閩派服裝業:分化中迎轉機
一段時間以來,以泉州為核心的閩派男裝企業出現高庫存、利潤率持續下降等,行業景氣度也持續下滑。近日,隨著各大閩派男裝企業年報的陸續發布,記者注意到,盡管仍有部分企業業績不理想,但利郎、卡賓、九牧王等重點閩派男裝品牌已出現回暖態勢,不同企業有好有壞的狀態下,整體呈現分化特征十分明顯。
業界表示,在歷經了三年多的調整后,當前,整個閩派服裝業,在分化中迎來了轉機,轉型效應初顯。
“去庫存”近尾聲
近年來,由于在產能的快速擴張下,下游需求并未隨之跟上,高庫存難題,一直困擾著包括閩派服裝業在內的國內服裝產業。從2012年開始,一場控制產能、去庫存的戰役在業內打響。
幾年來,這場大考,對全國的服裝企業的業績形成了不小壓力。記者查閱資料發現,截至今年3月底,已公布去年全年財報的服裝上市公司有26家,銷售總額達1030.4億元,其中,10家企業出現營收同比下滑;凈利潤總額達125.86億元,其中,11家企業出現凈利同比下滑;而營收和凈利潤雙雙下滑的達6家。超半數的國內服裝品牌業績呈下降趨勢。
相比之下,閩派服裝企業業績仍可圈可點。除了運動休閑品牌的集體回暖,九牧王、七匹狼業績改善之外,利郎、卡賓表現不俗:利郎通過店鋪整改,提升整體運營效率,實現扭虧為盈,營收達到26.89億元,同比增長10.53%;卡賓總收益增加23.5%,至13.57億元,凈利潤增加22.1%,至2.88億元。
泉州紡織服裝商會秘書長施正直告訴記者,經過幾年的去庫存努力,當前,多數閩派服裝品牌的去庫存化已經接近尾聲,后續經營業績能否持續復蘇將取決于服裝市場整體需求回升的力度。整個閩派服裝產業,要順利度過轉型期,必須加大創新力度,徹底轉變固有的商業模式。
優化線上線下布局
三年來,閩派服裝轉型,最主要的方向,就是由批發向零售轉向。這種轉向,要求服裝企業告別過去單一的代理制模式,并對線上和線下銷售進行重新布局。
在實體終端領域,多家閩派服裝品牌企業的動作產生了較大的效果:
利郎針對店鋪經營狀況,去年共減少123家低效店鋪與百貨商場中店,同時全年完成裝修門店280家,大幅提升了店鋪運營的整體效益。
卡賓積極嘗試新興商業模式,在部分直營終端試行“概念體驗生活館”以及“優品店”。其中,“概念體驗生活館”集合了男性時尚休閑所需要的方方面面,由男士服飾、高級定制、書籍、咖啡輕餐飲、設計品以及展演活動組成,形成男性時尚體驗會所及開放式的藝術時尚空間,為消費者帶來了多感官多維度的全新購物體驗。
在線上,閩派服裝同樣創新不斷:利郎將繼續把“天貓”作為主要線上銷售渠道,同時開發一個全新的微信客群平臺,通過線上與目標消費群體的溝通,并在附近門店提供試穿的服務,在此基礎上為線下平臺進行導流,此舉也能有效提升實體店的客流量與單店運營效益。
七匹狼、九牧王、勁霸等企業,紛紛壯大電商部門人馬,與阿里巴巴、京東、唯品會等電商巨頭開展全方位合作。
“消費者消費行為正在持續向線上傾斜,眾多閩派服裝企業對此保持了較高的敏感度,在收縮實體店戰線的同時加大對線上的布局,這是順應趨勢之舉。”泉州電子商務協會相關負責人對記者表示。
1、本網站所登載之內容,不論原創或轉載,皆以傳播傳遞信息為主,不做任何商業用途。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它問題需要同本網聯系的,請在30日內進行。
2、本網原創之作品,歡迎有共同心聲者轉載分享,并請注明出處。
※ 有關作品版權事宜請聯系:0595-22959379 郵箱:admin@qzwhc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