鎮村提早介入 轉移及時村民零傷亡
記者試圖尋找“路”穿過,但實在找不到可以立足的地方,只得轉而前往南埕鎮政府。
“降雨量全市最大,山體滑坡嚴重,但是早介入、轉移及時,到目前為止沒有任何人員傷亡。”多名鎮干部表示,塔兜村和棗坑村都有駐村干部和村干部在救災搶險,他們每隔一段時間,都會實時傳回信息。目前當地群眾和干部均安然無恙。
據南埕鎮人武部部長蘇清景介紹,從27日下午4點到28日上午10點,塔兜村和棗坑村一帶降雨量達329毫米,是同時間全市降雨量最多的,比“莫蘭蒂”當天的273毫米還要多。短時強降雨給這兩個村莊造成了嚴重影響,山體滑坡、溜方,道路被阻斷。
“27日下午之前,塔兜、棗坑兩個村危險地帶的村民全部被安全轉移、妥善安置。”據了解,“鲇魚”來襲前,南埕鎮40多名干部職工和12個村的村干部,已經提早介入,轉移安置位于地災隱患點、高陡邊坡等危險地帶的群眾。在塔兜的100多名村民、棗坑的60多名村民,分別有24人和15人被轉移到村委會等安全避災點。
各方力量馳援 連夜研究搶通方案
據悉,兩個村莊交通完全中斷后,各級救援力量已經緊急出動馳援。武警泉州支隊于昨晚6點左右陸續到位,駐閩武警交通救援部隊也于1個多小時后趕到,并帶來了專業的器械,準備搶通中斷的公路。
相比下午時停時下的細雨,昨晚7點左右,雨變大了許多。當地和市縣交通部門以及先期趕到的部隊官兵,仍在鎮政府研究搶通方案。
“塌方數量大,高處又有幾處巨石松動,很容易滑落,普通機械和救援人員無法實施搶通。”當地搶險干部介紹,準備適時對中斷的公路展開搶修。不過,因為天黑、溜方情況還不明朗,可能要等到天亮后再進一步實施搶通救險。
兩村干部講述 從未遇到這么大的災情
昨日下午,記者連線了塔兜和棗坑兩個村的村干部。
從他們傳回來的圖片可以看到,兩村出現不少山體溜方,道路損毀嚴重,有的路基被掏空,有的直接被沖毀。一些木質房屋出現不同程度的歪斜或者坍塌。
“這輩子都沒遇到這么大的災情。”塔兜村村支書張華忠告訴記者,他們村有5個自然村和角落,多數村民在外務工,留守的主要是老人,有100多人。
昨日凌晨,他被一陣嘈雜聲吵醒,原來是山洪從高處傾瀉下來發出的巨響。讓他慶幸的是,此前一天他們和鎮里駐村干部已將所有危險地帶的群眾轉移到安全地帶,至今沒有一個村民傷亡。
昨日一早,他們立即趕往各個地點檢查了解情況。村部和自然村間的道路幾乎癱瘓,他們只得爬山繞道。經過初步統計,目前有6棟房屋倒塌,無法入住,10多棟不同程度受損。除此之外,3個自然村的水和電力中斷,通訊部分中斷。“許多村民的山泉水管道沿著道路埋設,也和道路一起被沖毀。”他說,村民都有儲備糧食,基本生活問題不大。
昨晚9點,棗坑村支書張金城的手機終于打通。他告訴記者,目前該村受災嚴重的主要是道路,多條被沖毀。房屋嚴重損毀的只有一處,因為轉移較早沒有出現傷亡。“電力目前沒有問題,水管被毀飲水比較麻煩。”
1、本網站所登載之內容,不論原創或轉載,皆以傳播傳遞信息為主,不做任何商業用途。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它問題需要同本網聯系的,請在30日內進行。
2、本網原創之作品,歡迎有共同心聲者轉載分享,并請注明出處。
※ 有關作品版權事宜請聯系:0595-22959379 郵箱:admin@qzwhc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