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秋節,團圓日。每個風雨中堅守崗位的人都明白,暫時舍棄小家,為的是讓更多家庭團圓。
——15日11時許,南安洪梅鎮三梅村,有4名群眾被困在平房內,平房周圍的水位已近2米高,危險一觸即發。接警后,當地派出所所長蔡心存、副所長潘住財與同事一起趕到現場。猛漲的水位不等人,必須盡快救人!以最快速度制訂營救方案后,由潘住財帶隊,聯合三梅村支書及村主任等五人,以繩索相連,在深約1.5米的河水中行走近300米,抵達群眾所處平房,成功解救兩名大人及兩名小孩。
——15日8時許,泉州市消防支隊豐澤大隊北峰中隊官兵接到求助,一名臨產孕婦被積水所困。消防車無法開過1米多深的積水,情急之下,官兵在大塑料桶底墊著救生圈,做成簡易救生船,將孕婦轉移出來順利送醫。同日,在臺風重災區南安洪瀨鎮,另一位孕婦,在民警幫助下,得以及時趕到醫院,有驚無險地產下一名健康男嬰。當日天剛亮,已陣痛了一夜的陳女士臨產,可離家最近的洪瀨衛生院洪水剛剛退去,還沒通電。家人準備將她送往梅山鎮光前醫院,但沿路交通癱瘓。情急之下,家人求助正在指揮交通的民警。得知情況的民警立即將另一方向的車道阻斷,幫助陳女士以最快速度到達醫院。
更多“最可愛的逆行者”,是許多至今奮戰在一線的基層黨員干部、民警、官兵和普通市民。
——在水流湍急的晉江流域延陵河段,鯉城區浮橋派出所教導員吳曙明脫下自己的救生衣,套在被救老漢身上。在滿是殘枝碎葉的刺桐路上,交警脫下受損的鞋子,赤腳行走在車流中疏導交通。風雨中,園林管理局工人們忙著清理倒伏的大樹,身上的衣服干了又濕,濕了又干……
這是泉州速度最快,效率最高的救援行動之一。據16日18時統計數據,泉州共計出動駐泉部隊和武警、邊防、消防、民兵預備役人員12698人次、警力12364人次、群眾性隊伍15749人次、專業搶險隊伍13341人次,出動車輛9631車次,大型機械2000多臺班,投入搶險救援。
重建——
最溫暖的守護
臺風過后,重建的溫情與力量,是讓人暖心的“定心丸”。
“從上午6時30分開始,經5個小時的奮戰,已打通樂峰至向陽主街道的道路。”16日中午,南安市向陽鄉黨委書記蔡映輝告訴記者。來自廈沙高速德化段項目部的救援力量功不可沒,接到支援請求后,項目部立即調配人員、裝備于15日19時趕赴九都、向陽——“每臺機器配備了兩名操作人員,做到‘人員交替工作機器不休息’,爭分奪秒作業,確保盡快搶通道路。”
1、本網站所登載之內容,不論原創或轉載,皆以傳播傳遞信息為主,不做任何商業用途。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它問題需要同本網聯系的,請在30日內進行。
2、本網原創之作品,歡迎有共同心聲者轉載分享,并請注明出處。
※ 有關作品版權事宜請聯系:0595-22128966 郵箱:admin#qzwhcy.com(替換#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