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第六批市級非遺代表性項目、代表性傳承人名單出爐。
在個人申報及各縣(市、區)文化主管部門以及市直有關單位推薦的基礎上,市文廣新局組織了認真評審,經公示后確定了第六批市級非遺代表性項目及代表性傳承人名單。
這些項目涵蓋了民間文學,傳統音樂,傳統舞蹈,傳統戲劇,曲藝,傳統體育、游藝與雜技、傳統美術、傳統技藝、傳統醫藥、民俗等10個類別。
這些項目分別是:陳三五娘傳說;泉州南音、泉州北管、泉州什音(晉江);泉州踢球舞(南安);泉州提線木偶戲、高甲戲、高甲戲(柯派)、晉江布袋木偶戲、惠安南派布袋戲、泉州布袋木偶戲(洛江)、泉州提線木偶戲(洛江);閩南講古;五祖拳、泉州少林花拳、泉州刣獅、永春白鶴拳;惠安烙畫、泉州彩扎、永春紙織畫、江加走木偶頭雕刻、泉州吳氏微書、惠安石雕、惠安木雕、泉州木雕、泉州木雕(南安古建筑木雕);泉州留章杰中醫針灸、泉州鵬山堂吊膏、泉州柯世德青草丹膏、泉州正骨療法(廖氏)、泉州養生香制作技藝;泉州歷法編制數術(大歷日通書)、城東祭十班習俗、惠安女服飾;以及囊括最多項目的傳統技藝類:泉州金蒼繡技藝,泉州珠繡制作技藝,泉州漆器髹飾技藝,傳拓技藝,泉州佛像雕塑技藝(西藏國佛雕),水密隔艙福船制造技藝(泉港),漁網具制作技藝,“涂嶺紅”紅茶制作技藝,磁灶陶器燒制技藝(蘇垵“黑茶古”),漆線雕(泉州),烏龍茶制作技藝,福建烏龍茶制作技藝的清源山茶與佛手茶,永春香制作技藝,永春漆籃制作技藝,德化瓷燒制技藝,源和堂蜜餞制作技藝,泉州小吃制作技藝的泉州豆花、泉州貢糖、正泉茂綠豆餅、泉州石花膏、牛肉食品、蒜蓉枝、浦西瑤綠豆餅、酸菜面和崇武魚卷。
此外,共有138人入列上述項目的代表性傳承人名單。
1、本網站所登載之內容,不論原創或轉載,皆以傳播傳遞信息為主,不做任何商業用途。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它問題需要同本網聯系的,請在30日內進行。
2、本網原創之作品,歡迎有共同心聲者轉載分享,并請注明出處。
※ 有關作品版權事宜請聯系:0595-22959379 郵箱:admin@qzwhc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