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位置: 首頁 »傳統產業»正文

弘揚工匠精神 勞模勇當先鋒

http://www.merchenaries.com【泉州經濟網】2016-05-23

 

常年與堅硬的石頭為伴,造就了吳敏達性格當中的堅韌與頑強。

 

薄薄一層涂料,背后凝聚著胡建林及其團隊的無數心血。

 

每天進出車間、下工地,對高國強來說是“家常便飯”。

 

賈冬霞堅持用心制造產品,不放過任何一個極細微的環節,才是對客戶真正的負責。

核心提示

火紅五月,向勞動者致敬,為勞動者喝彩。“不懈創新,勤勉開拓”的勞模精神和“精益求精,專業敬業”的工匠精神,是時代的精神符號和價值追求。在這個屬于勞動者的激情五月,洛江區總工會特別推選勞模群體中的工匠佼佼者,介紹他們的先進事跡,展現他們的工匠精神。正因為勞動者們勤勉嚴謹、匠心獨運,社會的發展才有了源源不絕的強勁力量。

近年來,為了選樹勞模、培育工匠,洛江區總工會著力組織勞動者們廣泛開展技能競賽,依托創建勞模創新工作室活動,發揮勞模引領示范作用,組織勞模外出觀摩學習,抓好職工經濟技術創新活動,在全區積極開展“名師帶高徒”、“金牌工人”、科技創新、技術革新、“五小發明”、合理化建議等活動,積極培育和弘揚新時代的工匠精神。

吳敏達 與石為伴 心堅智明

經歷30年的磨煉,她在傳統石雕領域內早就可以篤悠悠地信馬由韁了。然而,市場風云突變,為了企業的生存,她再次勇敢地站了出來,一步一個腳印去推開石雕藝術的另一扇大門……

五六年前,泉州東藝雕刻有限公司藝術總監吳敏達就感受到了一種山雨欲來風滿樓的氣氛——仿佛一夜之間,她所熟悉的傳統石雕市場開始冷清下來,公司來自日本、臺灣等地區的訂單也在不斷減少。“以日本市場為例,以前我們有許多大型石雕佛像的訂單來自日本,但是在近幾年,訂單量急劇下降,這引起了我們的焦慮。”吳敏達說,她意識到企業正面臨著生存的“瓶頸問題”。

常年與堅硬的石頭為伴,也造就了吳敏達性格當中的堅韌與頑強。“海到無邊天作岸,山登絕頂我為峰。”林則徐在200多年前發出的豪言,而今成了吳敏達掙脫困境的誓言。近30年來,她主要從事傳統石雕、影雕的研究創作,在宗教寺廟雕刻、大型城市雕塑、園林環藝等方面,駕輕就熟。但是現在,為了對接市場需求,她又決意要向建筑外墻雕飾等領域發起挑戰。

“臺灣某知名地產公司對我們發出了邀請,希望我們能為他們在臺北的樓盤制作新古典巴洛克風格的崗石城堡外墻,因第一次接觸這么高難度的工程,這對于我們來說,意味著一個重要的機會,但也預示著需要面對一個前所未遇的難題。”吳敏達說道。但她相信只要拿出工匠精神,沒有跨不過去的坎。沒有類似的設計經驗?那就主動請教行業專家,查看相關資料!沒有嘗試過如此復雜的拼裝?那就多做論證,多建模型進行嘗試!

為了做好設計方案,吳敏達在將近半個月的時間里,每天只睡三至四個小時,夜以繼日地組織公司研究人員進行探討。“這并不是我們熟悉的領域,我們在設計上也走了很多的彎路。但為了讓客戶滿意,我們必須拿出最好的方案,進行最完美的細節設計。制作第一個超大的3D圓拱門,我們甚至不惜根據大樣用泡沫塊做1∶1模型,再根據模型加工石材,之后還要進行正立的‘假組裝’,修改誤差,最后再雕刻花紋并加工完成。最終,我們鍥而不舍的精神得到了回報,客戶完全被我們的設計征服了。”

“要想生存就要不斷接受新挑戰,對此我們心知肚明。”吳敏達說,“但是在發展新業務的同時,我也沒有放棄發展傳統石雕工藝。”近年來,她的石雕、影雕作品屢屢在全國工藝美術展覽上獲獎,如《靜觀》獲2015中國工藝美術“百花獎”評比金獎,彩色影雕《千手千眼觀音》獲第七屆中國(合肥)國際文化博覽會暨2013中國工藝美術精品博覽會金獎,碎石影雕《星云大師》獲“首屆中國·莆田佛教文化用品博覽會”金獎,彩色影雕《三圣佛》獲第九屆中國海峽工藝品博覽會優秀作品評比金獎……讓吳敏達欣慰的是,由于東藝雕刻的產品既注重技藝又追求創意,所以在傳統石雕方面的訂單也在逐漸回暖,如今其產品主銷日本、澳大利亞、新加坡和香港、臺灣等十幾個國家和地區。她還被評為福建省工藝美術大師、泉州市優秀人才。

“嘗試新的突破,不僅僅是為自己的履歷上增添一行字。更重要的是,一旦突破限制自身的慣性的話,你會發現新的奮勇向前的動力。”吳敏達微笑著告訴我們。

胡建林 用執著涂抹人生的七色彩

薄薄一層涂料,背后凝聚的卻是深耕20余年的專注與追求。胡建林每天穿梭在信和新材料的實驗室中,與各種化工原料打交道。憑借著過硬的技術,他和他的技術團隊屢屢在國內外的發明創新展上,將各種榮譽帶回公司。在他的帶領下,信和新材料已成為國內第一家成功研發并得到大規模應用的高端核電全系列環保型涂料的公司。

“無論頭上是怎樣的天空,我準備承受任何風暴。”正如同拜倫的這句名言,不管市場如何變幻莫測,在信和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技術副總胡建林的眼里,風暴只會讓有恒心、有定力、有準備的山峰,愈顯崢嶸。

1995年7月,胡建林畢業于上海石油化工高等專科學校高分子化工專業,畢業后分配到上海前衛造漆廠技術科工作,從此與油漆涂料結緣。1999年,胡建林為發揮其在涂料專業知識上的特長,選擇加入了信和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這一“大家庭”。

“每一次技術創新、產品研發,都要具有一定前瞻性的眼光,而這需要在大量實踐的基礎上產生。”胡建林說,他一進入信和便如魚得水,在公司董事長的囑托和關照下,他靜下心來,鉆進實驗室里埋頭研究,十幾年如一日地為公司新產品的研發提供技術支持。不管是在起步初期為國內的工藝品提供涂料,還是在2001年至今,公司果斷轉型進入工程機械、重防腐市場,胡建林和他領導的技術團隊都顯露了強大的優勢:通過“互相配合、智力聯動”的方式去掌握新的技術,以此推動公司在輕鋼防腐、重防腐等領域不斷實現突破。

在過去的十幾年中,信和新材料的產品不僅在工程機械,而且在船舶制造、石化生產、橋梁建造、軍工制造等領域得到了廣泛的應用。

“如今我們研發的重防腐涂料,性能已達到或者超過國外同類產品的水平。信和新材料產品還成為國內首家打破國外廠家壟斷,將重防腐涂料應用于特大型跨海大橋的企業。”胡建林說道,“同時,我們生產的環保型核電站專用防腐涂料,也突破了國外廠家對于這一高端領域的封鎖。不同于以往國內廠家只能少量應用于核電站外圍區域,信和新材料的產品被使用在核電站全區域,而且具有完全自主知識產權,目前已經使用在江蘇田灣核電站以及中國首個出口的三代核電項目‘華龍一號’巴基斯坦卡拉奇核電項目中,為國家‘一帶一路’,也為中國核電技術走向世界,提供了重要的產業基礎。”

作為工業細分領域的專業涂料廠商,信和新材料在產品系列發展、生產工藝、施工應用等方面都有很深的專業素養和獨特的技術造詣。在短短的十幾年時間里,胡建林帶領他的技術團隊已經完成了多次技術革新與產品的更新換代,這使得公司產品能夠勇立潮頭,不斷適合市場的需求,拓展自己的市場份額,也輕松避開了業內競爭引發的一次次“風暴”。

“利用秸稈等廢棄物生產天然抗菌內墻涂料”獲第七屆國際發明展金獎;“WCB高性能室外超薄型鋼結構防火涂料”獲2013年海峽兩岸職工創新成果金獎;“海洋船舶重防腐涂料的研制及產業化應用”獲2014年度福建省科技進步一等獎……榮譽面前,胡建林顯得很淡然。“榮譽都是屬于團隊的,如果沒有團隊的力量,我也無法享有這些贊譽。對于我而言,‘工匠精神’意味著執著,意味著潛心去不斷地創新。”作為泉州市勞動模范,胡建林認為,“把產品做到讓客戶放心,這就是我們創新創造的源動力。”

胡建林沒有后悔每日忙碌于實驗室,與不言不語的瓶瓶罐罐打交道。也許在他的世界里,這些灰色、透明的器皿背后,升騰著的恰是他為工業體系提供全方位防護的夢想。

高國強 機械基地飛出“蒙古雄鷹”

生產與管理是相互依存、并行不悖的一個整體,為提高生產效率,加強部門管理,高國強頂著烈日奔波在車間一線與倉庫之間。忙而不亂,是他的座右銘;專注、精確、完美,是他的追求。來自內蒙古的他,在海濱鄒魯泉州找到了飛翔的天空。

頂著紅色安全盔的同時,也頂著一頭的熱汗,這是高國強給我們留下的第一印象。雖然來自內蒙古的漢子常被稱為“蒙古雄鷹”,但是從外表上看,高國強卻顯得文質彬彬,頗有“儒將”之風。身為福建鐵拓機械有限公司生產運營部的總監,高國強需要全面負責生產運營方面的工作,每天進出車間、下工地、跑業務,早已是“家常便飯”;在焊罩邊躲著濺出的火星花與員工談心,在工地上扯著嗓子為送料事宜進行溝通,也是習以為常。“‘為客戶創造最大價值,為員工創造美好生活’,這就是我們這個團隊的追求。”高國強告訴我們,在市場競爭中,做事的專注度往往是決定成敗的關鍵。“鐵拓機械很注重職業培訓,只有樹立職業觀念,公司的產品才有可能做得更好。我們從操作、安全、細節規范等方面,對員工開展全方位的培訓,以期提升員工能力,并與我們鐵拓的實際情況相結合,有效地提高管理水平。”

2009年,高國強領導的生產部被評為鐵拓機械優秀部門,得到公司的認可。2010年里,他帶領的生產部門力挑重擔,克服了訂單扎堆、生產力不足、原材料供應不及時、圖紙頻繁更改等問題,合理調整生產計劃方案,共完成100多份訂單,及時為客戶供貨,贏得了來自市場的美譽。2012年,高國強被評為 “2009年至2011年泉州市勞動模范”。2013年11月獲評洛江區“十佳新洛江人”。

“創新是工匠精神的延伸,必須把創新精神與工匠精神有機結合起來。沒有創新,就沒有工匠精神的弘揚。我們公司有員工提案獎勵制度,對好的提案我們都有獎勵,去年我們有30多項的工藝更新,10多件優秀的工裝夾具,這些對提高產品質量,提升生產效率都有很大的幫助。”高國強強調說,“只要員工肯用心,企業必定會蒸蒸日上。”

在生產運營過程中,高國強還有一雙善于發現問題的“鷹眼”。2016年,高國強在工作中敏銳地察覺到原有的物料制度存在弊端,對其實施改革,將之前的“領料制度”改為“送料制度”,極大地提高車間員工及倉庫人員的工作效率,得到了公司的好評。“當時是發現倉庫人員忙亂,沒有效率,車間人員多次到倉庫領料,也沒有任何的計劃性。倉庫領料的隨意性,會導致收發效率的低下。為此,我在思索之后將‘領料制度’更改為‘送料制度’。現在的情形是,倉庫人員沒有那么忙,車間也沒有人員隨意進出倉庫。倉庫管理水平逐漸提升,尤其在‘6S’(整理、整頓、清掃、清潔、素養、安全)方面有大幅度的提高。倉庫盤點差異率由去年的3%,降低到現在的0.5%,倉管人員的工作積極性得到了提高。”高國強解釋稱。

鐵拓機械在不斷吸收國內外先進技術的同時,還根據客戶的需要,不斷改進、完善、提高產品質量和服務水平。高國強認為,優質的產品源于精湛的服務,在創新發展、服務增值、綠色制造的道路上,他們會繼續邁出探索的步伐,以勤勤懇懇的工作來換取客戶的掌聲。

賈冬霞 永不言敗的“電流調解員”

現代城鄉離不開電,但低壓線路的三相負荷電流不平衡時,就可能會有不良情況發生。賈冬霞通過不懈研發創新設備,在三相電流出現“不和諧”狀況時,對其進行自動“調節”。技術專長的運用和技能積淀的發揮,使得她沉穩篤定地駕馭著“電流馬車”,飛馳在成功的道路上。

一次成功需要多少次失敗才能換來?泉州維盾電氣有限公司研發部主任賈冬霞已經記不清了。那些重復實驗的日子,就像眼前路上的鵝卵石一般,一個緊挨著一個,終究鋪成一條可供通行的道路。對她而言,實驗即堅持,堅持就是追逐幸福的力量。

賈冬霞畢業于中南工業大學(現名中南大學)自動化專業,1990年她離開河北老家來到泉州,并最終選擇在這里落地生根。在泉州維盾電氣的實驗室中,賈冬霞經歷過數不清的失敗挫折,但她從不放棄,堅持試驗與實踐相結合,最終贏得了常人難以企及的榮譽。“不管是技術人員,還是研發人員,面對挫折時,一定要有過硬的心理素質。制造、驗證,如果失敗,就再制造、再驗證,周而復始,直至成功。”賈冬霞的話擲地有聲。

2013年,賈冬霞獲得618海峽兩岸職工創新成果展金獎;2013年獲歐洲特拉斯特國際發明博覽會銀獎;2014年獲美國匹茲堡國際發明博覽會銅獎;2015年獲全國五一巾幗標兵稱號;2016年榮獲“福建省五一勞動獎章”……面對成績,賈冬霞沒有自滿,她說:“榮譽面前須保持淡然,因為前進的道路上還會不斷地有新的任務、新的目標。人活一生就是要不斷努力才有意義。”

賈冬霞研發的智能型低壓線路末端電壓優化裝置,是一種能緩解、減輕三相不平衡情況下線路損耗的設備。該裝置對于節能減排大有裨益。賈冬霞對該裝置的研發記憶猶新:“一般供電的變壓器都是三相四線的,三相負荷如果不平衡,就會引起不良情況的發生。而老百姓家庭用電是單相的,而且很不平均,這樣就會造成‘零點飄移’(電路輸出端電壓偏離原固定值而上下漂動)。在實驗過程中,我們發現,可以對不平衡的電壓進行適當‘調解’,使得線路的能量損耗更低。于是這種優化裝置的設計方案就被擺上臺面了。”但“調解”電流說來容易,試驗起來可就難了,為了攻克這一難題,賈冬霞和她的研發團隊一起奮斗了兩三年。“走向成功的道路通常是漫長的,這就要求我們要能守得住初心,發揮工匠精神,以孜孜不倦的態度去克服前進中的種種困難。”守得云開見日出,2015年,智能型低壓線路末端電壓優化裝置獲得了法國巴黎國際發明博覽會金獎。

“對產品深入鉆研思索,不停打磨探尋,不斷追求完美,我覺得這是工匠必須具備的職業操守。”賈冬霞認真地表示,她希望自己的研發團隊能在實際工作中不斷積累經驗,掌握更多扎實技能,“用心制造產品,不放過任何一個極細微的環節,是對工匠精神最好的詮釋。”

來 源:泉州晚報 責任編輯:張金環
泉州經濟網建設聲明:

1、本網站所登載之內容,不論原創或轉載,皆以傳播傳遞信息為主,不做任何商業用途。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它問題需要同本網聯系的,請在30日內進行。
2、本網原創之作品,歡迎有共同心聲者轉載分享,并請注明出處。
※ 有關作品版權事宜請聯系:0595-22959379 郵箱:admin@qzwhcy.com

另类国产ts人妖视频网站,狼人香蕉香蕉在线28,日本第一福利片在线观看中文,欧美在线视频一区
在线看片免费人成视频播 | 日本日本乱码伦不卡视频 | 亚洲一区二区三区自拍天堂 | 日本在线亚州精品视频在线 | 尤物精品国产第一福利网站 | 中文高清亚洲电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