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泉州市2016年城市工作要點》正式下發,明確我市今年城市工作的指導思想,包括提升城市規劃水平、推進環灣城市建設、完善城市管理機制、發展市政公用事業、逐步完善城市功能、不斷豐富城市內涵、強化工作要素保障及協調發展中小城市和城鎮等九大方面內容。
試點綜合管廊消除“馬路拉鏈”
提升城市規劃水平方面,我市將加快形成“一個都市中心城市、三條發展軸線、多個發展分區”,強化對“一灣、兩江、兩翼”空間發展的統籌。同時,不斷完善中心城區規劃體系,重點編制古泉州(刺桐)史跡遺址保護規劃,實施“存量提升工程”,促進中心城區現有工業廠房盤活利用。
環灣城市建設方面,我市將加強基礎設施建設,推進福廈客專、輕軌交通等項目建設,構建“城際、城軌——有軌電車——常規公交”公共交通體系,繼續打通一重環灣、二重環灣道路節點,實施北峰至城東快速通道、金嶼大橋、泉州臺商投資區百東大道等新建項目。其中,宜居環境建設部分,今年初步擬實施宜居環境建設項目794個,總投資2365億元,年度計劃投資417億元。實施污水收集處理設施建設項目120個,估算投資8億元,建設管網300公里,在泉州臺商投資區等新區推進綜合管廊試點項目建設,逐步解決“馬路拉鏈”問題。
機動車“綠標區”范圍逐步擴大
完善城市管理機制方面,我市將建立中心城區規劃管控機制,建立980平方公里范圍內的項目選址、規劃條件、紅線圖報備制度,形成中心城區范圍內的規劃統一管理和實施機制。
為加強城市綜合管理,我市將全面落實市政設施精細化管理。加大黑臭水體整治力度,繼續推進內溝河截污工程,確保內溝河截污率達到95%,今年完成城市建成區黑臭水體治理任務的40%;加大燃氣安全監管力度,重點抓好源頭治理,爭取2016年初實現燃氣行業100%達標。
同時,加強機動車排氣污染治理,根據上級部署逐步擴大機動車“綠標區”范圍,加強機動車“綠標區”監督管理;加強市區飲用水源保護,建成北高干渠飲用水源輸水管道“明改暗”工程。
發展市政公用事業方面,我市將推進省級海綿城市試點工作,完善排水防澇規劃建設,構建城市雨水從源頭到末端全過程的綜合管控體系,爭取在東海組團率先實現“海綿城市”落地。
完善城市功能方面,我市將加強基層體育設施建設,今年在全市范圍內爭取建設多功能社區運動場10個、全民健身路徑60條、室內健身房5個;加快中心城區衛生項目建設,推進市第一醫院城東院區二期建設前期準備工作,推動福醫大附屬二院東海院區二期核心病房樓主體上半年開始施工,爭取下半年主體封頂,醫高專附屬人民醫院二期綜合病房大樓及光前醫院病房樓力爭第四季度開工建設。
□泉州網-泉州晚報 記者 游怡冰
1、本網站所登載之內容,不論原創或轉載,皆以傳播傳遞信息為主,不做任何商業用途。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它問題需要同本網聯系的,請在30日內進行。
2、本網原創之作品,歡迎有共同心聲者轉載分享,并請注明出處。
※ 有關作品版權事宜請聯系:0595-22128966 郵箱:admin#qzwhcy.com(替換#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