巨型雕塑“刺桐花開”昨日舉行動工儀式,預計9月前完工
泉州最大“刺桐花”綻放東海
泉州古稱刺桐城,如火盛開的刺桐花作為市花,泉州人再熟悉不過,但你見過高15米、寬8米,四季紅火不敗的刺桐花嗎?或許你會疑惑,但這個景象很快就能成真。
昨天上午,巨型雕塑“刺桐花開”動工儀式在泉州師院最高處的山頭、東海桃花山脈舉行,預計工期45至55天,總面積580平方米,計劃在9月份開學前完成建設并對外開放。屆時,它將成為泉州市最大的“市花”。
“人”型寓意教書育人 日晷提醒光陰易逝
據悉,“刺桐花開”巨型雕塑高15米、寬8米,花瓣由塑料制成,底下由工字鋼組成“人”型,底部建設圓形廣場,專門設置日晷的刻度。
談起“刺桐花開”的創作靈感,創作者泉籍知名當代藝術家吳達新告訴記者,今年年初,泉州師院院長李清彪和他說想在師院最高處的山頭建一個老子像。“我覺得老子像和清源山重復了,就建議做一個和教育、和泉州都有關的雕塑,李院長非常豪爽地答應了。”吳達新說。
吳達新回憶,小時候上學路上總會看到大片大片的刺桐花,那是最美的求學時光,刺桐花深深地留在他的成長記憶中,他相信那如火盛開的花瓣,能給人無限的力量。“而且刺桐花是泉州市花,我當即就決定選擇刺桐花作為雕塑表現形式。在隨后的半年時間里也不斷構思、調整。”吳達新說,考慮到雕塑將落戶泉州師院,而學校的本質是教書育人,他的整個作品便以泉州市花刺桐花為藍本,底下用工字鋼支架呈現漢字‘人’的造型,寓意以人為本的教學理念。兩朵花一高一低、一大一小,講究的是陰陽的平衡與協調。
此外,因為選擇的地點是平頂山,借助地形優勢,吳達新還引入日晷設計。“刺桐花開雕塑的底部建設圓形廣場,專門設置日晷的刻度,將老祖宗的智慧融入這座雕塑中。整個作品在太陽照射下,通過影子,人們可以識別時間。”吳達新說,大學四年是人生中最美好的時光,希望通過日晷的刻度提醒廣大學子光陰易逝,珍惜學習時光。以后大家在這里拍照留念,只要看照片中地上的影子,就能知道自己是什么時間拍攝的,是獨一無二的記憶。
見證海絲文化 打造新文化地標
吳達新說,作為一個泉州人,自己對刺桐花的情感是無法用語言描述清楚的。“我不僅僅想展現刺桐花的形貌,更想將這個雕塑打造成東海片區新文化地標,讓進港的船只、遠方的客人一看就知道,泉州到了,借此喚起人們對泉州文化的認可和熱情。”
吳達新介紹,“刺桐花開”花蕊中設有LED燈,雕塑建成后,夜間還有照明工程,使整座雕塑看似一團火焰,這是泉州人熱情的表達,也是對泉州火紅教育事業的美好祝愿。此外,由于坐落在東海的天然高點,而且雕塑本身高大、顏色醒目,夜間遠眺時,更像一座導航的燈塔,靜靜地矗立在東海之濱,見證千年刺桐港燦爛的海絲文化,有望成為東海片區新文化地標。
泉州師院院長李清彪說,刺桐花開雕塑周邊將建設成為學生活動廣場,雕塑建成后,還將在周邊的文化廣場建設一批我國古代先賢和泉州歷史文化名人的雕像,給廣大同學帶來潛移默化的影響。
1、本網站所登載之內容,不論原創或轉載,皆以傳播傳遞信息為主,不做任何商業用途。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它問題需要同本網聯系的,請在30日內進行。
2、本網原創之作品,歡迎有共同心聲者轉載分享,并請注明出處。
※ 有關作品版權事宜請聯系:0595-22128966 郵箱:admin#qzwhcy.com(替換#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