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7年,晉江成為繼深圳、成都之后的全國第三個國家體育產業基地。經過這些年的發展,至2014年,以體育用品制造為主的體育產業,成為晉江第一個產值超千億元的產業。
2015年,晉江體育產業總產值超1100億元,占全市總產值的29.7%;體育產業增加值380億元,占全市GDP的23.75%;擁有國家級體育用品品牌42枚;體育用品上市公司21家;服務全國的外向型體育健身娛樂企業1家,1家企業成為里約奧運會官方贊助商,2家企業成為中國奧委會贊助商。 □本報記者 劉文艷 通訊員 陳文經
體育產業進入提速換擋期
作為中國體育產業發展的窗口城市,晉江體育產業鏈十分發達,培育了運動鞋服品牌安踏、特步、361°、貴人鳥、喬丹,足球運動品牌卡爾美、喜攀登,健身設備品牌舒華,泳裝品牌浩沙等知名企業。
通過轉型升級,由運動鞋服發展而來的晉江體育用品企業在體育產業鏈條上的布局也越來越深。其中,安踏2015年營收首次突破100億元,毛利率達到46.62%,未來將通過收購及多品牌戰略實現10年內打造千億企業的目標;361°與樂視體育牽手,這一跨界戰略合作,將全面拉開雙方在智能運動裝備領域的部署大幕,構建基于移動互聯網的智能運動生態系統;特步國際控股有限公司則攜手智美控股進軍體育賽事運營產業,雙方將成立合資公司,在賽事運營、品牌推廣、創新型體育裝備用品的市場開發和產業鏈整合布局等方面展開深度合作;貴人鳥通過投資“虎撲網”,聯合景林投資成立體育產業基金,探索“互聯網+體育制造業+體育服務業+文化傳媒+金融”的新模式;浩沙國際則開始嘗試開發新的服務市場,與全國多家醫院合作開發健康測評與管理應用,推廣“醫療+體育”智能健身模式。
體育賽事和培訓方興未艾
在大力發展體育制造業的基礎上,近幾年晉江堅持以“政府引導、企業承辦、社會參與”為主要形式,組織舉辦國內外各類體育競賽,先后成功承辦CBA晉江賽區比賽、中足協乙級聯賽晉江賽區比賽、中國足協杯比賽、亞洲沙灘排球賽、全國沙灘排球大滿貫賽、中國·晉江(國際)自行車公開賽、全國健美健身冠軍總決賽、中國羽超聯賽季后賽等國內外賽事,通過積極參與體育競賽市場的開發,逐步培育起一批品牌賽事。
在體育培訓方面,國家羽毛球隊訓練基地自2003年落戶晉江以來,連續多年接待國家羽毛球隊備戰訓練;晉江市體育中心被授予“2008年北京奧運會突出貢獻集體”;中國羽毛球隊晉江訓練基地榮獲“中國羽毛球協會成立50周年最佳基地獎”。
接下來,在賽事培育上,晉江將進一步優化體育賽事資源,打造一批賽事品牌,大力發展大眾體育賽事,重點扶持職業專業體育賽事,適時引進世界高端體育賽事;培育一批本土賽事運營機構,并引進國內知名運營機構,提高賽事運作水平。同時規劃建設高水平體育場館設施和體育生活場地設施,進一步推動基層體育設施項目建設,推動校園體育設施建設。
政策助力 體育城市“提速”
“晉江要打造體育城市,就應當打造真正意義上的運動之城、體育之城,讓體育變成城市的影響力、城市的經濟生產力、城市的文化傳播力和社會的親和力,從而打造差異化發展的核心競爭力。”國家體育總局體育社會科學研究中心主任鮑明曉曾對晉江體育產業的發展提出了建議。他表示,晉江要堅持兩條腿走路,實現體育服務業和體育用品業并重、“體育+”和“互聯網+”并重,讓體育融入旅游、文化、衛生、醫療、健身等相關行業,并利用互聯網來推動制造業和服務業的產品研發、設計、銷售流程,提高晉江體育企業的綜合實力。
配套政策的出臺,進一步推動了晉江體育產業的發展。針對體育產業、人才、商貿物流業、電子商務、科技創新等領域,晉江研究出臺了多項優惠政策,引導和鼓勵體育產業企業資源整合、轉型升級、互聯網+、企業上市及跨境經營。此外,晉江設立了市體育產業發展專項資金1000萬元,并根據需要逐年遞增。專項資金主要以項目資助、貼息貸款和以獎代補等方式,重點扶持體育產業基地建設、體育競賽、技術創新、品牌培育、人才培養及體育企業面向大眾的健身服務等。
據權威機構預測,未來10年我國體育產業總規模將達5萬億—7萬億元,潛力巨大。面對巨大的體育產業市場,在體育制造業的基礎上,晉江正在通過加快發展體育服務業,推動體育和文化、旅游、金融、互聯網融合發展,打造“體育之城”。
1、本網站所登載之內容,不論原創或轉載,皆以傳播傳遞信息為主,不做任何商業用途。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它問題需要同本網聯系的,請在30日內進行。
2、本網原創之作品,歡迎有共同心聲者轉載分享,并請注明出處。
※ 有關作品版權事宜請聯系:0595-22959379 郵箱:admin@qzwhc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