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者按
疾風知勁草,砥礪寫華章。
面對復雜嚴峻的經濟發展形勢,五年來,我市深入貫徹中央、省委一系列重要決策部署,著力穩增長、抓創新,全面深化改革、擴大開放,致力推進市委十一屆十次全會提出的“創新、智造、海絲、美麗、幸福”五個泉州建設和黨的建設。一路走來,泉州滿載而歸、碩果累累——
經濟總量連續17年居全省首位,“泉州制造2025”蓄勢而發,金改、綜改全國試點,全國文明城市、東亞文化之都、國家生態市、全國雙擁模范城“八連冠”、全國綜治最高獎“長安杯”等榮譽一一攬獲,義務教育全面達標、醫療床位增逾萬張、城鄉醫保和養老保險全覆蓋,高速鐵路、億噸大港、國際機場、縣縣通高速接踵而至……點點滴滴、可觸可感,以實際行動詮釋著“群眾對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們努力的方向”。
市第十二次黨代會即將召開,我市將聚焦推進創新驅動發展和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加快建設“五個泉州”,繼續當好“新福建”領頭羊。在這凝聚著全市上下智慧汗水的收獲季節里,本報今日起推出《喜迎黨代會·泉州跨越》欄目。在接下來一個多月的時間里,我們將用一組組務實的數據,一個個生動的故事,定格泉州跨越發展的精彩瞬間,共同分享我們生息的這座城市蛻變的感動和成長的喜悅。
“連續十七年坐上福建設區市經濟總量頭把交椅!”今年新春,泉州再次迎來喜訊,GDP6149億元是這份榮耀背后的厚實底氣。
放眼全國,頂住了經濟下行的嚴峻壓力;聚焦省內,扛起了高基數上較快增長的艱難使命。在市委的統一部署下,全市轉型升級打造范本、創新驅動活力迸發、縣域經濟做大做強,經濟體量近全省四分之一的泉州,一步一個腳印,走得分外堅實。
綜合實力,再上臺階。市委見事早、出手快,全力推進穩增長、防風險、調結構、促轉型。五年來,全市GDP接連邁過“四”、“五”、“六”三個千億關口,將經濟發展成果寫在了6149億元的刻度上,一般公共預算總收入、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農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保持高位持續增長。
創新驅動,收獲碩果。泉州成為“中國制造2025”首個地方試點,累計引進中科院海西研究院泉州裝備制造研究所等33個重大科研機構(平臺),R&D經費支出占地區生產總值比重比2010年提高0.46個百分點,實現全國科技進步先進市“九連冠”。
產業聚集,效應明顯。全市形成紡織服裝、鞋業、石化、裝備制造、建筑建材五大千億產業集群。中化煉油、中車海峽軌道客車(一期)等扛鼎項目陸續建成投產,晉華存儲器集成電路、蓮花汽車等戰略性新興產業和高新技術產業項目相繼落地生根。
縣域經濟,各顯神通。在2015全國綜合實力百強縣市榜單中,晉江、石獅、南安、惠安、安溪等次第上榜,聯袂展示泉州力量。安海、陳埭、英林、水頭、東石、金井、靈秀、寶蓋等8鎮并駕齊驅,紛紛在百強鎮榜單中占據一席。
一路走來,泉州“傳家寶”歷久彌新,“生力軍”異軍突起,“領頭羊”雄姿英發——關于創新轉型的生動故事,在刺桐大地接力傳揚。
故事1 “傳家寶” 海天變革濃縮轉型軌跡
“往前,多看一眼;往后,多邁一步。”作為一家專注面料研發、成衣生產的傳統服裝紡織企業,“多看一眼”,讓海天發軔設計環節,牢牢把控時尚動向;“多邁一步”,讓海天擁有快速反應能力,自如駕馭終端需求。
近年來,產能過剩、有效需求不振所造成的高庫存,讓不少企業不堪重負。在海天材料研發總監陳力群看來,精細化、智能化、數字化、信息化是現代行業的出路,也是海天材料的方向。
于是,從建立設計師創意創業平臺;到引入服裝JDE管理系統,整合打樣、計劃、采購、生產、物流、銷售等主要環節;再到建立O2O電子商務平臺……海天打出了這系列組合拳,變“推式營銷”為“拉式營銷”,走出了“小批量、多批次、低庫存、快時尚”的紡織鞋服轉型升級新模式。
海天的故事,是萬千英雄傳奇的縮影。對于泉州最早邁過“千億”門檻的紡織鞋服產業集群來說,這是加速洗牌的艱難五年,更是升級換擋的關鍵五年。安踏并購國際,將斐樂、迪桑特等世界名品收入囊中,成為國內首個突破百億的運動品牌;匹克跨國發展,實現在“100個國家注冊”,布局200多個海外銷售網點;利郎開發出“敦煌”等創意新品,營收額、凈利潤保持兩位數增速……目前,全市產值超10億元的紡織鞋服企業已達到62家。
故事2 “生力軍” 數控軍團催生千億集群
春節假期剛過,比往年提早一天,黑金剛(福建)科技有限公司的生產車間內,馬力全開。“正月里,我們就接到了將近十臺機械訂單,90%以上的工人已經到位,確保能及時生產配送。”黑金剛董事長闕小鴻說。
和黑金剛一樣,160多家泉州裝備制造企業,一改往年元宵后開工的習俗,早早開門迎客,接待著來自外省乃至世界各地的客戶。
低迷經濟大潮中的這股暖流從何而來?下面這個案例,是最好的注解。
在一套自動落筒系統的幫助下,2個工人能夠完成過去20個工人的工作量。16條生產線改造完成后,百宏聚纖一年可以節省用工成本1500萬元以上。
漸少的人口紅利,正化作孕育裝備制造業的搖籃。乘著“數控一代”和“智能制造”應用的東風,泉州裝備制造業邁入“千億集群俱樂部”。全市研發出100多個數控化裝備新品種,3000多件專利申請破土而出,2000多臺(套)國產數控系統得到推廣應用。
類似這樣的生力軍,在多個領域嶄露頭角,集聚起泉州接續發展的新動能。憑借建材、水暖廚衛、家居產業等3大主導優勢,建材家居產業同樣在過去五年躋身千億集群。
故事3 “領頭羊” 縣域經濟彰顯發展活力
領頭羊的姿態,彰顯著一個區域發展的精氣神。
從以輕工產品制造為主,到依靠產品、技術、品牌、管理和商業模式“五個創新”,五年來,各行業“量變”到“質變”的發展故事在晉江上演。
談穿衣,龍峰紡織成功進入7個全球知名服裝品牌供應鏈;柒牌成為中國服裝招標采購高端定制品牌……
說飲食,好彩頭單品小樣小乳酸銷售業績實現6倍增長;九九王攜手箭牌前營銷團隊搶占薄荷糖中高端市場……
看住房,華泰的釉面、異型陶板,萬利的超大規格薄板,祥達的超白坯、底吸水率外墻磚……
講生活,恒安三次實施管理變革,大大提升市場快速反應能力;優蘭發轉戰薄頁包裝紙市場,成為亞洲最大薄頁紙生產基地……
更為強勁的發展動能,正在集聚。以晉華存儲器集成電路項目和安芯基金為依托,打造具有國際競爭力的內存產業基地;以“體育+”推動傳統鞋服產業向多業融合轉型,點亮體育城市新名片;以蓮花汽車生產基地為龍頭,打造具有國際競爭力的汽車制造及零部件生產基地……在電路、體育、汽車制造“三大新產業”的驅動下,晉江乃至泉州,正為新一輪蛻變埋下伏筆。
相關新聞:
1、本網站所登載之內容,不論原創或轉載,皆以傳播傳遞信息為主,不做任何商業用途。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它問題需要同本網聯系的,請在30日內進行。
2、本網原創之作品,歡迎有共同心聲者轉載分享,并請注明出處。
※ 有關作品版權事宜請聯系:0595-22959379 郵箱:admin@qzwhc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