閩臺同名村 謁祖寄鄉愁
閩臺“三同文化”交流展示系列活動舉行
11日,第八屆海峽論壇·閩臺“三同文化”交流展示系列活動暨閩臺同名(同宗)村鎮尋根續緣之旅在泉港舉行,來自兩岸的數百位宗親代表歡聚一堂,共敘親緣。
一家人 莫客氣昨日,參加第八屆海峽論壇·閩臺“三同文化”交流展示系列活動的臺灣同胞抵達泉港。兩岸宗親共敘親緣,氣氛熱烈。合影時,大家一起把年長的84歲阿伯——來自泉港區后龍鎮柳亭村的陳阿鳥請到前排就座。 (陳起拓 攝)
來自臺北的沈牧蛟今年60歲,這是他平生第一次來到泉港。他說,小時候就經常聽長輩提起泉港,很多臺灣鄉親的祖輩都是從泉港這邊過去的,此次大家走訪同名村鎮,尋找同室宗親,就是來尋根拜謁先祖的,一踏上這里就感覺非常親切!
陳龍雄老人生活在臺灣苗栗縣后龍鎮,兩年前來過泉港區后龍鎮。他說,當時的情景讓人永生難忘,宗親們見面時有著訴說不盡的親情、鄉情,自己還特別從泉港后龍鎮帶了幾把紅土回到臺灣,存放在家里,常常獨自望著紅土思念故鄉。
在昨天的活動現場,同說閩南語的鄉親們熱烈交流,互訴衷情。主辦方組織臺灣宗親到祖地前黃鎮后張村、峰尾鎮誠峰村、后龍鎮柳亭村、界山鎮下朱村、山腰街道荷池社區、南埔鎮沙格村等6個村(居)尋根謁祖。
歷史上,從大陸移居臺灣的民眾將所處村鎮冠以與祖地相同的地名,以此銘記祖籍。相關負責人介紹說,近年來泉港區積極探索閩臺文化交流的新形式、新途徑、新載體,創新性地開展兩岸“同名·同宗·同樂”文化交流,已成功對接8對兩岸同名、同宗村;舉辦兩屆“海峽傳統文化·北管學術研討會”以及多次兩岸北管交流演出,參加“三同文化”交流的臺灣宗親遍布臺灣12個縣市、5萬多人次。
由泉港區人民政府主辦的閩臺“三同文化”交流展示系列活動是第八屆海峽論壇民間交流重要活動之一,以“同名村(鎮)結對,同宗親尋根,同禮樂交流”為主題,吸引海峽兩岸的閩臺宗親代表、譜牒專家學者等近300人參加。
1、本網站所登載之內容,不論原創或轉載,皆以傳播傳遞信息為主,不做任何商業用途。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它問題需要同本網聯系的,請在30日內進行。
2、本網原創之作品,歡迎有共同心聲者轉載分享,并請注明出處。
※ 有關作品版權事宜請聯系:0595-22959379 郵箱:admin@qzwhc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