形成泉州共識 “海絲”古城再出發
★見證者:源和1916創意產業園 小陳
“那一刻,海水像沙子一樣沖過來,鯉魚化龍沖出,好像快跳出來……”文化工作者小陳的記憶,回到了2014年11月25日,市區西街“大麥倉”,亞洲最大罐體裸眼3D燈光秀震撼上演。與此同時,在城東的泉州海峽體育中心,來自海絲沿線的20多個國家和地區的外國友人,他們以歌舞為媒,在泉州攜手赴一場世界文明之約——海上絲綢之路國際藝術節。
小陳說,他終于不出遠門就欣賞到日本尺八、非洲音樂、埃及肚皮舞,還有英國、荷蘭、伊朗、馬來西亞、土耳其等20多個國家頂尖藝術家帶來的異域演出。這場盛會的高潮,在“泉州倡議書”發布和“泉州共識”達成之后,終于來臨。作為文化從業者,小陳明白,“泉州共識”的達成,標志著泉州這座海絲重要城市正式吹響揚帆號角,與國內其他申遺城市一起攜手再出發。
從世界閩南文化節,到首屆海絲國際藝術節,再到第十四屆亞洲藝術節暨第二屆海絲國際藝術節,泉州用一場場文化盛宴,將海絲起點的風采展現在世界面前。
海絲公園驚艷 與歷史名城相輝映
★見證者:泉州臺商投資區居民 張錦
“臺商投資區也有大型主題公園了!”家住泉州臺商投資區的居民張錦說,2015年11月,第十四屆亞洲藝術節暨第二屆海上絲綢之路國際藝術節在泉州舉行,海上絲綢之路藝術公園·亞洲園開園,這個全球首座以“海絲”為名的大型主題藝術公園,里面不僅有名家大家作品,而且有東南亞組雕、福船雕塑等展現古代海絲盛景。
張錦說,他看過報紙,知道諾貝爾文學獎得主、著名作家莫言盛贊公園“海絲文化是泉州獨特符號,海絲公園與名城古今輝映”,著名學者余秋雨在第三屆亞洲文化論壇上,夸泉州文化“泉州是一個藝術碼頭,一個思想碼頭”。
“以文化和藝術對話世界,泉州編織的這條‘文化絲路’,讓我們普通市民開闊了視野,增長了見識,甚至讓我產生身在國際大都市的感覺……”張錦感到十分驕傲。
從世界閩南文化節,到首屆海絲國際藝術節,再到第十四屆亞洲藝術節暨第二屆海絲國際藝術節,泉州用一場場文化盛宴,將海絲起點的風采展現在世界面前。
【背景】 2014年11月25日—12月5日,海上絲綢之路國際藝術節催生出四大成果——泉州將建設“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先行區”,泉州將承辦第十四屆亞洲藝術節,“泉州倡議書”發布,“泉州共識”達成。
2015年11月,在第十四屆亞洲藝術節暨第二屆海上絲綢之路國際藝術節上,文化大咖云集泉州,這場盛況空前的亞洲狂歡,有超百萬人次觀眾參與盛會。泉州這個海絲重要城市,正編織一條合作交流、互聯互通的文化絲路。
攜手三城結盟 泉州牽頭海絲申遺
★見證者:黎明大學副教授 王強
“不管走到哪里,只要有機會,我都會宣傳泉州的海絲文化。”黎明大學副教授王強自豪地說,泉州的“海絲”盛名由來已久,正是海上絲綢之路的興盛,才有泉州的千年古港,才有泉州的千年古城。
此前,第二屆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絲路國際網上平臺會議在西班牙瓦倫西亞舉行。“我以海上絲綢之路課題研究員身份參加會議并發言,繼續為泉州海絲申遺宣傳。”王強介紹,這次大會邀請了40多個國家的歷史文化遺產界專家、學者參加。本次論壇上,王強特地帶上了從泉州征集到的刻畫大師呂照明的作品,目的是要讓西方人更加了解泉州。
“借歷史的符號,做現代的文章。”王強說,如今,在“一帶一路”國家規劃的世界性愿景中,泉州與廣州、寧波、南京又結成城市聯盟,聯合推進海絲申遺。“泉州擔起海絲聯合申遺牽頭城市的使命,按聯合國文化遺產申報標準和要求,開展所有規定工作和程序。”
1、本網站所登載之內容,不論原創或轉載,皆以傳播傳遞信息為主,不做任何商業用途。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它問題需要同本網聯系的,請在30日內進行。
2、本網原創之作品,歡迎有共同心聲者轉載分享,并請注明出處。
※ 有關作品版權事宜請聯系:0595-22959379 郵箱:admin@qzwhc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