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日18時許,市文物保護單位、歷經數百年的清代宅第建筑珍品萬正色故居火光沖天,一場大火燒毀故居約300平方米。事發后,消防部門立即投入救援,火災未造成人員傷亡。
萬正色故居位于泉州老城區的東街萬厝埕,這里古厝不少。火災發生后,多部消防車停在溫陵路上,無法進入小巷滅火。消防官兵只好接起數百米長的水帶滅火,一個多小時后,火勢得到控制。據悉,事發時,故居里住了幾十人。幸運的是,火災未造成人員傷亡。
“我聞到一股嗆人的味道,就趕緊起床。”逃過一劫的阿玉(化名)心有余悸。她說,事發時,自己和孩子在睡覺,發現起火后急忙叫醒孩子,穿著睡衣就往外跑。
一位老阿伯說,住在故居里的都是四川老鄉,有幾十人之多,除了孩子,大部分人以打工為生,他在一家醫院做清潔工。“我在這里住了10多年。”阿伯說,租金根據每個人的使用面積計算,有的一個月100多元,有的200多元。“啥東西也沒拿出來,里面有幾天前剛從銀行取出來的1200多元現金。”阿伯的妻子說,發現著火后,她趕忙往外跑。
昨日20時許,數十名租戶在故居外的巷子徘徊,不知道晚上要住哪里。
火災發生后,鯉城區委、鯉中街道辦事處相關負責人趕赴現場。“初步估計過火面積約300平方米。”鯉中街道辦事處相關負責人介紹,今年6月份以來,街道組織多次火患隱情排查,提醒市民注意用火用電安全,可還是發生了火災,令人痛心。
“我想進去看看。”一位早已搬離故居的老人趕到現場,稱想進去看看,被勸住了。“故居有精美的花雕,還有很多漂亮的古建筑,燒了太可惜了!”一位在故居附近長大的女孩說,小時候經常去里面玩,現在大火燒去老屋,真怕回憶也被燒沒了。
資料顯示,起火前的萬正色故居建筑五開間,三進深,有雙護厝、東廳,布局嚴謹合理,裝飾精美,為清代宅第建筑珍品。這次大火主要在故居的中部。目前,火災原因正在進一步調查中。
(第一時間向96339提供線索的吳先生、陳女士各獲得線索費100元)
相關鏈接>>
萬正色故居位于泉州市鯉城區鯉中街道東街南側萬厝埕巷內,因清朝康熙年間提督萬正色在巷內建府第,故該巷稱為萬厝埕巷,府第亦稱萬正色提督府。
據《清史稿》列傳中記載,萬正色,現豐澤區城東潯美人。清康熙十七年,萬正色曾在湖南岳陽率領岳陽水師,連勝十七仗,大敗吳三桂、吳應熊父子,致吳三桂死,因而受到康熙帝的封賞。萬正色調任福建水師提督期間,滅外敵,逐鄭錦,迫降朱天貴。后改任福建陸路提督,兵住泉州萬厝埕。
萬正色在駐軍泉州萬厝埕時并在此建了提督府。提督府為五進古大厝,布局嚴謹合理,規模宏大,人們俗稱“九十九間”。其室內雕飾精美,為清代宅第建筑的精品。萬提督府門口由泉州市人民政府立一“萬正色故居”石牌刻,為市級文物保護單位。
1、本網站所登載之內容,不論原創或轉載,皆以傳播傳遞信息為主,不做任何商業用途。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它問題需要同本網聯系的,請在30日內進行。
2、本網原創之作品,歡迎有共同心聲者轉載分享,并請注明出處。
※ 有關作品版權事宜請聯系:0591-87523908 郵箱:qzce@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