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位置: 首頁 »綜合»正文

“互聯網+”法律援助啟動 新模式開全省先河

http://www.merchenaries.com【泉州經濟網】2016-07-04

2016泉州晚報社讀者節1日拉開序幕,市司法局聯合本社打造首場活動——

“互聯網+”法律援助啟動 新模式開全省先河

核心提示

7月1日上午,泉州晚報大廈大堂一樓,由泉州市司法局和泉州晚報社聯合主辦、泉州市法律援助中心承辦的泉州市“互聯網+”法律援助啟動儀式在這里舉行。這也是2016泉州晚報社讀者節系列活動的首場活動。福建省司法廳副廳長俞建春、泉州市政府副市長盧炳椿出席啟動儀式。 □本報記者 儲曉莉

 

活動現場,援助律師耐心地解答群眾的咨詢。(林勁峰 攝)

借力“互聯網+” 編織法援便民無縫網絡

活動由泉州市司法局局長鄭建輝主持,省法律援助中心、泉州市委政法委、市公安局、市檢察院、市中級人民法院的領導,各縣(市、區)司法局局長、法律援助中心負責人,市直30家律師事務所負責人,市直各法律援助工作站負責人和讀者代表總計300多人參加。

“嗖嗖嗖……”隨著各位嘉賓一齊把手按在啟動球上,泉州市開始真正實現百姓在家輕點鼠標即可在線法律咨詢和申請法律援助,開啟泉州“互聯網+”法律援助新模式。

“泉州市法律援助長期以來取得的成績,值得高度贊賞!”開場致辭時,福建省司法廳副廳長俞建春特別激動地說,泉州市“互聯網+”法律援助工作在全省首開先河,是一個重大突破,其經驗值得在全省推廣。

泉州市司法局副局長柯秀麗在接受記者采訪時特別指出:“‘互聯網+’法律援助立足群眾需求,突破地域限制,進一步暢通法律援助便民服務的‘最后一公里’,實現‘援助多服務、群眾少辛苦、數據多跑路、百姓少跑腿’的綜合效益。”多年來,泉州市法律援助中心為了能幫助更多貧弱群體,一直在努力打造便民利民服務網絡,構筑市、縣、鎮、村四級法律援助工作網絡,由市縣兩級12個法律援助中心、163個鄉鎮(街道)援助站、115個社團援助站和2464名村居(社區)法律援助聯絡員串聯起一個“城鎮半小時,農村一小時”法律援助服務圈。

動動手指 在家就可以申請法律援助

一分耕耘一分收獲,泉州市“互聯網+”法律援助在全省首開先河絕不是偶然,這緣于泉州法援人平常工作的勤勤懇懇,總是急受援人之所急,想受援人之所想。多年來,泉州市法律援助中心工作得到從部委到省市級的多次肯定,也先后獲得各級表彰近40次,但泉州法援人仍然不放松對自己的要求,不斷思考如何才能更好地服務到有需要的百姓。

從今年年初打造“互聯網+”法律援助新服務模式的構想,到7月1日的系統正式啟動,不到半年時間。期間,泉州市司法局和泉州市法律援助中心都高度關注這項工作的推進,4月初開始試運行,經過修改完善,5月初該系統開始在全市進行推廣,再到舉行正式啟動儀式,網上網下相互促進、相互融合的法律援助工作新格局從此形成。

據介紹,“互聯網+”法律援助正式啟動后,市民只要通過泉州市法律援助中心官網,通過快速導航找到“網上申請”這個版塊,無需注冊,就可以直接填寫身份和案件信息,在線進行法律咨詢和法律援助申請。也可以通過泉州市司法局官網和泉州市司法局的官方微信,尋求在線法律援助。

讀者咨詢話題多 律師耐心來解答

活動現場,主辦方還特別安排了現場法律咨詢和法律援助活動。市法律援助中心工作人員、8名金牌律師、3名公證人員現場接受市民咨詢。

離8點的啟動儀式還有些時間,已有許多市民提前趕到泉州晚報大廈,援助律師們隨即開始接受咨詢。

記者發現,市民咨詢的話題涉及勞務糾紛、交通事故賠償、離婚糾紛、工資拖欠等各個關乎百姓切身權益的領域。這其中,以勞務糾紛最突出,沒簽訂勞動合同但又發生勞務關系,一旦發生傷亡,索賠之路無比艱辛,如何為自己維權的確困擾著許多人。

現場,記者碰到前來咨詢的鄭先生。他告訴記者,他的一個朋友前段時間臨時受雇于一家小型公司幫忙拉電線,朋友無電工上崗證,在操作中發生意外,不幸身亡,但公司老板拒絕賠償。接受咨詢的市法律援助中心蘇律師告訴鄭先生,雖然他朋友跟受雇公司沒有勞動合同,但有勞務關系,如果經法醫鑒定,死因明確系電工操作,可根據《侵權責任法》等有關法律規定,向受雇公司索賠。蘇律師向鄭先生詳細講解了如何索賠以及索賠依據和標準,給出專業的法律意見。“碰到這種事,我們既不懂法律,又請不起律師,聽到晚報社這里有律師現場接受咨詢的活動,特意趕過來,結果不僅得到明確的答案,還知道像我們這樣因經濟困難打不起官司可以申請法律援助。”鄭先生咨詢過后,豁然開朗,他激動地握著蘇律師的手,不斷表示感謝。

鄭先生的案例只是咨詢活動的一個縮影。雖然只是短短的兩個多小時,但有100多人次來現場咨詢,援助律師們應接不暇,經常同一時間接受多人咨詢。

泉州市法律援助中心主任張居彪表示,“互聯網+”法律援助是一個創新突破,但又是一個新的起點,未來,“互聯網+”法律援助這一平臺將為泉州法援人的“應援盡援,應援速援,應援優援”目標提供更暢通的渠道。

 

“互聯網+”法律援助啟動儀式吸引了不少市民參與 (林勁峰 攝)

案例一 全款買了車位 卻被開發商抵押

市民林女士去年底全款購買了晉江某小區的一個車位,共花費11.6萬元。3個多月過去了,開發商拖著不去泉州市房管局備案。心存疑慮的她到市房管局查詢,驚訝地發現開發商將車位賣給她之前,已將車位產權抵押給了一家金融機構。隨后,她找到開發商協商,表示要么盡快進行備案及辦理產權證,要么退還車位款,但開發商遲遲未回復。1日活動現場,她特地前來咨詢。

對于林女士的情況,福建高融律師事務所律師侯文娟表示,開發商故意隱瞞了車位已經抵押給金融機構的事實,涉嫌欺詐,林女士可以通過法律途徑維權,請求法院判令車位買賣合同無效,要求開發商退還全部的購車位款,并要求開發商支付資金占用損失(利息)。(記者 王麗虹)

案例二

借給朋友20萬元 不料對方玩失蹤

南安的吳先生2014年10月將20萬元借給了朋友張某,張某當時將一輛嶄新的轎車抵押給他,并寫下一張欠條。誰知不到1個月,他就再也找不到張某,打電話關機,微信也被拉黑。更可氣的是,自稱是車行的幾個陌生人找到他,聲稱張某沒有還車貸,強行將轎車開走。如今1年多過去了,他仍找不到張某。

福建溫陵律師事務所律師陳清表示,根據吳先生出具的欠條,上面未約定還款時間,雙方的借款合同實質是無期限的合同。該糾紛的訴訟時效如果符合《民法通則》第137條規定的要求的,可適用20年的特殊長期訴訟時效。建議吳先生向法院起訴,要求張某返還20萬元欠款。勝訴后若張某仍拒絕還款,可向法院申請強制執行,凍結張某銀行存款,將其列入失信被執行人“黑名單”,并限制對方進行高消費,限制其出境、搭乘飛機等。(記者 王麗虹)

案例三

樓板滲水影響裝修 樓上業主不幫解決

當天8點未到,家住泉州市區溫陵北拓的黃女士就來到報社大堂,她的家最近準備二次裝修,但樓板一直滲水,影響了進度。“裝修師傅查看后發現,是四樓的住戶水管爆裂。”她通知樓上的業主修理后沒多久,陽臺又漏水了。“對方說已經幫忙修過一次,不愿意再幫我們修了。”她說,她只要求對方能開個門,她自己請師傅修,所有的費用她自己承擔。然而,與對方反復協商過幾次,都未得到允許。

福建達業律師事務所律師鄭智鎊仔細了解情況后,認為水管爆裂是裝修時候埋下的,確實屬于樓上業主的責任。他建議黃女士先通過物業或社區居委會調解,若不成,再通過法律訴訟解決。(記者 王樹帆)

案例四

孩子被撞成重傷 巨額醫藥費索賠難

活動現場,記者遇見了南安的黃先生,他認真閱讀著現場發放的泉州市法律援助、網上咨詢申請操作指南,他想通過法律渠道,為自己的孩子爭取一份活著的希望。原來,去年12月底,他7歲的孩子在學校門口被一輛電動車撞倒,肇事者直接走了。孩子被同學扶進學校后不久,突然暈倒在教室,隨后被緊急送到醫院。經診斷,孩子顱腦骨裂,腦內出血,由于沒有及時送醫,情況危急。經過幾個月的治療,如今已花去了40多萬元。

“肇事者找到后,只支付了5.5萬元醫藥費,這根本是杯水車薪,如今孩子四肢無法動彈,人也不是很清醒,醫生說必須再做手術,手術費用需要30多萬元。”黃先生一臉愁容地說,肇事者稱沒錢,孩子治病救命的錢沒有著落,一家人都不知道怎么辦了。

福建溫陵律師事務所律師陳清表示,交通事故賠償雙方如不能就賠償達成協議,受害人可以向法院提起訴訟,可以要求肇事司機賠償醫藥費、住院費、必要的營養費、交通費、住院伙食補助費等,如果肇事者不肯承擔賠償責任,可以申請法院強制執行。此外,建議黃先生向民政部門、本單位工會申請救助金,以及申請道路交通事故社會救助基金。

(記者 王麗虹)

案例五

工作時手指被壓斷 工廠賠償數額太少

今年2月份,黃女士在豐澤區一家五金廠打工,工作中手指不小心被沖床設備壓砸,造成一根手指斷掉,另外一根經絡不暢。她一直在和工廠協商賠償事宜,但工廠愿意賠償的數額極少。如今,她的丈夫已經去世,身邊有兩個在念書的小孩,經濟狀況十分困難,“手指這樣,恐怕不好再就業。”

記者帶著她來到福建達業律師事務所的展位,律師鄭智鎊詳細翻閱了她帶來的資料,并仔細詢問了有關情況,比如是否購買醫保,傷殘認定級別等。一番交流,他發現黃女士還是有些困惑,于是他在一張空白紙上詳細寫下了方法步驟。“先做個正規的傷殘等級鑒定,再請求法律援助中心算出可索賠數額,然后找責任企業協商,若未果,須盡快到相關勞動保障部門申請工傷認定。”臨走時,鄭智鎊特意交代黃女士,這種工傷索賠申請有時效性,建議其盡快處理。(記者 王樹帆)

便民服務無止境

在隆重紀念中國共產黨成立95周年的特殊日子里,我市舉行“互聯網+”法律援助啟動儀式,具有重要意義。

敢為人先、敢拼愛贏。近來,市司法局在推動司法行政改革進程中,認真貫徹落實習總書記對法律援助工作的重要指示,積極探索,在全省率先開發了泉州市法律援助信息管理系統,方便群眾申請法律援助,形成集網上申請、網上審查、監督管理、援務公開于一體的“互聯網+”法律援助服務新模式,初步實現了“援助多服務、群眾少辛苦、數據多跑路、百姓少跑腿”的綜合效益。這種求新求變的努力,是法律援助工作踐行“堅持不忘初心,繼續前進,就要堅持一切為了人民、一切依靠人民”核心理念的創新舉措。

堅持不忘初心,繼續前進。“互聯網+”法律援助啟動儀式圓滿舉行,是市司法局開展“兩學一做”學習教育的一次有力實踐,是我市法律援助創新的一個新起點。接下來,在“互聯網+”法律援助的發展道路上,我們期待法律援助工作立足群眾需求,加大宣傳力度,不斷創新,讓更多老百姓“零距離”就能享受到更優質的服務,為推進“五個泉州”建設提供強有力的公共法律服務保障。□記者邱和軍

花 絮

建黨日,最美麗的身影

當天活動正值中國共產黨成立95周年紀念日,現場最美麗的身影,非黨員律師們莫屬,他們多數以個人名義加入到法援隊伍,組成黨員先鋒崗,不收取報酬,只為做點公益。

福建達業律師事務所律師鄭智鎊,黨齡9年,微信昵稱“布萊恩特”,忠實的籃球愛好者。然而,他已經好幾年沒碰籃球了,“白天了解案情、上法庭,晚上寫材料。”他說,如果有點業余時間,他更想做點公益,他多次和法援中心一起,走進社區、醫院、監獄等提供法律服務。

鄭智鎊在大學時候就是活躍分子,加入了中國共產黨。在畢業后服務的第一家律師事務所,還是實習律師的他就牽頭籌建起了黨支部。對于讓他這樣一名“菜鳥”當黨支部書記,上級曾有點疑慮,后來他用行動證明了自己。

如今就職的事務所雖然沒有黨支部,但他和其他事務所的16名黨員律師,一道組建了“豐澤區律師聯合黨支部”,“與志同道合的人,做點公益,挺有意義的。”鄭智鎊說。 (記者 王樹帆)

來 源:泉州網-泉州晚報 責任編輯:張金環
泉州經濟網建設聲明:

1、本網站所登載之內容,不論原創或轉載,皆以傳播傳遞信息為主,不做任何商業用途。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它問題需要同本網聯系的,請在30日內進行。
2、本網原創之作品,歡迎有共同心聲者轉載分享,并請注明出處。
※ 有關作品版權事宜請聯系:0595-22128966 郵箱:admin#qzwhcy.com(替換#為@)

另类国产ts人妖视频网站,狼人香蕉香蕉在线28,日本第一福利片在线观看中文,欧美在线视频一区
亚洲欧美日韩在线图 | 亚洲精选视频一区二区三区 | 在线播放真实国产乱子伦 | 在线观看黄AⅤ免费观看 | 中国最大偷窥在线 | 制服丝袜中文丝袜点击进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