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是“十三五”的開局之年,也是惠安縣全面完成美麗鄉村建設五年行動計劃的收官之年。為進一步改善農村人居環境,提升美麗鄉村建設水平,2016年,惠安縣將結合打造特色生態鄉村游,新創建5個美麗鄉村文化旅游示范村,開展35個村的整治(包括10個省級整治村、7個市級整治村);加強對沿海線、山區線兩條鄉村游線路進行拓展提升,打造一批新的具有地方特色、休閑生態、農家風情的鄉村旅游點,力促美麗鄉村建設成果遍地開花。
加大環境整治
提升鄉村宜居指數
日前,筆者走進輞川鎮吹樓村,來到“翠樓園”。沿著鵝卵石徑前行,一座別具古樸風格的四角小亭挺立眼前。亭子四周,灌木分列,紅花檵木、非洲茉莉等各種花草鋪滿園中。村道兩旁,香樟樹成排;房前屋后,花草點綴,綠意盎然。
“我們發動群眾拆豬圈、雞窩、臨時搭蓋、旱廁等,把這些整理起來做綠化,并發動村里的志愿者、村民和老協會建起一支專門的護林隊,兩天澆一次水。現在,村容村貌有了很大改變,鄉賢們回來看到都很喜歡,說吹樓的變化真大。” 吹樓村書記趙瓊珍微笑著告訴筆者。
為進一步美化農村環境,有效推進美麗鄉村建設,惠安縣注重“四旁”綠化建設,即路旁、村旁、水旁和房前屋后種植苗木,進行綠化,改變了以往臟、亂、差的環境,減少蚊蠅、老鼠等四害滋生,有效提升農村宜居指數。
據了解,2015年,惠安縣投入320多萬元,創建“四旁”綠化示范村31個,種植苗木19933株。2016年,該縣將再投入750萬元,種植苗木30000多株,創建50個“四旁”綠化示范村。可以預期,不久的將來,該縣廣大鄉村將是綠樹成蔭,花草遍地,到處一派欣欣向榮的景象。
加大公共設施建設
提高農村公共服務水平
隨著生活水平提高,打造舒適、健康、和諧的生活環境逐漸成為農民關注的焦點。惠安縣結合群眾生活、出行、休閑等方面需求,把推進美麗鄉村整治工作與公共設施建設同步開展,實施一批農村休閑健身場所、停車場、道路提升、公共綠地、亮化、衛生改廁等項目建設。
“以前,一下雨這條路全是水坑,又沒有防護欄,經常出現安全事故。現在,路面修好了,橡膠減速帶、交通標線等一應俱全。”黃塘鎮松溪村書記蔡文彬介紹著黃松公路的前后變化,感嘆道:“這是為咱們老百姓辦了件大好事啊!如今,前來旅游的游客也增加了不少。”
惠安縣山海風光旖旎,旅游資源豐富,特別是近幾年隨著美麗鄉村建設的不斷推進,鄉村游蓬勃發展,加大鄉村旅游配套設施建設,提升旅游衛生環境,是惠安推進美麗鄉村建設的重要舉措。
位于黃塘鎮亭林村的葵花休閑農業生態園,是惠安縣著名的鄉村游首選地。園區廁所采用“風格古樸、設施現代、環境田園化”的建設模式,巴厘島風格的建筑改變了人們對公廁的印象。公廁附近更設有母嬰室,解決了嬰兒換尿布難等問題,實現了旅游廁所兼具美觀與實用雙重功能。這也是該縣旅游廁所建設成果的縮影。
據了解,今年惠安縣計劃建設旅游達標廁所25座,現已開工8座。此外,小岞半島開工建設自駕車營地;崇武潮樂水關區域、小岞東山村實施無線網絡覆蓋和二維碼導游普及項目,構建智慧旅游示范點等一系列公共服務設施。
1、本網站所登載之內容,不論原創或轉載,皆以傳播傳遞信息為主,不做任何商業用途。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它問題需要同本網聯系的,請在30日內進行。
2、本網原創之作品,歡迎有共同心聲者轉載分享,并請注明出處。
※ 有關作品版權事宜請聯系:0595-22959379 郵箱:admin@qzwhc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