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洲寶寶誕生 媽媽一直說“謝謝”
福醫二院迎來首個黑人寶寶
昨日上午11點多,福建醫科大學附屬第二醫院(以下簡稱“福醫二院”)鯉城院區婦產科,6歲的非洲小姑娘麗莎拉著小行李箱乖巧地跟在爸爸身后,她的媽媽上周六(10日)給她生了一個小弟弟,體重7斤2兩,十分健康,經過產后一系列的觀察和檢查,麗莎的媽媽可以出院了。
媽媽抱著寶寶一臉幸福,麗莎在旁邊嚷嚷著要抱弟弟,爸爸則大包小包地提著行李,捧著朋友送的鮮花。非洲朋友要出院了,同病房的產婦和家屬們有點不舍,紛紛合影留念。一家四口走出福醫二院的大門,一路上引來不少路人駐足回眸,“瞧,外國人來這兒生了個小外國人,真可愛”。
記者了解到,上周六上午,即將生產的麗莎媽媽被送到福醫二院待產。在婦產科產房,醫護人員用簡單的英語和麗莎媽媽交流溝通;生產時,助產士導樂陪伴,以緩解孕婦的焦慮與疼痛;生產過程中,需要媽媽配合呼吸以及使勁,麗莎一邊陪伴媽媽,一邊幫助助產士和媽媽交流。
當天中午11點58分,麗莎的小弟弟出生了。“媽媽很堅強,宮縮痛都沒有哭,就是抱到寶寶的那一瞬間感動得哭了,還一直跟我們說謝謝。”護士長告訴記者。
經過醫護人員2天的產后觀察與護理,昨日上午,麗莎媽媽和健康的寶寶可以出院了。因為語言不通、對流程不熟悉,護士長幫著麗莎爸爸辦完出院手續,麗莎爸爸一直說,“謝謝,你們是好人”。
記者了解到,麗莎一家來自非洲,目前住在晉江,麗莎的爸爸是一家少兒足球俱樂部的教練,他們一家人說的是法語,也會說英語和一點點漢語。麗莎2歲就來到泉州,小姑娘聰明靈巧,除法語外,英語、漢語、閩南語都會一點,能很快理解醫護人員的意思,媽媽生產住院期間,她儼然成了爸爸媽媽和醫護人員之間的小小翻譯。
記者從福醫二院婦產科了解到,這是在該院誕生的第一個黑人寶寶,前兩個外國寶寶的父(母)分別是華僑大學和仰恩大學的外籍教師。
1、本網站所登載之內容,不論原創或轉載,皆以傳播傳遞信息為主,不做任何商業用途。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它問題需要同本網聯系的,請在30日內進行。
2、本網原創之作品,歡迎有共同心聲者轉載分享,并請注明出處。
※ 有關作品版權事宜請聯系:0595-22128966 郵箱:admin#qzwhcy.com(替換#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