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位置: 首頁 »部門信息»正文

《閩南文化生態保護區總體規劃》漳州市實施方案出臺

http://www.merchenaries.com【泉州經濟網】2016-05-22

 

《閩南文化生態保護區總體規劃》漳州市實施方案出臺

 

5月18日,小朋友們正學習木偶表演。當日,龍海市委宣傳部、教育局、文化館及龍海市非遺保護中心聯合在石碼實驗小學舉行非物質文化遺產進校園活動。 劉錦龍 陳建和 攝

近日,《閩南文化生態保護區總體規劃》漳州市實施方案發布。該方案是按照省政府2014年5月正式批準公布《閩南文化生態保護區總體規劃》(以下簡稱 《規劃》)要求,結合漳州實際制定出來的。實施方案所涵蓋的文化包括漳州市區域內的閩南文化、朱子文化、客家文化、疍民文化、僑鄉文化、畬族及高山族等少數民族文化。 實施時間從2015年至2025年,分近期(2016年)、中期(2017年~2020年)、遠期(2021年~2025年)三個階段實施。(記者 余辰 通訊員 許麗君)

保護瀕危文化遺產 建設兩岸精神家園

根據方案介紹,閩南文化是秦漢晉唐期間南遷漢人攜帶來的中原文化在福建東南沿海特殊的地理環境中與閩越、閩南本土文化多次融合, 宋元明清以來在與異域經濟文化交流和向外拓展中吸收了東南亞、阿拉伯、西方等外來優秀文化因素而形成的農耕文化與海洋文化交織的閩南民系文化,是歷代閩南人創造出來的精神文明與物質文明的總和,是中華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

方案的總體目標為,建設一批有利于文化遺產保護的基礎設施,改善文化遺產保存、保護的環境,瀕危和重要的文化遺產以及一批傳承人得到有效的保護,全社會文化遺產保護意識不斷提高;建立一套科學化、規范化、法制化、網絡化的文化生態保護體制和運行機制;整體有效保護非物質文化遺產, 維護文化遺產與人文環境、自然環境的文化生態平衡;培養高度的文化自覺和文化自信,提高全社會的文化素質,促進人的全面發展;發揮祖地文化優勢, 深入開展海峽兩岸文化交流,不斷增強閩南文化認同感,建設兩岸文化交流重要基地和共有精神家園;按照“創新、協調、綠色、開放、共享”的要求,傳承閩南文化優良品質,弘揚閩南文化精神,推進我市經濟建設、政治建設、文化建設、社會建設、生態文明建設和黨的建設全面協調可持續發展。

推進漳州“海絲”申遺 實施“五古豐登”行動

方案指出,將確定一批漳州市文化遺產保護和利用建設儲備項目。 推進漳州“海上絲綢之路”申遺工作,開展遺址本體保護展示、環境整治等方面工作,爭取“海絲”申遺成功;對全市17個文化遺產的周邊環境進行整理利用;全面實施“五古豐登”行動規劃,重點做好漳州古城、龍海鎮海衛、田螺坑土樓群等22個“五古豐登”重要支撐項目的保護利用,挖掘五古文化,提升閩南文化,傳承朱子文化,豐富臺海文化, 保護海絲文化, 重點保護好古厝、古橋、古街、古樹、古牌坊等歷史文化資源;建設5個綜合非遺展示館及專題展示中心, 更好地傳承和弘揚漳州的歷史文化,讓人們記得住鄉愁。

完善非遺名錄體系 保護好各級傳承人

根據方案, 將完善國家、 省、 市、縣(區) 四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名錄體系。有效保護全市(六批次)市級以上107項非遺項目,其中2項列入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人類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作名錄、16項列入國家級名錄、51項列入省級名錄。加大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挖掘力度,有效保護好新增的各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力爭更多項目列入聯合國、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名錄。同時,健全各級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代表性傳承人保護機制,有效保護市級以上非遺項目代表性傳承人129人, 其中11個國家級代表性傳承人、50個省級代表性傳承人;有效保護好新增的各級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代表性傳承人; 扶持和推進《規劃》中漳州市第一批傳承傳習、展覽展示設施的建設項目。

開展教育傳承活動 深化各類學術研究

方案指出, 通過開展學校教育傳承活動,鼓勵中小學校開設鄉土教育課程,職業技術(藝術)院校對學生進行有關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教學傳習, 高校培養文化遺產保護、傳承、研究的專業人才,構建幼兒園、小學、中學、職業院校、高等院校階梯式的非物質文化遺產教育傳承體系。

同時,發揮高校和社會有關團體的學術力量,開展閩南文化、文化生態保護區建設、政策法規等研究,構建一套與實踐緊密結合的文化生態保護理論體系。

打造一批展示中心 開展跨區文化交流

方案要求, 要推進“五館一歌”(博物館、藝術館、圖書館、科技館、規劃館、歌劇院)和閩南文化(漳州)展示中心、閩南文化生態走廊建設。做好《規劃》中漳州市第一批整體性保護重點區域建設,不斷探索整體保護方法,全面推進文化生態整體性保護工作。建設“東南西北中”五大景觀區域、世界級(國家級)非遺項目專題展示館、整體性保護區域展示館、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傳習所, 為非遺展示、傳承活動提供物質載體。

同時,做好《規劃》中漳州市第一批對臺對外非物質文化遺產交流活動,不斷挖掘、培養新項目,廣泛開展與臺灣、港澳地區和世界各國的文化交流活動,擴大閩南文化的影響力。加大力度扶持一批生產性保護項目,傳承傳統手工技藝,努力實現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的社會效益和經濟效益,促進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與經濟社會協調發展的良性互動。

此外,方案還提出,我市將建立《漳州文庫》, 研究弘揚歷代鄉賢對漳州閩南文化內涵及外延的深化與拓展;搶救保護一批珍稀古代地方志、鄉賢詩文集、金石拓片和民間文書等地方文獻;撰寫漳州文化研究學術著作。

來 源:閩南日報 責任編輯:張金環
泉州經濟網建設聲明:

1、本網站所登載之內容,不論原創或轉載,皆以傳播傳遞信息為主,不做任何商業用途。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它問題需要同本網聯系的,請在30日內進行。
2、本網原創之作品,歡迎有共同心聲者轉載分享,并請注明出處。
※ 有關作品版權事宜請聯系:0595-22959379 郵箱:admin@qzwhcy.com

另类国产ts人妖视频网站,狼人香蕉香蕉在线28,日本第一福利片在线观看中文,欧美在线视频一区
亚洲中文字幕tⅴ | 在线观看精品国产午夜福利片 | 婷婷的五月天在线视频观看 | 最新日韩精品中文字幕 | 一级a一片久久久 | 一区二区日韩一区视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