959379 郵箱:admin@qzwhc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