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位置: 首頁 »綜合»正文

養老不離家 服務送上門

http://www.merchenaries.com【泉州經濟網】2016-07-12

養老不離家 服務送上門

居家養老模式在我市展開,目前有5000多名特困失能老人享免費護理

核心提示

當我們老了,會希望以哪種方式安度晚年?居家養老,也許是讓大家足不出戶就能享受舒適愜意晚年生活的一種新型養老模式。

“謝謝你每周來給老頭子按摩,按完后他感覺舒服多了!”昨日上午,晉江陳埭鎮花廳口村一座二層石頭房內,63歲的丁緊霞和癱瘓在床的老伴丁棟梁,對免費上門服務的護理員謝克歷連聲道謝。其實,受益的不僅是丁老伯,記者從泉州市老齡辦獲悉,目前居家養老模式正在全市如火如荼地展開,符合條件的特困失能老人,可享受專業機構提供的上門居家服務,然后由政府買單。目前,全市共有5000多名特困失能、低保、五保、孤寡、空巢、失獨等特殊困難老年人享受到了多樣化、個性化的上門家政服務。

 

養老不離家 服務送上門!居家養老模式在泉州展開

護理員上門服務讓阿婆備感溫暖 (林勁峰 攝)

現狀

護理員常上門 老人家中享貼心服務

丁棟梁今年68歲,住在晉江陳埭鎮花廳口村,他半身癱瘓,兒子出車禍喪失勞動力,孫子患有自閉癥,只有老伴一人能接點針線活補貼家用,一家人靠低保維持生計。

“我5年前騎摩托車時不慎摔倒,導致半身癱瘓,只有雙手可以自由活動。小孩也都患有疾病,只有妻子可以照顧我。她年紀大了,現在給我翻身、按摩很吃力。去年下半年政府提供上門家政服務,護理員小謝每周來我家一次,服務2小時。”

翻身、按摩、聊天、剪指甲,護理員謝克歷熟練地為丁棟梁服務著。謝克歷今年46歲,江西景德鎮人,入護理員行業已有兩年:“我妻子先入行,后來我被她說服,也成了一名護理員。太多老人需要幫助了,能在這樣一個平臺上給他們提供服務,我挺高興。”

丁棟梁得到的服務并非個例。家住鯉城區的蔡老伯今年70歲,是一名獨居老人,由于中風他腿腳有些不便。今年年初,他在客廳睡覺,不慎摔倒在地,怎么也無法爬起來,他拿出泉州市禾康智慧養老服務中心派發的“一鍵通”老人專用手機,按了“SOS”鍵,撥通電話求助。禾康智慧養老服務中心工作人員劉華珍利用公司養老信息服務平臺,查到了老人的家庭住址,于兩點多趕到老人家里。進門后,她看到老人跌倒在地上,立刻將他攙扶起來。緩過勁的蔡老伯連連道謝:“沒受傷,只是爬不起來,謝謝你。”

據泉州市老齡辦統計,截至今年6月底,全市60歲及以上本地戶籍老人95.3萬人,占全市戶籍人口總數的12.68%。其中,80歲以上老年人口13.9萬人,占老年人口總數的14.6%。獨居家庭老年人22萬人,占老年人口總數的23%,人口老齡化、高齡化形勢日趨嚴峻,老年人空巢化、失能化問題日益突出。

家住豐澤區霞淮花苑的徐進訓和妻子盧錦娟都已年過八旬,江西籍護理員劉姐已成為他們夫婦的好朋友。下午3時許,劉姐準時到來,一進屋就忙活起來,掃地擦窗戶,盧錦娟給劉姐遞了一杯茶水,“天氣炎熱,快喝杯水。”

徐進訓、盧錦娟兩人育有4個女兒,但都不在身邊。盧阿婆坦言,隨著年齡漸長,一些家庭保潔工作,比如擦高處的窗戶、清洗油煙機等十分困難,劉姐為他們解決了這些煩惱。“她很勤快,收拾得比我們干凈多了。”徐老伯對記者說道。

 

養老不離家 服務送上門!居家養老模式在泉州展開

有緊急情況按手機SOS鍵就能求助 (林勁峰 攝)

政策

政府購買服務 讓特困老人活得有尊嚴

據泉州市老齡辦副主任商黎霖介紹,2014年10月,我市首次試點開展“為特困失能老人提供政府購買服務”項目,鯉城區、豐澤區共1200名老人得到免費的實體援助服務,老人們免費領到一部手機,只需撥打特定的服務號碼或按住手機上的“SOS”鍵,就能接通公司養老信息服務平臺,家政人員就會上門為老人提供助潔、助浴、助餐等各類服務,每人每月1.5小時。經過一年多的發展,目前我市除德化外,其他各縣(市、區)均相繼開展了居家養老上門服務,其中市區(鯉城、豐澤、洛江)共有1370名,晉江2000名,臺商投資區500名,泉港區333名,永春和安溪各200名,石獅288名,南安150名,惠安145名。所有老人都免費領到了“一鍵通”老人專用手機,只要一個按鍵或是一個電話,“一鍵通”手機便可以接通公司養老信息服務平臺,平臺24小時有人值班。據悉,德化今年內也計劃開展居家養老上門服務。

據介紹,除了晉江2000名老人是由晉江雅適家政有限公司派遣護理員上門服務,其他縣(市、區)的3000余名老人們均由泉州市禾康智慧養老服務中心提供上門服務。老人們可以根據自己的實際需求選擇服務項目,包括助潔、助餐、助浴、代購、陪同就醫、按摩理療、醫療保健、精神慰藉等項目。

“省政府對居家養老上門服務工作十分重視,這項工作將會長期開展下去。”商副主任介紹說,今年6月底省政府召開全省社區居家養老服務工作現場視頻會議,根據會議部署,今年年底前,我省各縣(市、區)都要引進或培育一家以上的社區居家養老服務專業組織。到2018年,將全省特困供養人員、低保對象、建檔立卡的貧困人口、重點優撫對象、計生特殊家庭成員、重度殘疾人中的老年人以及80周歲以上的老年人全部納入社區居家養老政府購買服務范圍。2020年,原則上每個社區對接一個養老服務組織,力爭使緊急救援(應急救助)、生活照料、康復護理、精神慰藉等社區居家基本養老服務覆蓋全體老年人。

商副主任表示,政府為最困難的老人群體購買居家養老服務,讓這些老人能夠在晚年有尊嚴地活著,居家養老上門服務是對社區居家養老體系的重要補充,為居家養老體系補上了短板。據粗略統計,特困失能老人占到我市老年人口的3%。隨著這項工作的不斷推進,未來針對最困難的老人群體,幫扶力度還將加大,比如上門服務次數增多等。

 

養老不離家 服務送上門!居家養老模式在泉州展開

護理員小王為賴老伯測量血壓 (王麗虹 攝)

困局

護理員流動大 有些老人排斥上門服務

“實際走訪中,部分老人拒絕接受這項服務。”晉江雅適家政有限公司項目經理羅利娟表示,他們拒絕的理由有很多。有些老人覺得這是騙人的;有些老人自尊心特別強,雖然貧困卻不愿接受幫助;還有部分老人擔心周圍的人覺得其子女不孝,因此拒絕接受上門服務。

中國心理協會常務理事、心理專家張秀云教授表示,居家養老上門服務雖然能給空巢、失獨老人帶去生活上的方便和慰藉,但在具體實踐中難免會遭到部分老人的排斥。她指出,造成此類問題的原因有幾點:一是國內社會普遍認為應該由子女贍養父母,否則就是不孝,在這樣的環境下,部分老人難以接受由護理員代替子女對他們進行照顧。另外,有極少部分護理人員對待老人不夠尊重,使得老人對養老服務心存忌憚,從而拒絕居家養老上門服務。

另外,有些老人認為護理員能夠解決所有的問題。泉州市禾康智慧養老服務中心副總經理洪月輝介紹,護理員在服務過程中,曾出現個別老人提出過分要求的情況。有位老人居住的房子比較老舊,他竟要求護理員幫他修理房子。他提的這個要求,家政服務機構完全沒辦法幫他完成。因為訴求得不到滿足,該老人就拒絕讓護理員上門。

對于家政服務公司來說,護理員難招是目前面臨的最大問題。羅利娟向記者介紹,公司現有數十名護理員,每人負責服務30多名困難老人,這些護理員基本上都是外地人,來自江西、四川等地。公司長期對外招聘護理員,為了方便上門與老人溝通,他們希望多招一些本地護理員,但情況并不理想,本地人很少愿意從事這一行業。

洪月輝介紹,隨著未來需要服務的特困老人增多,護理員的需求量也將增加。相對于女性護理員而言,男性護理員更難招聘。

困擾家政公司的另一個問題是,護理從業人員水平參差不齊,多數護理員的服務僅停留在飲食照料、清理衛生、簡單生活護理等傳統照料方式上,缺乏醫療康復、心理疏導等方面的專業化服務,且護理從業人員大多文化水平較低,年齡較大。

 

養老不離家 服務送上門!居家養老模式在泉州展開

護理員定期上門為癱瘓的丁老伯按摩 (林勁峰 攝)

建議

加強心理疏導 服務應走專業化道路

張秀云教授表示,有子女在外地工作,因為工作繁忙對贍養父母有心無力,居家養老服務一定程度上了解決子女的后顧之憂。同時,這也是國家不斷優化發展養老模式的一種積極嘗試。張教授認為,未來應增加技術和專業水平的要求,除了家政服務,還可以給老人提供保健服務,在心理上對老人進行疏導。

泉州師范學院政治與社會發展學院博士徐莉教授表示,早在兩三年前,上海、寧波、北京等城市就先行推廣了居家養老上門服務,已經積累了不少優秀的經驗,形成了相對成熟的模式。居家養老服務是大勢所趨,政府擴大服務的范圍和力度還有很大的潛力,新型養老模式剛剛在本地展開,開始一定會遇到困難。對于護理員流動性大的問題,政府可以和高校定向合作,培養穩定和專業的護理人員。另外,更應在制度上進行規范,讓護理員在服務時有規可循。

徐教授建議,居家養老上門服務一定要走專業化道路。當前養老市場良莠混雜,政府對從事居家養老服務的機構和人士應有專業資質要求,例如管理人員須有社會工作師和助理社會工作師的職業資格才能上崗,護理人員應掌握相對應的醫療知識、保健知識等。其次,居家養老服務應建立監督和反饋機制,對服務人員有所監督的同時,也通過雙向反饋提高居家養老服務的質量。

徐教授認為,當前受惠的老人分類不夠細化。在未來的政策推行中,針對老人的不同情況和需求,可以推行不同檔次的服務,如按照政府全包、政府半包、政府補貼等模式分類,并開拓居民購買居家養老服務的渠道。此外,相對于城市,政府更應著眼于養老問題更嚴峻的農村,在政策的實施上避免城鄉差異的進一步擴大。

 

養老不離家 服務送上門!居家養老模式在泉州展開

陪老人聊天也是護理員的重要工作 (王麗虹 攝)

相關鏈接

國外也有“居家養老”

瑞典養老目前主要有三種形式,即居家養老、養老院養老和老人公寓養老。在瑞典,在養老院養老的一般是基本上失去生活自理能力的孤寡老人。雖然養老院硬件設施一應俱全,而且從吃飯到洗澡都有人照料,但由于缺少人情味,瑞典老人不到萬不得已一般是不會住進養老院的。

在德國,進入“專業護理老人院”是老人們最普遍的一種選擇。這些養老院擁有世界一流的硬件設備和人員管理方式。近年來,德國興起一種名為“老年之家”的互助養老方式。一些害怕孤獨又不愿意去養老院的老人自發組建自己的小天地,在“老年之家”中,成員共同分擔家務,互相幫助,一起參加社會活動,讓老人遠離了孤獨,也體會到了家的溫馨。

隨著人口老齡化的不斷遞進,如今英國已出現一些“老年人城市”,如貝克斯希爾、海斯汀、伊斯特邦等,這些度假城市風景如畫,吸引退休的老年人紛紛遷入安度晚年,城市中老齡人口已占20%—50%。面對日益龐大的老年人群及已經形成的“老年人城市”,英國政府采用了“社區照顧”的模式。所謂社區照顧,是指在社區中由社區各類人士合作,為有需要的人士提供照顧,以求在社區環境中改善居民的生活質量。□本報記者王麗虹 謝宜萱 實習生林詩凌

來 源:泉州網-泉州晚報 責任編輯:張金環
泉州經濟網建設聲明:

1、本網站所登載之內容,不論原創或轉載,皆以傳播傳遞信息為主,不做任何商業用途。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它問題需要同本網聯系的,請在30日內進行。
2、本網原創之作品,歡迎有共同心聲者轉載分享,并請注明出處。
※ 有關作品版權事宜請聯系:0595-22128966 郵箱:admin#qzwhcy.com(替換#為@)

另类国产ts人妖视频网站,狼人香蕉香蕉在线28,日本第一福利片在线观看中文,欧美在线视频一区
在线午夜精品自拍小视频 | 污网站在线观看视频 | 日韩欧美一区二区3D视频 | 亚洲欧美日韩动漫在线观看 | 亚洲特级视频在线观看 | 在线一区十区精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