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緊推進恢復重建 力爭上游創新發展
鄭新聰前往安溪縣調研
9日,市委書記鄭新聰前往安溪,宣傳貫徹市第十二次黨代會精神,開展精準扶貧、災后恢復重建、移民安置、產業發展等工作調研。
9月以來的兩大臺風重創茶鄉,鄭新聰一行輾轉多個鄉鎮,實地檢查指導災后恢復重建。一路上,大雨瓢潑,每到一處,鄭新聰都反復叮囑基層干部,當前土壤含水量基本飽和、地質災害風險高,要全面摸排新老地質災害點,加強巡查監控,確保群眾生命財產安全。尚卿鄉的國心綠谷茶葉莊園慘遭風雨肆虐,短短48小時內便基本恢復經營,國慶節期間日均接待游客5000人次。鄭新聰對企業不等不靠、積極自救的精神表示贊許,要求縣鄉兩級認真落實市委市政府統一部署,持續推進災后恢復重建。
精準扶貧的“安溪樣本”可資借鑒。針對貧困戶,湖上鄉橫坪畬族村通過引導就業、社保兜底等多種方式幫扶,預計年底可全部實現脫貧。金谷鎮革命老區河山村結合造福工程,先后分三期完成地裂滑坡地帶群眾的搬遷安置。“老區村、少數民族村是脫貧攻堅的重中之重,要高看一眼。”鄭新聰指出,脫貧攻堅是一場硬仗,要靠國家及地方各項利好政策、靠廣大基層干部群眾共同努力。他要求,各級各部門要在政策、項目、資金等方面給予傾斜,引導群眾用好疊加政策,完善基礎設施配套,既要改善群眾生產生活,也要保障居住出行安全。
需要大規模搬遷的還有白瀨水利樞紐工程移民。“白瀨水庫是泉州史無前例的水利樞紐工程,對保障全市生產生活用水意義重大。”鄭新聰表示,安溪各級黨委政府一屆接著一屆干,態度明確,措施有力,民心穩定。下階段,要加強政策宣傳,公開公正操作,在政策允許范圍內盡量維護群眾利益;要科學規劃選址,結合群眾意愿,確保搬遷群眾安居樂業。
眼下正是安溪鐵觀音秋茶采制上市的黃金時節。在湖上鄉歷山茶仙、尚卿鄉國心綠谷兩處茶莊園,茶產業的轉型升級之路令人耳目一新。它們或率先實施“養殖—沼氣—種植”的循環農業模式,或以科技入園,首開我省茶園24小時“雙系統”監管模式,帶動茶文化傳播、茶旅游發展。“茶是安溪的看家本領。將傳統茶園變成旅游目的地,實現了茶業從‘走出去’到‘請進來’的轉變。”鄭新聰要求,相關部門要認真研究如何維護品牌,創新金融產品支持茶山流轉,支持茶業帶頭人創新商業模式,不遺余力傳承推廣制茶工藝和茶文化。
在當天召開的座談會上,就推動安溪新一輪發展,鄭新聰提出六點要求。一要深入宣傳貫徹市第十二次黨代會精神,落實好“二二六”工作部署。二要爭當山區縣域方陣的排頭兵,在發展新產業上迅速搶位,在提升根基產業上下足功夫,舍得投入引進創新人才要素。三要把精準扶貧作為第一民生工程,認準對象一戶一策、發動社會力量參與、分期分批推進。四要細化落實災后恢復重建省“1+9”、市“1+11”方案,做好政策解讀、項目工程打包,持續整體推進。五要統籌抓好穩增長、促投資、防風險,全力攻堅“百日大會戰”,呵護好誠信環境和金融生態。六要堅持不懈抓好黨的建設,持續深化“兩學一做”學習教育,既要嚴格要求干部也要鼓舞士氣,積極調動廣大黨員干事創業精氣神。
市領導翁祖根參加調研。
1、本網站所登載之內容,不論原創或轉載,皆以傳播傳遞信息為主,不做任何商業用途。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它問題需要同本網聯系的,請在30日內進行。
2、本網原創之作品,歡迎有共同心聲者轉載分享,并請注明出處。
※ 有關作品版權事宜請聯系:0595-22959379 郵箱:admin@qzwhcy.com