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一座博物館悄然出現在南安,館內陳列了上千尊德化白瓷。該館對外開放僅一個多月,就獲得了泉州市文化專項資金支持。據悉,這座博物館是由當地民營企業家魏芳漢獨資創建的,是南安市首家民營藝術品博物館。該館名為“漢侯博物館”,目前正在申請成為“海絲博物館陶瓷分館”,并免費向市民開放。
十幾年遍訪名師 收集陶瓷珍品
走進漢侯博物館,迎接你的是出自中國陶瓷藝術大師許興澤之手的1.92米的滴水觀音。上到3樓,仿佛進入了陶瓷世界。上千尊德化白瓷向你遙遙招手。在這里,你可以感受手執龍頭拐杖、被紅纓繩束縛住的蘇武眼望天空的絕望;體會花甲老人坐在椅子上思念親人的孤寂;感觸北極冰全部融化時無法冬眠的北極熊的困惑……
據該博物館館主魏芳漢介紹,館內除珍藏上千件中國工藝美術大師、中國陶瓷藝術大師及老藝人的陶瓷珍品之外,還收藏有宋元瓷器300多件、明清瓷器100多件、民國瓷器80多件,都是他一點一滴收集來的。“這是瓷都德化的藝術瑰寶與精神財富,也是文化遺產,獨樂樂不如眾樂樂,因此就將這些珍品貢獻出來籌建這家博物館了。”魏芳漢表示。
據介紹,魏芳漢2000年時首次到德化,就被瓷都千年的陶瓷文化傳承所感動,從此瘋狂愛上了那里的陶瓷。之后,現當代德化瓷藝術品收藏,成為魏芳漢的追求和生活中唯一的樂趣。十多年里,他遍訪名師,與許興澤、楊劍民、陳德卿、蘇清河、蘇玉峰、蘇獻忠、柯宏榮等陶瓷藝術家一起研究、鑒賞。
如今,該博物館正致力于申請成為海上絲綢之路博物館陶瓷分館,將以宋、元、明、清、民國、現當代為時間軸,形成系列展館。
獨資創建博物館 只為一抹情懷
在其他博物館,你會看到不少安保人員在巡邏,保護珍品。而在漢侯博物館5000多平方米的展廳里,卻看不到一個安保人員。“所有的動靜都在我手機上,我一清二楚,無需安保人員。”魏芳漢邊說邊打開手機上的一個APP,在上面可以清晰地看到展廳的每個角落。
魏芳漢介紹,他一直想創建一個智慧型博物館,而漢侯博物館就是他的心血。三年前籌建博物館時,他就在展廳內放置了多個攝像頭,并從華南理工大學重金購買了實時監控APP,視頻畫面只要有輕微抖動,手機將自動連接報警系統,進行報警,并進行智能操作,將大門緊閉,防止人員進出。除此之外,館內展位LED燈、玻璃等也可通過APP智能控制開關、升降,換展撤展、更換主題輕松自如。
籌建博物館成本昂貴,但魏芳漢卻說,參觀無需門票,只要是真正懂文化的人,愿花時間預約,都可與這些稀有的白瓷邂逅。博物館內,還無限量提供免費飲料。
提起籌建博物館的初衷,做安防事業的魏芳漢調侃,將其他地方賺來的錢全貼在博物館上了,但他無怨無悔:“在我的觀念里,一個城市要有一座博物館,通過物化的產品來凸顯一種文化。”魏芳漢認為,漢侯博物館就是要通過德化白瓷向世界展示海上絲綢之路的窯口文化,讓參觀者精神愉悅,讓南安市增添一絲溫文爾雅。
□新聞眼
泉州文化惠民卡
上線試運營
近日,由泉州市文化改革發展工作領導小組推出的泉州文化惠民卡項目正式上線試運營。
“把‘互聯網+’引入泉州文化惠民卡,建設網上商城,形成一個完全開放的文化消費平臺,有利于全方位服務商家和消費者。”該項目運營負責人表示,企業可撥打熱線或訪問網站來申請加盟,無需承擔任何費用,加盟企業可在網站、手機客戶端發布上市新品、促銷產品,從中發現更多商機;消費者也可通過網站和手機客戶端進行線上消費。
據悉,目前已有326家共480多款產品加盟“文惠卡”商城,涵蓋文化藝術(工藝美術、書法、繪畫、攝影攝像)、文化旅游、教育培訓、影院書店、休閑娛樂、健康養生、特色美食等7大類文化產品。
另外,泉州文化惠民卡電影兌換卡也在當日啟動,會員價格低至3~5折,覆蓋市區萬達、金逸、橫店、萬星、沃美、樂尚、大地等影城,以及石獅、晉江、南安、安溪、永春、德化等縣(市、區)。
泉州695萬元
支持文化產業項目
近日,泉州市2016年度第一批文化產業發展專項資金匯總表公布,此次泉州市財政局共撥款695萬元支持各縣(市、區)企事業文化項目,包括漢侯博物館、“福船”特色文化產業項目、高甲戲“溫陵五少”劇目建設等,都獲得了10萬~55萬元不等的資金支持。據了解,今年第一批文化產業發展專項資金重點支持投資量大、成長性好、帶動性強、影響較廣、特色顯著的項目。(海都記者 謝洛靜 文/圖)
1、本網站所登載之內容,不論原創或轉載,皆以傳播傳遞信息為主,不做任何商業用途。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它問題需要同本網聯系的,請在30日內進行。
2、本網原創之作品,歡迎有共同心聲者轉載分享,并請注明出處。
※ 有關作品版權事宜請聯系:0595-22959379 郵箱:admin@qzwhc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